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李林甫结仇很多,不要说见陌生人,就是熟人,也是多加防范。李昌国这样的高手,自然是要搜查一番,有没有挟带兵器之类。
李昌国很配合,任由他们搜身。一个壮汉在李昌国身上一阵搜查,没有发现问题,冲那个大汉点头,意示没问题。
这个大汉的警惕之意这才稍却,道:“进来吧。”
“雄壮么”李昌国来到这个大汉身前,朝胯下一指,嘴角翘了翘。
换来的是这个大汉的右肘,在李昌国手臂上碰了碰,轻轻一笑,警惕之意更少。
高手与高手之间,自有他们的交流方式,李昌国一句调侃之言博得了他的好感。
李昌国一步跨进去,只见屋里很空旷,只有一张短案,一张矮几。矮几上跪坐着一个老者,六十余岁,虽然年纪不小了,却是难掩俊美。
“这就是李林甫并不如后世传言中的奸邪之相,而是相貌堂堂,极有威仪。”李昌国很是诧异。
李林甫身着紫袍,腰佩金鱼袋,官威堂堂,威仪十足,睨视着李昌国,一股上位者的威势自然流露,没有任何的矫饰。
“安西都护府骁勇校尉李昌国见过丞相。”李昌国上前一步见礼。
施礼之间,中规中矩,没有丝毫破绽。
“你就是李昌国”李林甫言来中气十足,极有威势。
不说别的,光是这份气势就足以镇住很多人。
事实上,李林甫虽是千古罕见的奸臣,却是有雄材,镇得住,就是安禄山在他面前也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违逆。
虽然他把持朝政十余年,埋下了祸根,他在时还算四平八稳,就是安禄山有反心,也不敢付诸行动。直到杨国忠当上丞相,安禄山这才下定决心造反,因为没有人能让他害怕了。
“正是”李昌国并没有给李林甫的气势镇住,而是平静的回答。
“你前来长安报捷,可以去兵部,何须前来见本相”李林甫淡淡的道。
这话其实是个圈套,若是换个人肯定上当了,李昌国却是不会上当,道:“禀丞相,您是安西大都护,我奉命报捷,自当先见丞相。”
一个“先”字咬音稍重,不注意的人听不出来,李林甫却是听出来了,眼里掠过一抹神采,虽然一现即隐,却是没有逃过李昌国的眼睛。
第十一章寻访杜甫
第十一章寻访杜甫
李林甫以忌贤妒能着称,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稳固自己的地位。
至于“口有蜜,腹有剑”不过是他达到这一目的手段罢了。
只要威胁到他的地位,哪怕是一点萌芽,他都不会放过,一定要干掉而后放心。
他这问话是给李昌国设了一个天大的圈套,就是在试探高仙芝有没有威胁他的意图,若是有的话,那就对不起了,哪怕他是安西大都护也要在这次大捷一事上做够手脚。
李昌国把“先”字咬音稍重,这是在告诉李林甫,我来到长安第一个就来见你了,你大可以放心。
对李昌国的回答,李林甫是万分满意,只是此人老奸巨猾,城府太深,喜怒不形于色,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他眼中光芒一闪,就是欣赏的表现。
李昌国要想阻止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不衰败,李林甫肯定是要干掉之人,不过,这要以后再说。眼下的李昌国,当以建立自己的根基为重;要想提升自己的地位,要想在唐朝拥有不轻的话语权,就得建功立业;要想建功立业,就得借势,不显露任何威胁李林甫的苗头。
若李昌国此时显露威胁李林甫的苗头,李林甫一根手指头就以把李昌国摁死,隐忍才是眼下的上上之策。
“呈上来”
李林甫心满意足,不再试探李昌国了。
李昌国取出高仙芝的表章,递给帖身侍卫,帖身侍卫接过,呈给李林甫。
李林甫接在手里,展开一通浏览,轻轻点头,笑道:“高仙芝少年奇才,小小年纪与其父高舍鸡同秩,诚一时佳话。他凭借自己的才华,积功升至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如今打下小勃律,切断吐蕃进入西域的通道,把吐蕃和大食分开,便于大唐各个击破。”
一番话细细道来,声调平稳,没有任何的波动。
李昌国听在耳里,却是惊讶不已,暗自赞叹一句:“这个李林甫虽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却是有才,一针见血,一句话就把当前大唐的西域战略说得通透。”
小勃律本无足轻重,只是因为处在吐蕃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上,才显得特别重要。小勃律给打下来,切断了吐蕃进入西域的通道,吐蕃与阿拉伯帝国再度联兵的可能性为零。
只要吐蕃与阿拉伯帝国不能联兵,对于唐朝来说那是良机,完全可以凭借雄厚的国力,把吐蕃和阿拉伯帝国各个击破。
“丞相英明”
尽管李昌国对李林甫没有好感,却是不得不真诚的赞一句。
这话很真诚,李林甫不会听不出来,欣赏的打量一眼李昌国,道:“小勃律地处葱岭的险山恶水之间,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你们能打下来,实属不易,没少吃苦头吧”
“一路行军,困难重重,将士们吃的苦头着实不少。”李昌国说到此处,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们是大唐男儿,任他千难万险,也是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葱岭不能吐蕃不能大食亦不能”
这话的声调有些高,却是透着一股豪情
大唐男儿谁没有豪情
李林甫的几个帖身侍卫给李昌国一席话说得昂起了头颅,挺起了胸膛。
李林甫整整衣衫,坐得更稳了,轻轻击掌道:“说得好大唐男儿自有一腔豪情壮志正是因为大唐男儿有此猛志,突厥、吐谷浑、高丽、契丹、吐蕃、大食亦不敌”
他虽是奸臣,也是大唐的奸臣,也会为大唐而自豪。
“这次南征,我们缴获颇丰,副都护为大都护挑选了一些珍品。”李昌国这次进京报捷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请得援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仙芝是费尽心思,准备了不少礼物。
李林甫作为安西大都护,这礼物肯定是少不了的。
“呈上来。”李林甫身为丞相,家资巨富,放眼天下,没有几人能比得了,等闲的金银珍宝在他眼里不过是粪土。不过,唐军南征的缴获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意义完全不同。
康德他们是不可能进来的,由李林甫的帖身侍卫把箱子搬进来,放在地上,一箱一箱的打开,有大食的珍珠、波斯的玳瑁、西域的昆山之玉琳琅满目,多不胜数,珠光宝气,让人目不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