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嗓音凄厉,如阴风嘶吼,面容更是狰狞可怖。他死死瞪着崔神末,恨不得立即杀死这阴毒狡诈的小人。
崔神末瘫倒在地,听到这声暴喝,恐惧到极点,眼前一黑,竟当场晕厥过去。
任真见状,站起来打圆场,规劝道:“崔先生息怒,你的嗓子被剧毒损伤,遵照医嘱,现在还不能说话。你放心,本侯在此,会帮你主持公道”
剧毒损坏嗓子,这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他的嗓音粗糙,跟以前不太一样。
旁边有人腾出座位,让崔茂坐下歇息。
任真命人把崔神末弄醒,一边对众人说道:“苍天有眼,不让奸贼得逞。昨日我去崔府拜访,崔神末怕恶行暴露,将崔先生毒死。幸亏我军营里有名医,及时救治,才得以令真相大白。”
一瓢凉水泼在脸上,崔神末悠悠睁开眼睛。
任真俯瞰着他,眼神讥讽,“你要的证据来了,现在你还敢说,自己是清白的,我是血口喷人”
崔神末坐在地上,表情绝望,这时候才醒悟,任真昨天匆匆离开,原来是急着回军营,找神医为崔茂解毒。
现在明白,为时已晚。
任真坐回席位,不急不慢地说道:“我已经让崔鸣九带人,去崔家抓你那些爪牙。先前崔茂被控制住,他们畏惧你的权势,不敢泄密。如今本侯坐镇,崔茂恢复自由,你猜,他们会不会招认”
崔神末身躯猛颤,垂下脑袋,最后一丝侥幸心理破灭。
如果是正常的家主更替,崔茂失去家族支持,被赶下台,那么,任真并无理由干预,也没法对付崔神末。
然而,崔神末贪图崔茂的财产,又害怕任真将他救走,揭开真相,只能指示手下投毒灭口,这就不一样了。谋财害命的罪名坐实,任真有充分的理由介入,将崔神末绳之以法。
任真转头,环顾场间众人,说道:“现在诸位可以放心,商绝崔茂大难不死,重获新生,即使崔家不认他当家主,他收回个人财产,也会倾囊相助,替朝廷缓解粮食危机。”
坐在旁边的崔茂点头,证明任真所言属实。
他嗓音沙哑,说道:“国难当头,每个有骨气的唐人,都不会坐视不管。咱们商人,不能上阵杀敌也罢,难道连粮食都不肯借出去,支援朝廷一回等着晋军攻陷清河,烧杀抢掠,这样你们才满意”
他一拍桌子,慷慨地道:“别人的事我管不着,但我自己的财产,我做得了主。凡是在我名下的稻米,统统从崔家收回,以平价卖给朝廷,一分利都不赚”
一更。作家后台出了故障,电脑端一直更新不了,耽误一点时间。
第382章 横生枝节
商人无利不起早,精明如商绝,怕是连做梦都在想着赚钱。但此时,人们从他嘴里听到分文不赚这种话,不仅不觉得反常,反而认为切合情理。
吹水侯对他有救命之恩,帮他铲除死敌,他理应站出来,积极呼吁大家卖粮,以表示感谢,这才是人之常情。
不得不说,崔茂在清河各界的影响力极其大。众人见他愿意倾尽资财,在任真身上赌一把,心里的疑虑便减轻许多,纷纷响应他的号召,表态同意赊账。
他们心里想着,就算日后出了茬子,反正最大的受害者是崔茂,他自会率先出头,想办法疏通关节,索要粮饷,其他人只需跟在后面即可,不用操太多心。
听着场间此起彼伏的回应,任真面露微笑,总算松了口气。
赶往清河的路上,他曾担心,崔茂这个人老奸巨猾,要么不同意赊账卖粮,要么会狠狠敲诈一笔,恐怕谈判会很棘手。没想到,他还没能见到崔茂,后者就已遇害。
站在弟子崔鸣九的立场上,他必须找崔神末报仇,得罪崔家。幸亏昨日在崔府,他急中生智,想出这招一石二鸟的妙计。
利用易容手段,导演一出崔茂起死回生的好戏,既能戳穿崔神末的阴谋,帮崔鸣九夺回家产,报仇雪恨,又能借助崔茂的崇高威望,带动清河豪绅卖粮,从而完成此行的任务。
看眼前形势,一切如他所料,大功告成。
他站起身,正准备向在座的清河父老道谢,这时,瘫坐在地的崔神末忽然抬头,冷笑不止。
“你以为救活崔茂,扳倒我,你就能从清河带走粮食”
他从地上爬起,眼神怨毒,“蔡酒诗,你的美梦休想实现。就在昨夜,陛下的圣旨传到我家里,清河郡的囤粮,你没法带走”
任真闻言,脸上笑意骤散,“圣旨”
他没听明白,崔神末突兀冒出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席间其他人同样怔住。
崔神末整了整衣襟,漠然道:“缺粮的不止是前线,还有京城。年前湘北的漕粮被烧,皇室供粮中断,京城本地已无法供应。陛下钦命采买司曹银大人前来,为皇室采购粮米。”
采买司是北唐三大御用组织之一,专门替皇室在民间购办日用物资,满足皇室乃至女帝本人的需要。如果曹银真的来了,那必是奉旨行事无疑。
他戏谑地看着任真,“清河郡的存粮,均被曹大人订购,顶替湘北成为皇室专供。蔡酒诗,你来清河筹措军粮,绝非奉旨行事,否则,陛下怎会自相矛盾,又派曹大人赶来”
众人听到这话,心脏同时一颤,后悔自己刚才的允诺。
任真未经朝廷许可,就擅自向他们承诺,过后朝廷会归还粮款,这怎么听都不靠谱,更像是随口敷衍,对他们画饼充饥。届时朝廷要是拿任真当替罪羊,矢口抵赖,可怎么办
人们窃窃私语,忍不住开始议论起来。
任真见状,情知场面快要失控,如果不压制住崔神末的气焰,多半就真的无法带走军粮了。
他面不改色,凛然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情素来十万火急,耽搁不得,要是等着朝廷批复请示,往返好几天,军中早就断粮了既然知道清河有粮,我身为转运使,难道无权当机立断”
崔神末哑然无语。
任真转身看向在座众人,说道:“蔡某在京城的作为和信誉,诸位想必都有耳闻。以我的身份,以陛下对我的倚仗,难道还不足以换取大家的信任”
崔神末心有不甘,争辩道:“少在这里装腔作势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曹大人奉命买粮,手上拿着货真价实的圣旨,而你空口无凭,我们当然得遵旨行事,把粮食交给他”
他扫视众人一眼,恶狠狠地道:“我就不信,你们敢抗旨不遵”
众人噤若寒蝉。
采买司是在替女帝办差,不把粮食卖给曹银,就等于让女帝断粮,无米可炊,这是天大的罪名,他们万万承担不起。
任真心思急转,快速反驳道:“就算是奉旨买粮,肯定也得酌情处置,不会有明确数额。整个皇室加起来能有多少人能一下子吃掉数十万石稻米谁说非得全部独吞”
崔神末语塞。
任真不给他还嘴的机会,厉声道:“国法尚且大不过人情,更何况事有轻重缓急,前线的军粮若是延误,别说清河郡,只怕连京城都守不住我就不信,陛下知道今日之事,会认为皇粮大过军粮”
见他声色俱厉,崔神末无言以对,下意识倒退一步。
任真话锋陡转,亲切地道:“诸位请放心,我不会让你们为难。晚宴散后,我会亲自见见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