在旁人看来,有利的一方似乎又成了闯王李自成,不知怎的,官军忽然就不行了,开始连战连败,这真是说不准的事儿。
就在所有人纳闷的时候,崇祯总算有了动作,还是大动作。
首先他在西安召开了一次批斗大会,将一批作战不力的卫所军将斩首、革职,也让余的更多人戴罪立功,征剿闯贼。
这次官军动作之所以称为大,是因为声势造得大。
据说发兵的官军部队号称十五万大军,仅是总兵级别的大帅,就有三人,此外的参将、游击、守备更是无计。
官军这样大的动作,李自成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出征的这批官军没有任何一支经受过军备改革,就如崇祯十七年以前的那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半点变化。
官军行军速度贼慢,但声势往往要比军队快上那么几里地。
这也就造成了,往往他们还没到一个地方的时候,那里的人就都传开官军要来的消息,到了少华山更是如此。
来到山脚下,宁之臣等人并没有看出任何不同寻常之处,依旧下令敲锣打鼓的继续进军,但是很快,面对面来了一波箭矢。
这波箭矢十分犀利,伴随着破空声忽然而至,猝不及防之下,割麦子一般的倒下了一大片兵士。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骑马在最前面的洛川总兵徐一开那会儿正侧着头与家丁说笑,根本毫无防备,一下子就被射成了马蜂窝。
就这怂样,到底是怎么让他混成总兵来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见到流贼的影子,所谓的三大总兵就被一波箭雨袭击给活活射死一个,更别提还有不少下级军将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可能也是自甲申年来,官军阵营中死最奇葩的一个总兵。
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尽出,鹿死谁手
战场上,兵士们的心态,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甚至连主将的心态都不能和军心相提并论。
前些年,闯军在中原连战连捷,号称几十万大军,人人都觉得自己将要跟着李自成改朝换代,士气自然不断提升。
但当他们达到一个顶峰时,却又蓦地降低到谷底。
典型的差别,自然就是周遇吉的宁武铁军在得到了朝廷不遗余力的支持后,足足挡住了他们接近一年的时间。
往常的连战连捷,在那场血战中不见丝毫作用,尸体堆满了城墙,周遇吉仍然没有一丝一毫投降的心思。
这种差别是致命的,就如贫穷和富裕一样,历史上曾连战连捷的军队,因为一两场失败而逐渐走向失败的,不在少数。
当他们处于顶峰时,中原一带没有任何一支官军能觉得自己有实力挡住他们,所以官军与流贼之间的战斗,往往在还没开打时就已经输了。
设置关乡大营是为了防备函谷关的流贼东出,人马足有四五万,连小型的火炮都配备上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骑兵,算是重兵驻扎。
堵胤锡的这个战略意图,似乎有些过分明显了。
李自成与吴汝义会师后,在各处强行招募一些乡民、流民,总数达到八九万人,再加上李友在关内的两三万人,加在一起也才十万人左右。
当然,这十万人还有五万人跟随任继荣前往少华山、泰华山一带设伏阻击崇祯皇帝调派的所谓十五万驰援大军。
所以李自成带来攻打的人马不过三四万,加上李友在关内的兵马合击,人数也才与关乡大营的官军堪堪持平。
人数只是一方面,两方如今的军心状况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进攻方的闯军,就和上次出商洛山一样,连续打赢了多场看似不可能的战斗,关乡大营面前,五万人竟然打出了十万人的气势。
在守营盘的官军眼中,这些流寇挥舞着各色兵器,不要命的向自己漫山遍野的压过来,好像他们都觉得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同样是五万人的官军,如果做出精密的部署,再加上他们是防守方,完全可能反败为胜,击溃李自成亲自率领的大顺军。
可当他们见到打着大顺旗号的闯军时,从上到下都蔓延着一股即将崩溃的气息,就连营盘内坐镇的那员总兵也是一样,十分慌乱无措。
看样子,大营内的官军都已经认定,自己这一仗肯定会输,但是必胜的大顺军,就真的是逢战必胜吗
其实李自成的部署很有问题,吴汝义率部逼近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和函谷关内的李友部先行对接,两方前后进攻还是有很大的时间差。
这段时间,如果是让禁军、山东军那种百战的精锐部队抓住,只会让他们逐个击破,李自成绝不会有任何胜利的可能。
但关乡大营里的官军错误就错误在,他们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奋起一搏,就连硬着头皮趁对方未完全包围过来时逃跑的勇气都没有。
等到半柱香左右的功夫之后,函谷关内的李友一部两三万人围拢过来,营盘内的明军总兵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完了。
现在这个局势,已经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真正是打不过又跑不成的死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无能。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虽然明知接下来这场战斗的成败,但他们还只能继续坐困在这座大营之中。
闯军的进攻很简单,举着大旗,喊着号子冲上去就是,反正在他们大多数人的眼里,官军已经败了。
头几拨的进攻,吴汝义率部负责正面进攻,但官军明知必死,却也提起了往日根本不存在的士气,对他们接连释放火铳和小炮。
因而,闯营打前头那些能冲能打的部队都是损失惨重,一来是士气低落,二来也是要休养生息恢复下,仓促间已经拿不出部队出来打了。
这个时候,李自成接到任继荣在少华山的战报,更完全放下心来。
后方的战斗甚至比前方还要顺利得多,任继荣在少华山设伏,只是利用陷阱和接连不断的箭雨袭击,就已经把官军打的头皮发麻,损伤惨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第一波箭矢就射死了一员总兵。
总兵这个级别已经是常人眼中武将的顶点,相当于后世一个战区里的总司令,而任继荣传回来的这份军报,更是给正在进攻关乡大营闯军的一颗定心丸。
当这个消息传到大营内时,可想而知,明军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便又低落下去。
看样子,援军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这个时候闯营的军师牛金星发现,除却朝着关乡大营的正门之外,其余三门的地形相对地宽阔平坦,部队行动余地大了不少,应该更有利于他们进攻。
很快,李自成亲自下令,用出山后新招募的流民和乡民去替换野战营,并且把正在大力进攻的正门换成佯攻,而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