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之后,崇祯让三个儿子各自回殿,自己来到了坤宁宫
原本宫中到处都有的太监、宫女,如今空荡荡的,他一路经过,竟然没有看到人
周皇后正在坤宁宫中的织布机前,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她仍然在织布不辍,旁边服侍的宫女只剩余一人
听得崇祯的脚步,她停下手,回过头来
夫妻双目相对,用不着说话,她便明白一切了
“朕身为天子,当以死守社稷,只是连累了你”
“妾无德无容,蒙陛下不弃,立为皇后,贵为天下国母国之既无,妾又何存陛下勿以臣妾为念,臣妾也必不使陛下蒙羞”周皇宫从织机上将已经织成的那段白布拿起:“三尺素布,足矣”
崇祯泪水顿时涌了下来
“宫中尚有几位嫔妃,朕去见见她们”
“陛下,只求陛下给皇儿和坤兴他们安排一条生路”周皇后却拉住了他
“皇儿和坤兴只怨他们生在帝王家”
说完之后,崇祯一扯袖子就要转身走,但突然间,外头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谁,是谁”崇祯听得这急促的脚步声,心中顿时大恐,莫非贼寇就已经入城了
幸好,脚步声并不多,不一会儿,人进来,却是王承恩带着两三个太监王承恩才跑进来,便大声道:“皇爷不好了,不好了,正阳门上挂起了三盏灯笼了”
崇祯身体一颤,正阳门离紫禁城最近,正阳门上挂一盏灯笼,表示敌人离城很近,两盏灯笼则表示交战正炽而三盏灯笼则意味着十万火急城门将失
“闯贼来之何也”崇祯喟然叹道:“今出何策”
无人应对,阁臣不在身边,身边的只有王承恩罢了崇祯摇头叹息:“前日朝会之时阁臣都说,京城固若金汤,闯逆便是侥幸入外城他们也要誓死巷战,护得朕平安如今阁臣何在”
“皇爷”王承恩转过身:“奴婢这就去与闯贼巷战”
但还没有出去,便见骆养性面无血色地跑了进来:“陛下,宣武门宣武门被王相尧打开了”
王相尧是内监,乃是崇祯派去监督宣武门城防的,方才正阳门挂起三盏灯笼,实因看到外城的广安门城门大开,闯军蜂拥涌入,而现在,连宣武门都打开了也就意味着,紫禁城已经再没有阻拦
外城失守,凭着紫禁城,又岂能防住火炮轰击
“你的锦衣卫呢”崇祯看到骆养性,还有一线希望:“锦衣卫何在”
“早跑尽了陛下你也走,臣这就去前面死战,好为陛下殿后”骆养性逃到崇祯身边,原是以为这里能安全一些,现在看到崇祯身边也只剩余几个太监,他也不顾护驾转身便走
崇祯唤了他两声,骆养性都象是没有听到,跑得比谁都快崇祯叹息了一声,却是无可奈何,他回望了皇后一眼,皇后对他再拜了拜,然后令宫女替她拖一张椅子来见到这一幕,崇祯有些不忍,他拔出腰间剑,又是一声长叹,迈步便向外走
眼不见为净
但走到门口时,又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而且声音还很散乱,不象开始那样,只是几个人的脚步声,这分明是几十乃至上百人的脚步声
闯贼来了
崇祯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个,虽然他已经能舍生取义,但是当这最后关头真的来临时,他还是难以从容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是回过头去杀了周皇后自尽好,还是上去与逆贼拼杀好当他定下神时,看到的已经是范闲那张因为紧张和兴奋而通红的脸
“皇爷,皇爷休要惊慌,奴婢来了,奴婢引着南海伯的虎卫来了”
南海伯,虎卫
这个时候,这个声音对于崇祯来说,不啻于天籁
“南海伯呢,南海伯在哪,朕要见他,朕要将天下军务托付于他”崇祯颤声道
“皇爷,不得皇爷旨意,南海伯不能亲至京畿,故此他人还在山`东,是他遣来的勇士,原是来接坤兴公主的,现在接陛下离开”
一听俞国振并未来,来的只是他手下的勇士,崇祯好不容易鼓起的希望,顿时凉了下去确实,按照当初俞国振与他达成的协议,俞国振绝不领兵北进,但现在他人都到了山`东,这协议早就成一纸空文
“谁是南海伯遣来的勇士首领,来了多少人”崇祯又问道
“南海伯麾下第三师师正田伯光,向陛下报到”
田伯光上前两步,对着崇祯敬了个简化军礼就象俞国振一样,虽然打心眼里瞧不起崇祯的能力,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为他的帝国做了他能做到的再多就需要他拥有出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胸襟,而这正是他所欠缺的
在私德之上,崇祯至少比起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们要高尚得多
“田田伯光,朕封你为总兵官,总督京城防务事宜,你你能将李闯赶出京城么”
“陛下,时间紧急,我只带了三百人入京”田伯光冷冰冰地拒绝:“我接到的命令,是在京城失守的情形下,将陛下与皇后、皇子、公主转移到安全之所,请陛下立刻准备”
“朕不去,朕哪儿都不去,你给朕将李闯赶出京城,朕封你为伯爵,和南海伯一般朕升南海伯为侯爵”
“晚了,陛下范公公,你立刻带着内监去将皇子与公主带来皇后与贵妃,都交给你,我们必须在半个小时内撤离,我只等你半小时时间”
见崇祯还在这里做着将闯贼赶出京城然后继续当皇帝的迷梦,田伯光懒得再征求他的意见却见崇祯转身就要走,口中还嚷嚷着君王死社稷,田伯光上前一巴掌便拍在他的后脖上崇祯“呃”的一声,便倒了下去
虽然到了穷途没路,但他终究是皇帝而田伯光竟然对皇帝动了手,也让范闲愣住了而王承恩是暴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