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不过你要记住,一定要保密才是”二人点头称是,前去准备了。
五月二十七号的chongqg商报登出了chongqg技工学校建立的消息,老百姓只觉得十分新鲜,什么时候那些卖力气的人也能有学校学习了,这不是乱了套么,在普通人的眼中学校就应该像太学一般,是培养未来的官老爷的,卖力气的也有了学校这不是有辱斯文么
其实不止老百姓这样想,就连学界也多有非议,甚至不时还有讥讽之意,中国人虽然已经对于列强的强大有了印象,但是几千年的传统还是很难扭转的,现在中国的大学多数都是文科占据绝对主力,最多加上一些医学,天文,经济,法律之类的,理工科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不过技工学校毕竟不是正式的大学,说怪话的人还不多,而真正比较兴奋的就是chongqg实业界的各位大佬了,办厂之后他们就感到了技工的宝贵,只有拥有了优秀的技工才能制造出优质的产品,也才能够在竞争之中占据优势,技工学校就是ri后人才的摇篮。
因此汪东城,王贵等四川投资公司的董事都一同前来,他们一到,其余的商人也都前来凑热闹,而出人意料的是德国总领事魏司也亲自前来祝贺
第四十七章魏司
魏司三十多岁的样子,身材高大,jg明强干,原本他就在chongqg领事馆工作,和乔宇打过几回交到,几个月之前回到德国完婚,现在又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了中国,被任命为chongqg的总领事,新婚之中的魏司对于技工学校的建立还是十分欣喜的,德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列强,在中国扩展势力一直受到限制打压,虽然有超过英国的工业实力,但是也不能够拿到理想中的份额。
不过半年多以来进展最大的就是四川,无论是工业机器,还是军火都卖的十分兴旺,魏司也屡次受到表彰,技工学校的建立标志着德国在实业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中国推广德国的工业技术标准,ri后中国必定优先购买德国机器,只要假以时ri英国必定会被德国远远甩在身后,正是出于对chongqg工业界的重视,他才亲自出席成立典礼。
“感谢领事先生对于我们的帮助,能够快速建起学校,我们chongqg工商各界都十分喜悦”
“乔,你太客气了,我们的合作是完全成功的,互惠互利的,我期望着ri后有更深入的合作”
“我相信不会太远了chongqg正孕育这强大的生机,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工业,不单纯是轻工业,还要有重工业,甚至军工,我们十分需要德国的技术资金的支持,我相信这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们都能够从中得到想要的一切”
魏司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乔,我想和你单独谈谈,就是对眼下的局势的一点简单的交流,你看怎么样”
“完全可以,我们在典礼之后就可以谈一谈”
以往虽然也谈了很多东西,但是在这个时间里提出这种要求,其中蕴含的意思太值得玩味了,看来德国已经不只把乔宇当做生意伙伴了,而是想通过进一步合作,扩大在华利益。
技工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都是从工厂之中抽调出来最机敏灵透的年轻工人,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学好技术不只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报酬,而且还能够在那些眼高于顶的洋人面前挣回中国人的面子,完全不用担心学习的劲头。
学校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德国聘请来的,同时还找了几个熟练的中国技工,还有几个教授文化课的老师,班底还算强大,这些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工厂对他们完全开放,两相结合,学习效率很高,为ri后四川工业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处理了典礼的事情,乔宇就前去找魏司了,现阶段能够和德国合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很快中国的各个势力都会投靠一个甚至几个列强,靠着列强的支持获得更大的权力。
不过德国会在未来的一战之中失败,现在投靠德国,到了一战之后就能成长出一些肌肉,而且能够轻易撇开这个幕后老板,不用做提线木偶,真正走上dui自主发展的道路。
“乔,我首先要祝贺你,chongqg在你的带领之下,发展的很不错,尤其是没有了其他城市的那种混乱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恐怕上海都比不过,我期待着chongqg成为西南的明珠”
“总领事过奖了,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纪律,德国人身上有严明的纪律,靠着这一点国家才能够运转的高效,军队才能够更具有战斗力,这正是我们这个国家所欠缺的”
“没错,请允许我的失礼,中国现在太混乱了,有一种失控的感觉,就比如上海吧,那里很繁华,在东亚地面上是首屈一指的地方,不过小偷横行,强盗黑帮遍地,zhèngfu毫无作为,叛乱者可以堂而皇之的在那里活动,有些时候我真想不明白,你们的朝廷在想什么”
说话间魏司亲自给乔宇倒了一杯茶,笑着说道:“乔,你怎么看眼下的时局,四川,或是大清我很想知道你的意见”
“总领事你jg通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很少有朝代能够维持到三百年以上,如今清廷连出昏招,只怕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候了”
魏司玩味的笑了一下:“我并不认为革命党那些乌合之众能够推翻这个朝廷,虽然他很无能”
“问题不在于革命党,而是全天下的士绅地主都和朝廷离心离德,人心思变,恐怕不是人力能够扭转的”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