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1(1 / 2)

务也要由亲华分子担任,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话也说回来近一段时间英国人和法国人是快要被国社政府给逼疯了。因为随着大量武器流入中南半岛,突然出现的抵抗组织简直数不胜数谁叫往日里英国人和法国人那么喜欢压榨殖民地百姓

而这也是严光示意阮爱国等人整合各地抵抗组织的原因之一,因为随着大量武器流入中南半岛,那些突然冒出来的武装组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不受国社政府控制

虽说严光很喜欢看英、法手忙脚乱的样子,但这却并不代表他喜欢自己的士兵被自己生产的武器射杀。

到目前为止,越南算是所有地区当中整合的最好的一个了。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国社政府往越南派了不少人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严光宝贵的棋子阮爱国了

作为一个从十五岁开始就已经参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动的革命家,阮爱国有着极为出色的能力和比较出众的人格魅力,这使得阮爱国在越南的活动完成的极为顺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19年初凡尔赛和平会议召开时,阮爱国曾经代表在法国的越南爱国者向各国代表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著名的各民族权利的八项要求,要求法国政府承认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决权。

但是,巴黎和会侧重在处理欧洲的民族自决,并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对阮爱国更是见都没见。

至于曾经提出过威尔逊和平十四条的那位威尔逊总统,当身着剪掉半截西装的阮爱国在会场外拦住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消美国帮助印度支那脱离法国时,威尔逊却是对他不屑一顾,扬长而去。

而这,也使得未来的美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阮爱国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胡志明”。

阮爱国只不过是胡志明众多化名中的一个,而且还是胡志明前往法国寻求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的各国首脑帮助时起的名字。

只不过当时各国首脑,包括威尔逊在内对胡志明都是不屑一顾的态度,在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志明才在1920年在法国参加的,并且在1923年前往苏联参加国际农民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不过现在的胡志明,却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那就是由严光领导的国社党

阮爱国当然就是胡志明啦。

不然也称不上最宝贵的一颗棋子这个称号了o

第四百零二章 哈萨克钢铁基地

第四百零二章哈萨克钢铁基地

虽然只有35岁,但是胡志明却很可能是整个越南最有影响力的人。

因为在巴黎和会上向各国代表团提交著名的八项要求失败后,胡志明曾经把八项要求印成传单,广泛分发,并邮回越南。从此,阮爱国的名字在越南就成为爱国的旗帜了。

严光会将胡志明送入越南,并且由其领导越南国社党及当地的武装抵抗组织也是有这个考虑在内。

而目前看来,胡志明干的还算不错。

由于在中南半岛扩张影响力是国社政fu近期比较重大的事项之一,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严光和徐世昌花了较多的时间来讨论。

当然,在外人看来,严光和徐世昌就是在主席台上谈笑风生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天色终于渐渐暗了下来。

“总统,时间已经到了。”

凑到严光的耳边,岳昌轻声道。

“哦时间到了吗”

看了看天色,在看了看手表后,严光恍然道。

这时,主持人已经站在话筒前说了一些什么。

没多久,看台下面就已经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这个时候严光明白,是到了该自己上场的时候了。

在接过了岳昌递过来的演讲稿后,严光站在话筒前轻咳了两声。

“在今天”

根据总统府官员提供的演讲稿,严光照本宣科的来了一次极为平淡的演讲。唔,其实严光也很想即兴发挥一次,就好象希特勒那样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演讲,不过可惜他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最后也只能这样了。

好在这个时代实绩比空话更为重要,所以下面的观众的反应到也十分热烈。

“就是这样”

在经过了长达几分钟的演讲后,严光按下了身旁的按钮。

这时天色已经变黑,然而当严光按下身旁按钮的时候,他身后耸立着的大厦却好像一盏明灯一样,其所射出的灯光照亮了大厦周围的空间。

尤其是在大厦顶端、中间和底端部位的数十盏探照灯,更是将周围的空间照的好像白夜一样明亮这些探照灯都是必备的,因为在历史上另一个时空的纽约帝国大厦就曾经遭到过飞机的撞击,也就是1945年7月28日b25的那一次,当时一架b25型轰炸机在雾中迷失方向,以每小时320公里的速度撞到大厦北部第79层。大楼在晃动了几下之后,居然没有倒,只是大火从第79层一直蔓延到86层,造成13人死亡和26人受伤。事后花了100万美元才将大厦修复。

而在第二年,又有一架飞机和帝国大厦擦身而过,险些再次发生“飞机撞大楼”的惨状。

因此探照灯对于帝国大厦而言几乎是必备的装备,尤其是在夜晚和低可视度的环境下更是如此。

对于探照灯的重要性严光心知肚明,不过那些前来观礼的来宾却不明白这一点,当大厦周围的空间全部被照亮的时候,大厦周围的群众只是齐齐的发出了一声惊叹。

第二天,关于帝国大厦落成的新闻就已经传遍了全世界,而且几乎每张报纸的头版都被帝国大厦高大的形象占据着

在位于哈萨克省库斯塔奈境内的一座崭新的工厂内,近千名工人正紧紧的围成一圈。

“还差一点”

“小心,别让那家伙突破了“

看着篮球场上正在厮杀的两支队伍,负责围观的工人们都在那里大呼小叫着。

这个时候,身着蓝色队服的队伍突破成功,一名身高差不多两米的球手直接将球灌进了篮筐里。

在注意到这一幕后,蓝色球队的支持着纷纷欢呼了起来,相对应的,红色队服的球队支持者在气氛上低迷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