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马累死了”
报捷的唐军虽然疲惫不堪,仍是没忘了为百姓释疑。
“累死了”
百姓恍然,很是欢喜,又是震惊。
“连马都累死了,你们打了多大的胜仗”有百姓很好奇,大声问询起来。
“多大说出来吓死你”报捷的唐军胸膛挺得老高,声音虽然沙哑,却是充满自豪:“这是自大唐创建以来,对吐蕃大战中最大的胜仗十万吐蕃狗被我们全歼,只余十几个吐蕃将领逃走”
“十万吐蕃狗被全歼了”
“天啊天大的胜仗”
唐朝与吐蕃发生了数十上百年的战争,虽说打了不少胜仗,却从未有一仗象眼下这般,全歼吐蕃十万大军的事,要百姓不欢喜都不行。
“河湟大捷”
“全歼十万吐蕃狗”
“大唐万岁”
百姓挥着胳膊,晃着拳头,冲天咆哮,欢呼声响彻天地。
这欢呼声具有魔力,从玄武门开始,快速朝城内传去,只一会儿功夫,整个长安就沸腾了,到处都是欢呼声。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一定会欣赏到一幕奇景:原本大半陷入黑暗的长安很快就是万家灯火,明亮的灯光把整个长安照耀得如同白昼,就象现代社会进行亮灯表演一样。
虽然唐朝武功赫赫,打的胜仗不少,一次全歼十万大军的事仍是不多,这是一个天大的消息。更别说,还是干掉讨厌的吐蕃狗,这要长安百姓不欢喜都不行。
原本不少百姓已经入睡,被吵醒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欢呼,然后就是找来爆竹燃放起来。
只一会儿功夫,整个长安到处都是乒乒乓乓的爆竹声,喜悦无边。
“快,扶住他们”
“快扶住勇士们”
玄武门前的百姓看着艰难奔跑的报捷兵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涌将上来,把这些凯旋归来的勇士高高举起,抬着朝玄武门行去。
“大唐的勇士们,你们是好样的”
“你们不愧是大唐的好男儿”
百姓抹着泪水,尽情的赞扬这些兵士。
龙武军快步上来,从百姓手里接过报捷唐军,抬着他们朝太极宫跑去。
百姓含着眼泪,目送英雄远去,直到不见踪影,仍是不舍,久久不愿离去。
“兄弟,向你打听件事:龙武军的兄弟们打得如何”
“他们是不是打得很漂亮”
“李将军和郭无敌杀了多少吐蕃狗”
龙武军抬着报捷的唐军兵士飞跑着,比起风还要快,嘴上却是丝毫不停,打听参战的龙武军情形。
“龙武军啊了不得呢”
“这次能打这么大的胜仗,龙武军立了头功”
“你们知道吗龙武军的兄弟们爬上了鹰愁崖,把吐蕃拦住了,要不然的话,我们也打不了这么大的胜仗。”
“监军是个大英雄,要不是他的话,龙武军就不会爬上鹰愁崖,也就不会有如此大胜之仗。这一仗,最大的功臣就是监军呢”
“郭无敌也不错,打得很好”
“就连李翰林都建了大功呢”
一说起此战,这些报捷的兵士虽然疲累不堪,却是兴奋莫铭,一说起来就是没完没了,眼睛明亮得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
“我们龙武军立了头功呵呵”
“要是我能去参战,那该多好”
得到龙武军建功的消息,这些龙武军既是欢喜,又是艳慕。
他们都是龙武军,龙武军能建功,他们当然高兴了。转念一想,自己没能参与,又是无比的遗憾,要他们不艳慕都不成。
正赶着,只见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将军飞奔而来,好象踩着风火轮似的,轻快异常,正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远远就嚷了起来:“我们龙武军打得如何有没有夺得头功”
“呵呵”回答他的是龙武军欢快的畅笑声
第二十三章李隆基的雄心
这章漏发了,补上来。抱歉
兴庆宫,李隆基在龙榻上酣睡,呼吸沉稳有力。
杨贵妃睡他身侧,如玉般的俏脸上带着满足,曲线玲珑,一幅诱人的睡美图。
突然之间,李隆基的眼睛猛的睁开,翻身坐起,侧耳细听。
“河湟大捷”
“全歼十万吐蕃狗”
欢呼声响彻天际,如同雷霆轰鸣。
“乒乒乓乓”
冲天的爆竹声相伴,使得这欢呼声平添几许喜气。
“河湟大捷全歼十万吐蕃狗”
李隆基双眼中精光暴射,宛若夜晚的繁星,异常明亮,双手在龙榻上一撑,从龙榻上跳下来,趿上靴子,朝外就冲去。
这些天,他苦苦等侯河湟大战的进一步消息,却是一直没有结果,哪里想得,竟然等来一个大捷的消息,十万吐蕃大军被全歼了。
对于李隆基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正是他期盼的情形,欢喜之情难以言喻,奔跑起来异常轻快,仿佛踩着风火轮似的。
“陛下陛下”
李隆基还没有跑出几步,就听杨贵妃宛若天籁的声音响起。
“爱妃,朕有事,先去了。你自个歇着。”李隆基头也没回,右手朝身后挥着。
“陛下,您不能出去。快停下。”杨贵妃清脆的声音中蕴含着焦急。
“爱妃,河湟大捷,这是大事,朕要去处置军务。”李隆基的声音有些深沉。
“陛下,臣妾又不是不让您去。您要去也得着好衣衫呀。”杨贵妃提醒一句。
“嗯”李隆基朝身上一瞧,大是莞尔,急切间他竟然忘了他光着身子,要是这样儿出去,还不闹出事来转过身,忙着穿衣衫,杨贵妃相帮。
“幸得爱妃提醒,要不然的话,朕今儿就丢丑了。”李隆基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您这是哪里的话呢曹操赤脚迎许攸,官渡大捷,这是天大的好事呀。”杨贵妃聪慧之人,很会说话。
“呵呵”李隆基被她的话说得很是欢喜,着好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