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是有着无数的问题,然则,恰是因为太多了,萧无畏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从哪一个问题先问起,竟自愣在了当场。
“怎么不想问,那好,老夫可就要走了。”舒老爷子嘿嘿一笑,弹了弹宽大的衣袖,一派随时要走的样子。
哈,你个死老头,要走那就走好了,装啥清高来着,切,摆明了今日就是要来忽悠老子的,还摆啥谱啊,鄙视萧无畏早就习惯了舒老爷子那等行事风格,压根儿就不为所动,翻了个白眼,自顾自地沉思着,无数的问题交织在了一起,闹得萧无畏头疼不已。
“玄明大师所言可是真的”萧无畏想得头都疼了,索性懒得再多想,这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什么真的假的,何为真何为假嗯”萧无畏问得直截,舒老爷子答得更直接,这一直接就又将皮球踢到了萧无畏的怀中,气得萧无畏直想骂娘,可又没那个胆,只好来了个沉默以对。
“嘿,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很玄妙,真与假不过是一线之隔罢了,就看你从哪个方向瞅去罢了。”舒老爷子见萧无畏半天不开口,不由地便是一乐,接着脸色很快便凝重了起来,好生感慨了一番。
纯属废话似舒老爷子这等机锋的话语萧无畏前世都已不知听过多少回了,哪会有啥同感可言,没好气地在心里头埋汰了一句,本不想就此再多问些甚子,可心里头却憋屈得紧,白了舒老爷子一眼之后,一咬牙,张口便问道:“玄明大师言及师傅收小王为徒便是为了乱政,嘿,小王所为可曾得了您老的意”
萧无畏此言一出,舒老爷子本已就凝重起来的脸色瞬间便沉了下去,眼中厉芒一闪,一股子庞大的气势陡然而起,竟压得萧无畏气息都喘不匀了起来
第二百八十六章另有隐秘下
宗师代表着这天下最强大的武力,哪怕舒老爷子在十大宗师中排位靠后,可依旧是宗师,属核导弹一个级别的战略武器,实非常人可以抗拒得了的,纵使萧无畏如今已是一品高手了,也一样不行,在舒老爷子庞大的气势挤压下,气血翻腾不已,面色瞬间憋得红中带紫,饶是如此,萧无畏的嘴却依旧紧紧地闭着,就是不肯出言辩解。
“咚”
舒老爷子一见萧无畏那等倔强的表情,立马毫不客气地伸手给了萧无畏一个“糖炒栗子”,疼得萧无畏不由地便“哎哟”一声叫了出来,原本紧绷着的脸立马就成了龇牙咧嘴状。
“臭小子,好的不学学坏的,老夫何时教尔乱政来着,再要胡言,小心戒尺侍候”舒老爷子才不管萧无畏呼不呼疼地,恨恨地骂了一句。
娘的,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死老舒头既动口又动手,真是个为老不尊的家伙萧无畏实在是拿舒老爷子没办法,只得呲牙咧嘴地猛翻白眼,可要萧无畏收回原先的问题么,却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罢了,老夫懒得跟尔计较,嘿,乱政,乱政,还不晓得这天下究竟是谁在乱政呢,这其中也有你小子的一份”舒老爷子见萧无畏不肯改口,也懒得多加理会,冷笑了一声,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道。
“嘿嘿,那是师傅您教导有方,弟子也就是个凑数的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萧无畏嘿嘿一笑,语带讽刺地回了一句。
“咚”
得,萧无畏这话一出,立马再次得了个赏赐舒老爷子的糖炒栗子又侍候上了,这回可是加了些力的货色,立马疼得萧无畏眼泪都快蹦将出来了,待要发作,再一看舒老爷子的脸色惨白而又哀伤,萧无畏一个激灵之下,顾不得额头上的疼痛,紧赶着出言道:“师傅,您老这是怎地了,都是弟子胡言,师傅莫怪。”
“罢了,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老夫行事但求对得起天地良心,其余的,老夫也管不了那么许多了。”舒老爷子缓缓地摇了摇头,脸色沉痛地开口道:“先太子慎为人忠厚,沉稳善思,本该是明君之相,老夫是时为东宫中庶子,算是其师罢,世人皆云其死于坠马,殊不知其死实乃人祸也,时人妄测或为鲁王所为,实则不然,老夫为查清此案,游走于诸王间,意有所见,然,尚未有得,血案便迭发不已,诸王自相残杀,朝局混乱不堪,诸藩镇群起造乱,社稷将倾,老夫身为朝臣,自是不能坐视不理,遂联络群臣,意早定太子,以稳朝局,是时,明王聪慧而有才,颇似先太子慎,老夫等便公推明王为储,帝允所请,密令钦天监择吉日,将以明诏公告天下,老夫以为时局将定,一时不查,误中贼徒假诏之策,以致明王中伏,京师染血,待得归京,尘埃已定,悔之晚矣,老夫愧对明王殿下啊”
舒老爷子絮絮叨叨地说着,萧无畏也就静静地听着,将其所言与玄明大师所述一比较,便发现两者所说的其实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在玄明大师口中,舒老爷子是始终支持着明王,而舒老爷子自述却不是如此,仅仅只是为了稳定社稷,这才转而支持明王入主东宫,这一差别虽不算太大,可问题就出来了舒老爷子为何会执着地恨着弘玄帝,而又为何坚持着要营救明王出困,不对劲,这里头只怕另有蹊跷
“师傅,往事已矣,沉迷其中,有百害而无一利,弟子以为一切还是要向前看的好。”萧无畏也算是久经宦海之辈了,心机早就磨砺得深沉无比,尽管心里头满是疑虑,可却不会轻易表现出来,而是陪着笑脸劝慰道。
“臭小子,少跟老夫玩那点儿鬼心思,你小子不就是想问老夫为何要救出明王么,花花肠子,跟你爹一样,都不是啥好东西”舒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睛地骂了一句,而后,也没管萧无畏是怎个反应,自顾自地往下说道:“老夫为查清先太子慎之死因,周旋各方,几经一年,终有所得,遂告知明王殿下,嘱其登基后再行计议,只可惜消息径自走漏,明王殿下中伏惨败,哎,皆是老夫之过矣,若非老夫告知明王真相,也不致即刻惹来如此灭门之大祸,老夫愧对明王殿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