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大拇指一竖,大为赞叹道:“此物我极为珍视,极少视人,李将军闻名便知其用,了得了得”
“能不能多做些”李昌国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王维。
睡袋是眼下急需之物,若是能多做些出来的话,对此次灭吐蕃有着莫大的作用。可是,以唐朝的科技水平,能不能多做些出来,李昌国还真是有些把不准。
睡袋最大的难题在于隔热、保暖,若这问题解决的话,一切都好办。
“没问题。”王维却是信心十足,道:“虽然有些麻烦,很费手脚,却是难不住我们的工匠,我只需要把方法一说,包准他们能做出来。”
“太好了”李昌国大声赞好,迫不及待,道:“我先试下。”
不由分说,把睡袋放在地上,打开,一头钻了进去,把入口封死,睡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睡袋的保暖效果很不错,一旦封死,冷气就进不来了,暖和多了。虽然比起升火取暖要差很多,在古代能有如此功效,难能可贵了。
“李昌国,行不行你快出来,让我试试。”太子李亨的好奇心给吊起来了,大声催促。
“太子莫忙,让我多睡会,感受一阵再说。”李昌国却是不急,要全方位体验一番再说。
李亨虽然心急,也不好再催,只能耐心的等着。
李昌国睡在里面,感觉越来越暖和,这保温效果还不错,越来越满意。
“这个王维,不仅诗写得好,还有如此巧思,解了我们一大难题。”李昌国大是欢喜,对王维是不惜溢美之词。
过了小半个时辰,李昌国这才出来,李亨二话不说,一头就钻了进来,大赞一声:“挺暖和。要是再有些褥子的话,比暖榻也不逊色呢。王维,你真有巧思。”
“太子过奖了。”王维谦逊一句。
“王维,你立了如此大功,你要何种奖赏”太子李亨封开出口,睡在睡袋里,不住滚动,感受起来。
“王维不敢领赏。若是可以的话,王维想参与平定吐蕃之战。”王维一双眼睛望着李昌国,眼巴巴的,既是期盼,又是紧张。
期盼的是李昌国答应,紧张的是李昌国不同意。
“这事好说。”李昌国对王维很是赏识,道:“我们先把便榻带到军器监,请工匠们看看,能不能做,再去见陛下,说说这事。”
“谢李将军”王维深深一躬,满面红光,比吃了蜜还要欢喜,真恨不得抱着李昌国啃上几口。
大唐男儿谁不以驰骋疆场为己任
更别说还是平定吐蕃这种千年盛事,王维能不欢喜若狂么
过了一阵,太子李亨钻出来,赞不绝口:“不错不错很不错一是有些硬,睡在里面很垫背。二是还有点冷。吐蕃的寒冷远甚长安,这事还得再多加考虑,需要改进。”
“太子,这事能解决是最好,不能解决也不要紧。”李昌国已经了弥补的办法:“这硬么很好办,只需要找个冰雪厚的地方扎营就成。睡在冰雪上,跟锦褥没多大差别。”
“嗯”太子李亨也是个聪明人,赞同这说法。
“至于冷这事,可以生起火堆,将士们偎着火堆而卧,能减轻一些。”李昌国接着道。
“生火取暖,是能减轻寒冷。可是,这还不够。”李亨眉头一挑,笑道:“有了,先去军器监,我们再去见父皇,解决这事。”
“太子有何妙计”李昌国有些想不明白了。
“嘿嘿”太子李亨一阵不怀好意的笑道:“你李昌国也有想不明白的时候你等着瞧就是,这事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让将士们不挨冻。走,军器监。”
李昌国虽然很想问个明白,然而李亨不愿说,李昌国也就只好不问了,三人赶去军器监。
到了军器监,太子李亨下令,一众良工前来,足足上百人,李亨把睡袋往他们面前一扔,问道:“能不能做出来”
这些工匠是唐朝的顶尖科技力量,他们把睡袋一通检视,个个眼睛放光,笑道:“如此巧思,真是让人想不到。”
王维挺了挺胸脯,颇有些得意。
然而,他的得意之情很快就不复存在了,只听一众工匠七嘴八舌的指责:“这是哪个劣等工匠做的如此拙劣。若是给我们做的话,会更经折腾,更轻便。”
“如此说来,你们能做了能不能做得更加暖和”保暖是重中之重,李昌国大声问道。
“更暖和这事,我们没多大成算。”有工匠迟疑一阵回答。
“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有狐皮的话,自然能更保暖。”有工匠出主意。
在唐朝,没有棉花、没有天鹅绒这些保暖材料,狐皮是顶级保暖材料了。据传,极品狐裘可以化雪于三尺之外,穿一件狐裘跟揣着个小太阳似的。
“这事就不用了,你们做得更结实,更轻便,更方便就成。”李亨冲工匠们一挥手,带着李昌国和王维快步离去。
“太子,若是有狐皮”狐皮轻便,还很保暖,这很重要,李昌国忙提醒李亨。
“与其把狐皮用在那里,不如一人一件狐裘。”李亨笑着解释道:“你想啊,用在便榻里,只能睡觉暖和。若是做成狐裘,穿在身上,行军的时候很暖和,睡觉的时候可以用做被褥,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这主意不错,不过,李昌国却是惊讶不已:“太子,这是数千将士出征,需要的狐裘有好几千呢大唐能有这么多”
李亨大气的挥挥手,笑道:“若是无杂色,能化雪于三尺外的狐裘,大唐没几件。可是,不管色彩,只要暖和,这样的狐裘,八千一万,大唐还拿得出来。”
“谢太子”李昌国大是欢喜,有了狐裘,将士们行军不用挨冻了,有了睡袋,睡觉也不用挨冻了,这是大好事。
只要解决了御寒,就能保证将士们的体力,这胜算就大多了。
三人见到李隆基,李亨把事儿一说,李隆基大是欢喜,少有的把李亨夸赞了一通。
李隆基雄材大略,对他的儿子们很不满意,不得不从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面找高个,立了李亨为太子。李亨这个太子很少有出采的时候,这次却是出采了,听了李隆基的夸奖之词,浑身轻飘飘的,仿佛在云端似的。
对睡袋一事,李隆基既是好奇,又是赞赏,准了王维的请求,允他从军。
王维欢喜不已,恨不得放声歌唱了。
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先是试制了几个睡袋,李昌国体验之后,大是满意,除了保暖一事没什么提升以外,在耐用、轻便、方便上都有提升。即使多一个睡袋,也增加不了几斤重量,这对极需节省体力的将士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