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胡说”杨国忠好不容易抓到拍马屁的机会。冲李隆基道:“如此粗鲁,丢人把皇宫当成了什么地方还要大碗,要不要酒坛陛下,请治李昌国治军无方之罪。”
这时节中伤李昌国。杨国忠真是利令智昏,要知道,眼下的李昌国正是李隆基的红人。可是,错过了这机会,很难再有机会,杨国忠必须抓住。
“陛下,请治李昌国的罪。”有不少大臣附和杨国忠,他们当然是杨国忠的爪牙。
陈玄礼眉头一挑。就要为李昌国分辩,只听李昌国笑道:“杨大人,你可听清陛下的旨意陛下说了,要把皇宫当战场。在战场上,将士们饮酒用碗而不是用杯。”
转过头,冲李隆基道:“陛下,吐蕃一战,大唐心腹之患已除。正是痛饮之时。臣请陛下换大碗,一醉方休。”
“李昌国,休要胡说。”李林甫、陈玄礼、太子李亨、高力士他们齐声喝斥。
不为别的,只因为李隆基的年岁不小了。若用大碗的话,恐怕吃不消。
“陛下。您是知道的,在战场上用大碗饮酒才有猛士之风。豪爽过人。”李昌国接着道:“大唐多猛士,岂能堕酒风”
“大唐多猛士。”李隆基品评一句,道:“来啊,给将士们换大酒。给朕来大碗。是用碗,还是用酒杯,你们看着办。”
李隆基主意一定,大声下旨,高力士不敢违抗,只得命人送来大碗。
李昌国抱起酒坛,为李隆基斟满酒,再给自己斟上,端起酒碗,道:“陛下,朕贺陛下三碗。这第一碗祝陛下万笀无疆。”
“好”李隆基这样长笀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端起酒碗和李昌国喝光,还俏皮的亮了亮酒碗。
“第二碗,祝陛下功迈三代,业过秦皇汉武。”李昌国斟好第二碗,与李隆基一饮而尽。
“第三碗,祝陛下击破大食,建立千秋伟业”李昌国端起第三碗酒。
“哈哈好好好”击破大食,一直是李隆基的夙愿,以前只能想想,眼下是即将付诸行动,这句话让李隆基屁股都是欢喜的,端起酒碗,与李昌国碰了一下,还冲李昌国俏皮的闪闪眼,一饮而尽。
“痛快痛快真痛快这才是猛士之风”李隆基哈哈大笑,欢喜得紧。
酒桌上好办事,只要在酒桌上喝痛快了,对李昌国的好处不下于一场大胜仗。杨国忠看在眼里,直皱眉头,大是不爽,暗想花那么大力气拍李隆基的马屁,还不如李昌国三碗酒,这真是气死人。
李隆基红光满面,横过皇袍抹嘴,呼呼喘气,额头上渗出细汗,欢喜劲头尽显无疑,群臣看在眼里,艳慕不已,怎么就没有李昌国那样的海量呢
“打死他打死他”
就在这时,惊天的叫嚷声响成一片。
这变故来得突然,李昌国扭头望去,只见将士们怒气上腾,个个红着眼睛,挥着拳头,围在一起,正在痛殴一个人。
“啊啊啊”杀猪似的惨叫声响起,惊天动地。
这声音很耳熟,在哪里听过李昌国一时想不起来。
不少大臣正在劝架,却是没有用,将士个跟见了杀父仇人似的,对着那个人打得更猛了。
当着李隆基的面打群架,这是把天捅漏了,群臣个个眼珠突出,下巴掉了一地,跟见鬼
似的,一脸的难以置信。
自从唐朝创建以来,就没有当着皇帝的面打群架的,真是开了一代先河。
“晰儿。”杨国忠跟火烧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风一般冲了出去。
“是杨晰。”李昌国恍然,怪不得这声音如此耳熟。
“你们这些粗鲁的武人,竟敢打我儿,我要你们不得好死,不得好死。”杨国忠怒气冲冲的冲出来,只见动手打他儿子杨晰的全是征战归来的将士们,他一个也放在眼里,大声叫嚷,恨不得把将士们杀了。
s:昨天礼拜天,与朋友聚会,喝高了,没有更新,请朋友们见谅。
第二十三章就打你
第二十三章就打你
庆功宴是盛世,象如此盛大的庆功宴,在整个唐朝历史上也没有几次,原本应该皆大欢喜的事情,竟然出现了如此意外,谁也想不到。
李隆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有些难以置信。
李昌国的下巴差点砸在地上,这些将士随他征战吐蕃,出生入死,他们的性格李昌国很清楚,虽然脾气暴了些,还不至于自大到在庆功宴上发狂揍人,这个杨晰做了什么千夫所指的蠢事
哼杨晰,等着瞧。李昌国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维护这些将士的安危,即使不当这个官,不要这赏赐。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他们个个惊讶莫铭。
敢在皇帝面前打群架,在唐朝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就是不把天下放在眼里的安禄山也没有这胆子。
“放开,放开你们这些粗鲁的武人。”杨国忠活脱一只跳到屋梁上打鸣的公鸡,吼得山响,右手一挥,一个耳光朝一个兵士打去。
回答他的却是一个响亮的耳光,还有雨点一般的拳头,只见将士们如同见到杀父仇人似的,把杨国忠按在地上,一通暴揍。
杨国忠是李隆基的宠臣,跺跺脚,长安都要颤抖,竟然被人打了,还是当着李隆基的面,群臣只觉不真实,如同在做梦似的。
“你们竟敢打我,竟打殴打朝廷命官,我要你死,要你们全部死。”杨国忠这脸丢大了,象死狗一样趴在地上,双手抱头,大声咆哮,如同一只受伤的野兽。
杨氏一门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无不显荣,群臣谁也不敢得罪,就是李林甫这个位高权重的丞相也得退让三分。杨国忠是出了名的骄横跋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丢脸,那份气恼无法用言形容,就是用光三光四海之水也不能道尽,其市井之气在这一刻展露无疑。
“住手”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还有群臣,齐声喝止。
“岂有此理”李隆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眼里如欲喷出火来,死盯着乱得一团糟的场面,胸口急剧起伏,如同波浪。
庆功宴上出了此等事,那是万分扫兴之事,谁能不恼
更何况,李隆基与李昌国喝酒。正在兴头上,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