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7(2 / 2)

我的异界APP c大儒 6061 字 2019-04-19

发射器的速度很快,才五十千米而已,分分钟的事。

科研人员们紧盯着数据。

“到了出来吧。”一人对着话筒喊道。

而已经上升大气层中间层的陈杨猛地伸展开自己的身体,一拳头把舱门锤爆。

发射器直接爆炸,不过对陈杨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陈杨脚下空气凝聚,直接在中间层开始奔跑起来。

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

陈杨现在的位置还不是特别冷,等他升到了85千米的时候,温度最低可以到达113度,正常生物是不可能到达的,也就陈杨才能不受影响。

陈杨脚下飞快,在距离地面五十千米远的高空在飞速上生奔跑着。

他只能以螺旋状上升奔跑,还做不到九十度上升。

周围还有大气,他能控制自己继续上升。

温度在不停下降,中间层的温度是垂直下降的,陈杨已经能感觉到周围狂暴的风了。

这风可以冰动一切,特别的冷。

陈杨有轻身之风护体,倒是不担心,他体内也在聚集热能,并没有感觉到寒冷。

照这个趋势,他直接跑到暖层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陈杨的速度也很快,即使不是直线上升,也就用了半小时左右就已经来到了85千米处。

这里是暖层和中间层的交界处,他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不过他还能再升高,升的越高越好。

陈杨悍然踏入暖层。

暖层也叫做热层,虽然听起来是个高温层,但实际上温度一点也不高。至少,现在不高。

暖层的温度是垂直上升的,飞得越高,温度越高。

它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其顶部离地面约800k。热层的空气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处于高度电离的状态,电离层便存在于在本层之中,而极光也是在热层顶部发生的。百度的

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大气已经极为稀薄了,陈杨对风的控制被削弱了非常多。

声音在这里已经很难以传播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还没到逃逸层,不过这里的引力也小了一些,陈杨可以抵抗不少的引力,这让他可以继续上升。

他在疯狂聚集空气,在上升到200千米的时候,空气密度已经只有地面的百亿分之一了。

陈杨直接作弊,跑一段就打开界外之地的传送门,偷一大堆空气聚集在自己身边。

他在收集暖层的空气,尽力不让它们逸散,这样就能继续上升。

升到300千米的时候,暖层的空气可以直接忽略不计了,陈杨都是在消耗界外之地的空气和自己聚集在身边的。

完全控制空气不逸散是不可能的,传送门也没办法跟着他跑,要是升一百米就开一次传送门,那也太费能量了,不值当。

所以,陈杨在三百多千米的时候,放弃了继续上升了。在这里留下一个超小的传送门,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这个定位扩大了。

他估摸着,自己应该省了一两百亿的燃料吧。

航空燃料价格高得吓人,自己飞一飞就能省一两百亿,超值。

陈杨张开手,开始任由引力将自己拉向地球母亲的怀抱。

他开始下坠,在停止使用身上轻身之风后,他内层的衣服立马燃烧了起来,外层因为是微界送的衣服,所以没有烧起来。

至少,他落地的时候不会是光溜溜的了。

身上的轻身之风撤了,头上的可没有,这次他长教训了。

落了好久了,陈杨感觉还没到。

感觉有点无聊了。。。。

他在万米高空做自由落体运动,居然会感觉到无聊,这想想也是一件十分奇葩的事情了。

陈杨没想到自己会诞生这样的想法。

这让他不禁觉得有些搞笑。

于是,他开始控制引力,开始控制轻身之风,让自己做加速度运动。

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就进入中间层了。

然后,他四周便因为剧烈的空气摩擦而开始着火,他现在就和陨石一般无二了。

不过,一般的小陨石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大气磨得一干二净,而他不会,他有轻身之风和不死之身,这些对他来说丝毫没有影响。

陈杨依旧在做着加速度运动,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完完全全就是一颗流星了。

而地面上的众人也终于再次看到了陈杨。

李素儿指着陈杨对陈留和陈年说道:“看,有你爸,快许愿。”

第七百六十七章:临时界民

陈杨并没有在地球降落,倒不是怕受伤,而且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震动,指不定真有人在拍摄,或者被他引起的震动吸引过来。

他在快落地的时候,直接打开传送门进入了界外之地的海洋,砸出了一个史诗级的水花,旁边没个评委打分真是可惜了。

海洋的缓冲力是很强大的,陈杨在进入水下百米不到就停下来了。

然后他再次打开传送门,回到了发射的地方。

李素儿看到陈杨一身湿漉漉地,笑着问道:“变成流星爽吧,下次我想许愿了就让你变流星。”

“没问题,下次带你平流层跳伞都行。”陈杨笑道。

他这次的行动数据也都被记录下来了部分。

之所以只是部分,是因为后面他身上的记录仪器就被烧毁了,数据传输中断。

“342千米,这是人类除了宇航员外的最高飞行记录了。”

几个科学家激动地说道。

“你应该去参加奥运会,可以破百分之九十五的世界纪录。”

陈杨对这些疯狂的科研工作者无话可说,赶紧开启传送门离开。

他要是参加奥运会,那奥运会可能要专门针对他修改规则了。

半个多月后,他们通知陈杨,导弹改造完毕了,随时可以发射。

陈杨也到了指挥中心观察情况。

华夏的几位领导人都在,还有很多身着军装的人。

见到陈杨,他们的表情都不一样,不过没有人多嘴,只是和陈杨点点头。

导弹的发射情况是同步到世界诸国的,他们都看得到。

轨道已经是经过准确计算的了,出错几率很小。

是否异常,一炮应该就看得出来了。

陈杨站在银幕前,同其他人一样,有些紧张地看着。

面对这种事,他也会紧张。

让紧张感更强的无疑就是倒数了。

这让陈杨不禁吐槽,就不能直接按发射吗,一定要倒数一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