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8(2 / 2)

我的异界APP c大儒 5821 字 2019-04-19

小镇的建设第一部当然就是划分地界,在这一点方面,就引起了不少争议。

有些界民坚持往北扩张,因为夜泊林内有很多可利用资源,取的时候也方便一些。

而也有界民认为更加接近澄湖比较好,这样去澄湖的距离会缩短。

因为小镇的范围不小,而且在规划中是要铺设道路的,偏向哪边的话,去哪边就会方便许多。

小镇的建设光是前期的设定就是和需要漫长讨论的过程,不过这也是必须的,将最基础的规划好了之后再施工,才不会出问题。

而在小镇建设开始之前,材料就已经要开始准备了。

来自黄土高原的石头,来自被取名为离渊的南部火山的火山灰,还有大量的木头,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不管怎么规划,耗材类型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而陈杨这时候就比较忙了,有些工作有他在会方便很多,所以他必须到处跑。

例如火山灰,其他人前进速度和效率都太低了,运输也不便,就站在雨林边缘等陈杨,而陈杨就扛着大麻袋来回运输。

又例如在东部的东酋大草原上发现了一块很漂亮的,可以作为景观石的巨石,但是整块搬运很不便。这时候,让陈杨直接过去扛回来,这种大东西不能通过四方之门,四方之门一次只能通过500千克。

这也是许多材料现在就要开始准备的原因,四方之门还是有限制的,而且对于整个营地的建设来说,这种限制很大。

所以,能在墨原上找打的材料就尽量在墨原准备,其他材料才从四方之门传送。

“我的哥哥就是搞景观规划的,对这种规划很擅长,我正好准备让他进入微界,也排着队呢,下个月就轮到他了。”李雪英说道。

陈杨当即绝对,微界的整体规划等李雪英哥哥进来了之后再说,他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建筑规划。例如一些建筑材料的选择,该从哪里选材,最早建设的是什么类型的建筑等等。

忺度小镇的计划,就此开始了。

第425章 暑期兴趣班

噺8壹中文網x8o哽噺繓赽捌1小説蛧

忺度小镇的规划在李雪英的哥哥进入微界后,就正式敲定了。

不愧是专业的景观设计师,仅仅一天时间就敲定了让人心服口服的设计方针,将未来的小镇大方向定下来了。

小镇依旧以现在的营地为中心,靠近夜泊林,方便取物,却也专门开辟了一条道路通往澄湖。

澄湖只需要方便过去就好,路上并没有什么资源,所以将小镇定在更靠夜泊林的方向。

不过小镇的活动中心还是定在了现在的营地范围内,因为现在的很多资源都在这,尤其是时间加速区的,是不可移动的。

而除此之外,住房必须靠近水源,接下来会再开辟几口井以供使用。

小镇的功能区域划分也明确下来了,将居住区和种植区分清,不过每家每户都有小院子,可以自己种点东西。

小镇的合理容纳量暂定在1500人左右,因为以后或许有着界民长期不居住在小镇。

例如侯宇一家和洪贵李森,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湖心岛,有几个界民也经常过去,还有姜博,在西界河营地的时间居多。

“工程分三期,第一期就是住房建设和公共设施的配套以及绿化工作。”李雪英的表哥说道,简单几笔就将区域划分的清清楚楚,然后剩下的就是云式的工作了。

住房的材料他们主要还是用木头,也有些会用石头筑基。

比较幸运的是他们又驯服了几只大象,这样搬运的时候就省力多了。

如果当时选了材料复制屋,现在根本就不用担心材料的问题,只要将材料不停复制就好,只要一个月左右,差不多就能将材料凑齐了。

虽然遗憾,不过大家也不怎么后悔,材料复制屋总有种作弊的感觉,这样就失去了很多体验和乐趣。

云式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中,争取今早将最初期的工程设计图做出来,而一些不会暴露微界存在的单体建筑设计他就交给了工作室负责。

云式的工作室已经起步了,现在同时接了三个单,其中还有一个千万级的单子,他每天都忙得很。

好在现实和微界不同,微界中的工作并不影响现实。

在云式赶工做图纸的时候,陈杨他们已经在开始疯狂运材料了。

陈杨基本所有工作都有参与,火山灰就不用说了,完全靠他,而伐木的时候,陈杨一个人顶十个人。

别人是砍个十分钟一棵树,他平均一分钟不到就好了。如果不是他经常要磨斧子,相信速度一定会更快。

陈杨砍树砍三天,又跑去搬石头,墨原上的一处石山被他搬没了一大半。

大家刚开始看到陈杨扛着一人高的巨石飞奔的时候,都惊艳无比,到后来也就习惯了。

至于打磨和切割的工作,有力气也没什么大用处,陈杨就不参与了。

他之所以这么拼命工作,是因为其他人正在开辟一条简易的道路。

不需要平整,只要没有障碍物和大坑就好。

光有大象还是不够的,搬运的效率还是太慢了,他们造了两辆货运车,可以用两匹马同时拉,每天换一次马。

只要路好了,障碍物清除了,马车就能投入使用了。

货运马车因为结构简单,所以很快就造好了,但是道路开辟的进程还是有些慢。

陈杨一个顶十个,让营地大部分男人们都去搬石头,填坑,加速开辟出道路的进程。

微界的资源还算丰富,他们现在砍伐的树林部分土地肥沃度很高,等这片树林清理出来了,就可以种地,一举两得。

有些比较名贵的木头留给俞轩和老木匠做家具。其余的都拿去建房子了。

而石头的打磨和切割就是个比较细致且麻烦的活了,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只能慢慢摸索。

好在他们也没打算做多精致的房子,能有个大致形状就可以了。

除了石头和木头,就是砖头了。

烧砖头是个挺费事的活,要一块块去模,然后烧制,最后再运过去。

他们重新找了一处地烧砖头,在那里建了一处工棚,几人轮共,昼夜不停地在烧砖,一窑又一窑的转头被烧制出来。

在工作的时候,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的,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现在已经进入了最热的时候,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被迫缩短了,尤其是一些室外工作。

而雪山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每个去雪山的人都会满打满算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