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愕然,缓缓靠向椅背,盯着他道:“这可是你当初让我帮你办的事情”
柳承汉诚恳的道:“是我的疏忽我们都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
“即将面临年终任何官员都不希望地方出大事。”柳承汉道:“比如清远县周至卫县长,他开年极有可能担任邻县县委书记,看起来是简单的党政领导转换,但是越过这级,副厅就在向他招手。还有云西市的波涛书记,升迁省商业厅厅长已成定局。所以他们俩绝对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期让武清高架事故爆。”
“你的意思是算了”金杨面色古怪。
“不,当然不算。我得给自己将来上任留点余地。金杨老弟你不知道单书记很有可能退居二线,形式好,也有可能升一升,副省长;形式不好,就只能去人大当副主任。”柳承汉苦笑道:“当官难啦一步走错,百步难回我以前以为自己还算个人物,最近跟着单书记屡屡跑省委跑京都,看着一个在武江呼风唤雨的人物在京都低三下四的样子,我才幡然醒悟做官不做到省委书记和省长,还真他的不算个官。”
见金杨犹不能释然,柳承汉压低声音道:“老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辰日子未到一而动全身,武清高涉及到的触脚太多,现在动,等于动了他们的根本和利益。吃亏不讨好,就是豁出去,把马国富拉下马又如何,他会找很多垫背的高层。人家自己碗里的奶酪,不会允许我们去动。后,各地官员都稳定下来,即使没有武清高事故,也得来场大换血,这几乎是惯例。你先收集交通局的相关资料,等三,四月份,我们再开刀问斩。”
金杨打了个哈哈,没有明确回答他的话,而是摇头道:“难怪一些地方生矿难或者其他重大事故,很快就能坏事变好事,地方媒体连篇累牍的是官员坐镇、抢险救人的新闻,盖过了对事故原因的反思:为什么安全生产的要求屡屡落空,负有重大渎职责任的官员却不会丢乌纱帽,易地做官持续高升根源是太多地顾忌到自我的前途。”
“昨天我看了篇内部社论,说许多地方已经形成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受贿大环境,以至于清白自保势必被贪污受贿的大多数视为另类,不但在工作上得不到支持,还会受到排挤,甚至遭到报复。单书记为此准备召开在市委党校开个长期自我批评于约束课。已经都责令秘书科行文下。退居二线的消息一出来,单书记就再也没有心思倒腾这个了。”
柳承汉感叹道:“可怕的还不只是官场潜规则的存在,更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存在的认可和习以为常。人们认为求领导办事送点钱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送,就觉得有违规矩,心里不塌实。”
金杨然间觉得有点冷。其实餐厅在十二月份已经开了空调,应该说室内是温暖如春。此刻的寒冷只是被心情影响了感官。
两人各怀心思,开始有意转移话题,一顿午餐完毕。金杨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借势是偶然的,但是自己没有实力,长久下去,失败是必然的。他现自己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做一些决定了。生活在这样一个表面井然有序的时代,有些东西自己能选择,有些则不能。得有取舍。
经济学称之为:机会成本
离开餐厅时,柳承汉半保证半安慰他道:“你放心,只要我有一碗饭吃,就有你半碗。”
金杨笑眯眯地看着他,心里骂道:你妹的表面上却以伸手相握来终结他们之间的谈话。
各自上车,金杨给苏娟、白小芹各打了个电话,然后给沈君儒打了个电话。
这是个保密号码,知道的人极少,好处是无需经过他的秘书。
沈君儒的语气很柔和,不似柳承汉那般居高临下,“小金你可是第一次给我打电话哟在清远干得怎么样”
金杨道:“正要向您请教”
“我正好有两小时时间,你来明湖三号楼,我等你。”
第二十九章得失
第二十九章得失
感谢飘渺云隐凭一己之力把咸鱼推到精品评价榜第三位很幸运很感动
明湖位于武江市城区的河源区和邯阳区之间,是华夏最大的城中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明湖东南边的八座小楼名义上隶属明湖宾馆,但靠前的四栋小楼实际上划归给武江市委市政府,用来接待外宾和高层领导。
驱车来到三号楼前,几名安保人员警惕地注视着他。他笑了笑,上前道:“我来见沈书记。”
一名脸色黢黑的保安这才露出一嘴雪白的牙齿,语气恭敬道:“沈书记在二楼等你”
金杨早已摸透了沈君儒的的心态和脾性,原则上说他是个想干点实事的官员,时间无比宝贵。如果没有贵竹相片的那点事情,他想见上一面,无疑痴人说梦。
金杨进屋后不声不响地端坐在藤制沙上,静静地看着和衣仰靠在对面沙上的中年男人,没有出声吵醒他。
虽说当初拿到相片属于无心插柳之举,他当初的想法曾经有过摇摆,既可以一手摧毁这个西海省政治明星的仕途;也可以送个顺水人情。原则上他从不做损人不利己之事,最低限度,要利己,方考虑损人。左右权衡,他对沈君儒释放友谊。
要想混好官场,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网铺得越开,自己的选择就越多。然而,在官场广结益友,只有自己能够先成为别人眼中的良友,他们才会愿意接近你。建立官场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便是先使自己拥有成为他人人际关系的价值。
如果你想在某一个领域里扩展人际关系,最好能结识在这个特定领域里被称为顶尖好手的人们。你的整体人际关系将因此获得提升。
金大伯曾经说过一句颇为经典的话:官场中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是自己。培育关系的第一步,便是培育自己本身。
无疑,他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否则,他就可以大而化之地叫醒沈君儒。
“来了抱歉开了一上午的座谈会。”沈君儒睁开疲惫的眼睛,起身要为金杨倒茶。
金杨抢着上前,主动为沈君儒和自己倒了杯白开水,“怎么没看到谢秘书”
“他这个月在市委党校学习。”沈君儒很快跳开话题,直视金杨道:“是不是工作上遇到困难。年轻人,早点遇到困难是好事,你是什么学历”
金杨浅笑道:“警校毕业”
沈君儒看着金杨,摇头道:“不够我前段时间作了个小调查,与十年年前相比,西海省处级官员的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先前获得还是职后进修,研究生以上学历就占了一半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研究生。”
金杨呵呵一笑。在这个话题上,他没有任何的言权。
“当然,学历只意味着初始优势,对官员来说,此后的关键则是基层经验。尤其是担任正职的官员,基层经验几乎必不可少的。而组织部门对官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亦越来越重视。进行基层锻炼、增强个人修养、提高群众威信、轮岗交流和争取领导重视。基层锻炼还排在增强个人修养和争取领导重视之前。所以,你既然到了基层,就必须脚踏实地,干出点名堂来。”
金杨知道自己必须澄清点什么,否则沈君儒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