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竹浆纸做的牌,做了很多套,是特意将竹浆纸凝结的厚一些,然后再去绘画做牌。
一共做了三套,全是大画家张建所绘的,十分精细,也正是因为太精细,像是艺术品,导致大家都舍不得用来打牌,反而使得这套牌地位尴尬,沦为了收藏用。
这次出来,他们也预料到了路上会出现无聊或者被困的情况,所以带了一套出来,果然用上了。
在狂风暴雨之中,孤岛上的几个男女却窝在帐篷内打牌,也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天黑之后,因为没有柴火又不想太早睡,几人在加固一下帐篷,确认一些尚未干透的柴的防潮是否做好之后,就都退出微界了。这种暴雨天,在帐篷内还真睡不着,若是几个大男人也就算了,还有董钰珏这个女孩在,自然是没必要停在微界了。
这座岛上生物稀少,也没必要守什么物资,最关键的食物他们都背在身上,会随着退出而消失。
陈杨前段时间武道会成名了一小把,武道会上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开客栈的了,所以都会慕名而来挑战一下。
陈杨把这些挑战都安排在新微界客栈,一来是不想旧客栈受到太多打扰,二来是也可以替新客栈打打名气,这种活动那些客人还挺乐意看。
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人来,有时候还是一批一批来,一打就是一下午,因为都是讨教,所以陈杨没怎么用力,他也是为了借此多一些和人交手的经验。
在武道会上的收获他还在慢慢消化中,这样频繁的对战有利于他的提升。
而新客栈的员工们也因此对陈杨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位曾是军人的厨师趁机陈杨比试了一下,结果一照面就被ko了。
别说陈杨,就是那些挑战者,也每一个是他打得过的,随便来一个,都是练武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大高手,却都拜倒在陈杨脚下。
陈杨这位老板的地位在员工心中蹭蹭蹭往上涨。
在他们心中,老板已经是传说中隐藏的古武世家传人了。
而老板不关心客栈的事,他们也可以理解。人家可是古武世家的传人呀,一家客栈而已,怎么会上心呢。
员工们拼命地想找陈杨传授个一招半式的,陈杨懒得推脱,直接顺水推舟地说家族武学不外传,不过可以让他们学学形意拳,让姜伊宁和王丙教。
这时候,员工们才知道姜伊宁和王丙也会。
他们和两人很是熟悉了,纷纷跑去拜师。
姜伊宁和王丙虽然比陈杨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比起那些武术馆和健身房里的水货强多了,教教人还是没问题的,这也有利于客栈内部的团结。
于是,客栈员工每天早班前练武成了新风尚,比起那些开晨会喊口号的,还真是一股清流,也成为客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陈杨他们在岛屿上又等了两天,总算等到风雨停歇。
整个岛屿都被这几天的风雨折腾的够呛,到处都是残值落叶,不过倒是焕然一新了。
丁启涵观察了一会,觉得暂时不会有雨了,而且接下来的风向和他们打算前行的方向一样,要趁着风向还没有发生改变之前前进。
丁启涵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微界和现实差异不小,他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来判断。
好在他是专门研究过一段时间小西洋的,知道小西洋的气候变化规律。
丁启涵在微界受到了不少启发,写出的不少论文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争议很多,但是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高了。
丁启涵针对小西洋也发表过论文,当初他可以和翁吉一起研究了不短的时间,说来,发现小西洋也有他一份功劳的。
丁启涵的预测还是很准的,接下来果然没有强风和雨了。
不过他们只顺风了半天,然后风向就变了,横风一直在把他们推离路线。
好在陈杨的手表功能更多,虽然没有航海仪器精确,但是能保证不大概偏离方向。
陈杨再次整个人趴在风帆上,用轻身之风和横风做对抗,勉强维持他们的方向,有时候顶不过了,其他人就划船帮帮忙。
不过,这样的前进速度实在太慢,他们到了傍晚的时候还在海上飘荡着。
不过傍晚的时候风倒是停了。
有大群鱼在夕阳的余晖中从船下路过,不是还会跃出水面。不过太多鱼一起跃出水面,难免会相撞,有几条鱼直接被撞到了木船的甲板上了,毕竟木船也不高。
“别人守株待兔,我们守船待鱼。”杰克笑着说道。
“行啊,还会用华夏成语。”丁启涵赞赏,杰克得意一笑。
太阳从海平面上落下,而月亮已经在另一个地方升起,太阳落下后,清冷的月光在海上铺出一条银色的道路。
因为在船上,所以他们没办法退出微界,只能轮流守夜,不过守夜的人能欣赏这海上明月,也是不错的。
{本章完}
第515章 近在咫尺
在海上漂泊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因为不能退出微界,只能等到微界踢出他们,不然只是一秒钟的时差,都可能让你再次进入微界的时候掉入海里。
他们的时运不济,海风变向后,他们在海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海风对抗,并没有前进多少。
海风不算强,但是和他们要前进的方向却是不顺的,虽然也不是说完全相反,但影响很大。
他们迫不得已,只得降下风帆,靠划桨前进。
划桨分两班,一班是陈杨一人划,另一班是杰克和翁吉,董钰珏负责确定方向。
当然,之所以还要用杰克和翁吉,是因为陈杨也是要休息的。只有陈杨划的时候才是前进,杰克和翁吉合力也只能保证不偏向而已。
他们又飘荡了两天,还是没看到岛屿。
他们的存水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虽然已经在有意识地节省,但还是不够,四个人的消耗了不小。在海上,他们一直收着太阳的暴晒,水量消耗很快。
杰克巧手慧心,做了个小小的淡水收集器,就用他们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罐子和牛皮。
这样有点像是子母锅的结构,大的装海水,小的放在大的中间,然后用皮包裹,在中间压一点东西起来放在太阳下面晒。
海水会蒸发一些水分凝结,然后因为中心压着东西而下陷,呈漏斗式集中在中央,会蒸馏出一些淡水。
但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这一天蒸馏出来的淡水连一个成年人使用都不够,更别说四个人了。
他们现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