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1 / 2)

君临天下 凤鸣岐山 5425 字 2019-04-19

众将请战归请战,可一旦萧无畏下了决断,执行起来却是没有丝毫的含糊,尽皆高声应了诺,各自回归本部,整顿好兵马,全军顺着山道向东进发,很快便消失在了黎明的朦胧之中

牛山大营的官军一夜之间便消失不见了,就有如水滴融入了大海一般,再也没有一丝的影像,别说三藩联军莫明其妙,也不说临淄的守军狐疑万分,便是齐州刺史也急得团团转,各方皆派出了无数的侦骑,四下寻找,却全都一无所得,两万五千余人马居然就这么人间蒸发了,这等蹊跷事一出,各方皆茫然不知所对,消息传回京师之后,更是令兵部一众大员们急得要上吊,每每被圣上逼问得面红耳赤,因此挨庭杖的可不再少数,当然了,弘玄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项王妃柳鸳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有这么只胭脂虎在后宫里催着要儿子,生生闹得弘玄帝连后宫都不敢回了,猫两仪殿里凑合了十来天,火气憋了一肚子,不拿兵部大员们发作上一番,又岂能消了胸中的恶气。

时光荏苒,转眼就已是六月十五日了,自五月初一项王萧睿亲率秘密集结在江淮一带的十万大军奇袭镇海军腹地,一路连克江洲九江、安庆,下杭州,进逼苏州,于五月二十日屯兵城下,江南水师大帅李其武于五月二十三日与镇海军水师在长江口决战,以火攻之术大破镇海军水师,从海面上断绝了镇海军的退路,旋即,京师大军二十五万人在大皇子萧如峰的统领下赶到苏州,与项王大军合并为一军,由项王萧睿任大军主帅,萧如峰出任副帅,大军连翻攻城,李明川所部据城死守,双方激战连场,城尤未破,六月初八,剑南萧挺、大理乌海天联军十五万出援镇海,大小战船四百余艘顺长江而下,试图从后路袭击朝廷大军,以解镇海之围,却不料在荆州遇李其武所部之埋伏,激战竟日,不敌败走,镇海遂成孤立无援之势,虽抵抗尤烈,不过垂死挣扎罢了,已无再起之时。

六月十二日,剑南萧挺、大理乌海天联军失利之消息传到临淄城下的三藩营地,军心为之动荡不已,诸军皆已无战心,遂议退兵事宜,连续数日,三家皆争执不休,互不信任之下,各自分头撤兵,联军围城之势遂解,此时再无人去关心消失已达半月之久的萧无畏所部究竟何在,皆忙着准备渡黄河回归本镇之事宜,这等时机恰恰就是萧无畏苦等多日的战机之所在,一场蓄谋已久的战斗即将拉开序幕

第二百零八章袭与反袭下

东冯村,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渔村,说是村庄,其实也就只有十来户人家罢了,偏僻得很,左离小营渡三十余里,右距利津渡四十五里,属前后不着调的犄角疙瘩,离此地最近的小营镇也远在二十五里之外,土地贫瘠,全村上下都指着黄河过日子,以打渔为主业,兼顾着种上些地,日子倒也过得甚为平静,可自打六月初一支大军突然出现在此之后,小渔村的宁静可就被彻底打破了,倒不是这支军队有做甚欺男霸女的丑事儿,恰恰相反,这支军队训练之余,也没少帮着村民们整治田地,可却严禁村民们离开村落,甚至不许村民们下河打渔,所有之饮食皆由军供,这令习惯了宁静生活的村民们十二万分的不适应,可兵荒马乱之际,却也没人敢有甚反抗的举动,只能是默默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不消说,这支突如其来的大军就是从临淄战场上悄然消失的萧无畏所部。

