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8(2 / 2)

大唐天下 殷扬 6281 字 2019-04-19

“臣等附议”安禄山的话刚落音,却是引来一片附和声。

昨晚上的庆功宴,所有人真正的见识了杨氏的嚣张、霸道、狂妄,不仅侮辱了征战归来的勇士们,更是连李靖、苏定方、程知节这样的大唐功臣都不放过,其狂悖之行可见一斑了。

这还是当着李隆基的面,他们都敢有如此狂妄之举,背着李隆基的面,他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呢只要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想得到。

本书下载官网

对于杨氏的嚣张,整个唐朝再没有比李隆基更清楚的了,因为杨氏四姐妹可以打他,可以不让他上榻。他是九五至尊,大唐的皇帝,她们敢如此做,她们的家人欺压良善又何足为奇呢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李隆基身上,静等他处置。

“杨氏就如此可恶”李隆基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所有人的心直往下沉,看来李隆基还是舍不得杨贵妃,今天这功夫白做了。

“陛下,臣有本奏。”李昌国适时出声。

“李昌国,你可是也要参奏杨氏”李隆基瞪着李昌国,声色俱厉,神色极为不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十七章一言而决

第三十七章一言而决

从李隆基的整个表情来看,他相信群臣的话,那就是杨氏很嚣张、霸道、狂妄,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里,无恶不作,罪恶累累。然而,杨贵妃是他的心头肉,他舍不得,不想治杨氏的罪。

群臣都明白他的想法,无不暗叹,杨氏挺过这一关不是问题了。只要挺过这一次,杨氏就会卷土重来,会更加嚣张。

就连李林甫这个老奸巨猾的巨奸也是暗叹,他这辈子整人无数,只要他出手,就没有整不死的。唯有这个杨氏,他是无可奈何。

只要是明眼人,都明白李隆基的心思,聪明的作法就是不要再谏,不论你有多么大的委屈。偏偏李昌国不识趣,在这紧要关头说话了,惹得李隆基不快。

李昌国刚刚立了大功,平定了吐蕃,是李隆基的红人,即使他惹恼了李隆基,李隆基也会忍着,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作才是。

李隆基之所以不给李昌国面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作,那是因为他对李昌国寄予厚望,不想李昌国掺和到这些事中。更别说,扳倒杨氏一事是由李林甫、太子李亨和安禄山联手而为,他们三人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连他们都联手了,可见事态之严重。

若是李昌国这个新贵再参与进来,那么,后果就更加严重了,李隆基身为唐朝的皇帝,不得不考虑这事。

是以,他气不打一处来,对李昌国丝毫不客气。

“聪明反被聪明误啊”群臣暗叹一声,为李昌国担心。

“陛下,您多虑了,臣不是。”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李昌国一口否决。

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闪,在李昌国身上一掠而过。李昌国和他是暂时的盟友,对付杨氏的盟友。若是李昌国不顾李隆基的喝斥,而是直承其事的话,他还会欣赏。李昌国直接否认,这是妥协,是背叛盟友。要李林甫不生气都不成。

好在李林甫城府极深,没有表现出来。却在心里暗自决定。一定要找机会收拾李昌国。

有这种想法的还有太子李亨,一转念间,李亨就把李昌国划入了不可与之谋的行列,尽管李昌国对他有莫大的帮助。一个背弃盟友的人,就算有再大的价值,也不值得投资。

安禄山也是不爽,只不过他害怕李昌国。不敢有任何心思。

“哦,那你有何话要说”李隆基很是意外,又是长吁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李昌国和李林甫、太子李亨、安禄山他们走到一起。只要李昌国不与这些人走到一起,他就不再担心,神色一缓。

“陛下,臣驰骋疆场,稍有微功,臣是想请陛下为臣赐婚,不知陛下可否”李昌国声调平缓,不疾不徐。

“赐婚”群臣很是意外。

“你果然不可交。”李林甫和太子李亨立时给李昌国帖上了不可交往的标签。

“这是好事呀。有何不准的准了”李隆基想也没有想,一脸的笑容,重重点头,欣然应允。

李昌国是他的爱将,他正要想法设方拢络李昌国,为李昌国赐婚就有这种效果,他当然不会错失。

“你的未婚妻是高妙丽,高仙芝之女”李隆基眉头一挑。问道。

“正是。”李昌国大声回答。

“嗯。”李隆基沉吟道:“按理说,立即赐婚也不是问题。然而,高仙芝正在西域打生打死。你就和他的女儿完婚,这于人情不符。朕的意思是。等西域解围后,朕再赐你与高妙丽完婚。”

“谢陛下。”李昌国道谢道:“臣与臣妻也是这般心思。还是陛下了解臣,谢陛下为臣全名节。”

若李昌国眼下和高妙丽完婚,必然会招致很多人指责。因为高仙芝在西域拼命,你却和他的女儿完婚,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李隆基要他们等到西域解围之后,高仙芝安全了再完婚,是为他们的名节着想。

“你是大唐的功臣嘛。”李隆基对李昌国着实欣赏,捋着胡须,问道:“你和高妙丽的婚事是高仙芝指定的你在安西都护府时,勇冠三军,高仙芝把女儿嫁给你也在情理中。高仙芝真有眼光。”

象李昌国这样的人,只要他说一声,会有很多豪门世家愿把女儿嫁给他。这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谁个不想与之攀上关系

“陛下,臣与臣妻之事,并非岳父大人指定,而是臣与臣妻自相结识。说起来,还有一段曲折呢。”李昌国的话乍听起来如同在述说自己的说,然而很有吸引力,让人好奇。

“哦。怎样的曲折”李隆基被李昌国勾起了兴致。

群臣的兴致也来了。

八卦不分古今,在哪里都吃香。尤其是李昌国这样的大名人的绯闻,更有吸引力,群臣的目光集中在李昌国身上。

“陛下,是这样的”李昌国简要把与高妙丽结识的过程说了。

当然,他很有斟酌性,尽可能不损害到高妙丽。

“呵呵”群臣听完,开怀大笑。

李昌国与高妙丽之间的恋情与他们奉引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为不同,他们感到很新鲜,可以佐酒,不少大臣更是连干几杯。

“朕也是头一遭听说你这般的恋情。你数次三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