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大唐天下 殷扬 6231 字 2019-04-19

“不世奇功”李隆基眉头一掀。很是欣然。

“陛下,吐蕃这块土地是华夏的心病,数千年来无人能纳入版图,而陛下却成此功,这能不是不世奇功吗”陈玄礼忙解释。

“陈玄礼啊,朕没发觉,你这溜须拍马的本领也不凡呐,不过,这话朕爱听。”灭吐蕃这事是李隆基独有,秦皇汉武唐太宗所不能及。

“走。随朕去含元殿。”李隆基大气的挥挥手,快步而去。

陈玄礼大步跟上,缀着李隆基笑着问道:“陛下,龙武军这次立了大功吧”

李隆基脚步一顿。有些讶然,道:“原来你陈玄礼拍朕的马屁就是为了打探龙武军立功情形,你这陈老儿,这花花肠子不少嘛。”

“陛下,您是知道的,臣掌管龙武军数十年,龙武军就是臣的孩儿,他们立功就是臣立功喽,臣当然要关心嘛。”陈玄礼一点也不为忤,反倒是很欢喜。挺起胸膛,昂起头颅,极为自豪。

“来,朕给你说。龙武军嘛”李隆基冲陈玄礼一招手,陈玄礼欢天喜地的附耳过来,李隆基眼珠一转,闪过一抹狡色:“朕干嘛告诉你”一甩手,走得更快了。

“陛下,你捉弄臣。”陈玄礼一心要打探龙武军建功的情形,没想到竟是这种结果。很没好气,一通指责,却是换来李隆基的一通畅笑声。

捉弄陈玄礼这老臣,其实也挺有乐趣的。

含元殿,一派喜悦气氛。群臣毕集,万国使者来朝。热闹非凡。群臣见了面,就会相互道贺,人人脸上泛着喜悦,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

自从李隆基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唐朝的国势急剧提升,原本不宁的边疆地区被肃清,重新恢复到唐太宗时期的安定局面,周边的敌人被铲除,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后突厥、契丹、吐谷浑残部先后被灭。

却没有一个能与灭掉吐蕃相比,这是与唐太宗灭东突厥和唐高宗灭西突厥差相仿佛的灭国大胜。在难度上,甚至比起先前的两次灭国还要困难,因为吐蕃的高山密林实在是让人束手无策,要不然的话,以战神李靖之能征善战,唐太宗的雄材大略,还不早把吐蕃灭了

这消息太振奋人心了,群臣哪能不欢喜的。

唯有一人非常不高兴,这就是杨国忠了。此时的杨国忠,把李昌国恨得牙痒痒的,若不是李昌国,他此番随军出征,就会弄到天大的功劳,到那时,丞相之位唾手可得。哪里想得到,如此美事,却因为李昌国的运筹,与他失之交臂。

若是此战没有成功的话,他还会觉得挺幸运,幸好没去。偏偏成功了,还是大胜之仗,还是灭国大胜,他这气愤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也不能道尽。

此时此刻,若是李昌国在他面前,他一定会把李昌国生撕活剥了。

列国使臣个个胆颤心惊,一颗心怦怦乱跳,还要装作万分欢喜,向唐朝大臣恭贺。他们是唐朝的属国,生怕惹恼了唐朝,唐朝发兵把他们的国家给灭了。

尤其是倭国使者,更是大气也不敢出,最是害怕。虽然倭国孤悬海外,离唐朝很远,以唐朝雄厚的国力,要灭倭国并不难。

“陛下驾到”高力士尖细刺耳的吼声响起,如同雷鸣,很是难听。不过,今天听在群臣耳里,却是异常美妙,比起天音仙乐并不逊色。

群臣望去,只见李隆基红光满面,脸上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整张脸上堆满了,浑身透着喜悦,仿佛他是喜悦之源似的。走起路来,呼呼生风,仿佛踩着风火轮似的,在飘,一路飘过来。

“参见陛下。”群臣忙行礼。

“免了。”李隆基大气的挥挥手,来到宝座前站定,并没有坐下,一双眼睛在群臣和列国使者身上扫视。

“呵呵。”李隆基先是发出一阵畅笑声,这才道:“朕这一瞧,只见你们个个红光满面,嘴角都裂到耳根了,什么事这么欢喜呀”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不过,如此说话蕴含喜气。很是轻松。让人畅快,群臣发出一阵畅笑声:“呵呵”

笑声震天,含元殿都在震动。

“你们不说,朕也知道。”李隆基兴奋之情更增数分,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这不废话么,谁不知道吐蕃灭亡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不过,如此说话让人轻松,让人舒适,气氛更加活跃,群臣打量着李隆基。盼望他说出来。

吐蕃灭亡这事,早就知道了,若是能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那会更加让人欢喜。等于是正式确定。

“吐蕃灭亡了,你们欢喜,朕也欢喜呀。”李隆基没有让群臣失望,大声说出来。

“大唐万岁”

群臣爆发出惊天的吼声,震得含元殿嗡嗡直响。

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等于是官方的正式确认,这是正式结论,谁能不欢喜

李隆基双手下压,示意群臣不要再吼了,安静下来。然而。群臣很是激动,哪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平静,仍是在吼叫,直到过了老一阵,群臣这才平静下来。

“朕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不敢有一刻松懈,先后平定了后突厥、吐谷浑残部、契丹大唐边境安宁,少有战事,不下于贞观年间。”李隆基微一沉吟。开始训话,道:“唯有吐蕃和大食让朕寝食难安,难以成事。这两国,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为了与大唐为敌,曾于天宝元年组成联军。进攻小勃律,幸得王忠嗣提兵远征,方予以击破。”

大食和吐蕃为了对付唐朝,勾结在一起,组成联军与唐朝为敌,这事让群臣很是气愤,听了这话,不住点头。

“要想与大食作战,必先解决吐蕃。为此,朕想方设法,想把吐蕃赶回高山密林里去,费时数十年,兵士死伤十数万,皆未成功,诚让朕心痛。”李隆基接着训话道:“如今,将士用命,三十万大军在哥舒翰和李昌国的统帅下,拿下石堡城、攻下大非川、越过积石山,攻入吐蕃腹地,兵临吐蕃都城逻些,一举灭掉吐蕃,成就千古伟业”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的边患不断,西北有羌,北方有胡人、匈奴、鲜卑、突厥,这些游牧民族。北方的胡人、匈奴、鲜卑、突厥先后被灭,唯有西北的羌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无法破灭,因而成了华夏的心病。

唐朝能灭掉吐蕃,完成三王五帝、秦皇汉武唐太宗没有完成的功业,实为千古伟业。

“陛下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这不是礼节性的赞扬,而是实实在在的钦佩。能打下吐蕃这块土地,李隆基着实英明。

如此颂扬的话,李隆基这辈子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是真心颂扬还是礼节性的颂扬他一听就能听出来,此次颂扬群臣是真心颂扬,头一昂,胸一挺,笑道:“这事嘛,朕确实英明,敢用采用李昌国的谋划。”

李昌国的谋划很大胆,却是成功率不高,敢于采纳的人并不多,李隆基不仅采纳了,还放手让李昌国去做,他着实当得英明二字。

略一停顿,道:“朕知道你们很欢喜,不过,眼下并非欢喜之时,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你们都说说,接下来该如何处置。”

这就是李隆基的精明处了,若是换个人,在如此天大的喜事面前,一定会先欢喜一通再说。他却是先不忙着欢喜,而是讨论接下来该处理的政事。

“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即从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