不容易啊,为了能潜行到东冯村这么个敌方阵线后的小地方,这一路行军萧无畏所部夜行昼宿,在山野间跋涉了近千里,其间为了躲开敌军的侦骑,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更别说潜伏于此之后,因着随军携带的粮草有限,全军上下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按燕铁塔的话来说,那就是嘴巴都快淡出鸟来了,若不是萧无畏与士兵们同吃同住,过着一样的日子,军心士气只怕早就全散了,可就这么着,到了六月中旬,随军携带的粮草也还是不可避免地即将告馨,再多熬上些时日,只怕就得靠杀马来果腹了,好在这等悲剧总算没发生,就在萧无畏等得有些子心虚的当口,侦骑终于传来了线报三藩联军已从临淄撤围,鲁东王熙龙所部经潍坊撤回即墨;鲁北贺怀亮所部走利津渡口,准备过黄河,回归滨州;平卢刘承义所部走小营渡口,欲过黄河,回幽州,三路大军各行其是,彼此间已形同路人,对于久侯多时的萧无畏所部来说,战机终于出现了

“打贺怀亮,这老小子自恃兵多,必然无备,半渡击之,大胜可期”

“不妥,贺怀亮所部精锐皆在,纵使半渡,其兵力依旧在我军之上,纵使能胜,我军折损必大,还是打刘承义,这小子骄狂,所部兵力折损已巨,趁虚击之,必然大胜”

“对,就打刘承义,这厮所部连番大战之后,兵力已虚,打其有把握”

“不对,刘承义兵少,渡河时间短,战机不易把握,且其吃亏已大,必防备其余二藩趁乱击之,其阵必森严,击之恐反中埋伏,依末将看来,还是打王熙龙为妥,此贼一路归藩皆是坦途,必然无防,击之可出其不意”

一接到线报,萧无畏便召集了全军校尉以上的军官议定进击之策,诸将一听要打大仗,自是全都兴奋了起来,然则对于该打谁却争议纷纷,各持己见,吵得脸红脖子粗,却谁也说服不了谁,唯有萧无畏只是淡淡地笑着,丝毫没有开口解说自个儿的战策之意思。

“甭吵了,奶奶个熊的,吵个甚,王爷说打谁,俺铁塔就打谁,王爷,还是您拿个准主意罢。”一众将领吵起来便没个完了,听得燕铁塔老大的不耐烦,最后终于是彻底地爆发了出来,大吼了一嗓子,镇住了诸将,如此一来,大家伙自然也就争不下去了,全都眼巴巴地看着萧无畏,就等着萧无畏放句话出来了。

该向那部贼军动手萧无畏自然是早就有了腹稿,之所以让众将们议上一议,其实并不是真的要征求诸将的意见,其真实用心在于最后考察一下诸将的能耐,也好确定一下重点培养的苗子,毕竟战后萧无畏绝无可能再将这支军队操控在手中,也不太可能暗中将这整支军队掌握住,理由么,很简单,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战事需要,否则没哪个当帝王的会允许皇室宗亲手中握有军权的,尤其是弘玄帝这么位心机深沉之辈,更是对此等事提防得紧,萧无畏可以预见到战后这支部队的构成绝对会被打乱,各部将领必然被四散调遣开去,如此一来,要确定哪些将领值得下力气去栽培就成了萧无畏建立班底必须做到的事儿,这段时日的蛰伏期内,萧无畏为了此事可是没少下力气,也基本上圈定了些人选,至于这场战事研讨会么,就是萧无畏最后定夺的时刻,然则这等内情萧无畏却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待得燕铁塔暴跳之际,该做的决断萧无畏其实也已经做了,自是不会去责怪燕铁塔的失礼,这便站起了身来,环视一下帐下诸将,嘴角露出了丝满意的微笑。

“吾意已决,就打刘承义”萧无畏没有让众将久等,斩钉截铁地下了个决断。

萧无畏此言一出,一众将领纷纷躬身应诺,可却有一员排在队末的小将从旁闪了出来,一躬身,高声道:“王爷,末将先前便说过,刘承义连番大战之后,损兵已巨,必防备诸蕃趁虚击之,守御必严,贸然前去,恐反遭其算,还望王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