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撇了撇嘴,这是罗严很努力才做到的最简单的动作,他板着脸轻声说道:“老客先生,看来你已经休息好了,那么是不是能在评价我父亲的脾气之前,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说到这里罗严有些忧心忡忡的往工地方向看了一眼,这个道路工程是今年塔里姆村的重点工程,也是他老爸今年最重要的政绩,这里面出现任何问题,都是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
或者是因为罗严的表情和语气实在不想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又或者是因为老客已经想起了他令人生畏的名声,总之在听到罗严这样板着脸的问题之后,他终于干笑起来,就这样紧巴巴的说道:“哦是的,工地那边发生了爆炸,是阿毛的老婆引起的,有不少人受伤了,还有一些人被困在了隧道里,那里的情况很不好,到处都是血,如果你见了你急就明白了。”
阿毛的老婆引发了爆炸不少人受伤了还有不少人被困在隧道里
听到这话罗严的眼神顿时变得森然起来,这真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说唯一还值得安慰的话,就是没有人死亡,只可惜在这个消息前面,却要加上一个“还”字。
这段施工地点是整个工程中最麻烦的一段,因为要穿越一个小小的山岭,毫无疑问可以做出的选择只有隧道和盘山公路两种,出于将来长远发展的考虑,罗培认为还是隧道更好一点,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选择隧道的话,毫无疑问工程造价就要加大不少了。
事实上罗严认为这没有什么,他也喜欢隧道而不是盘山公路,没有人想要在离家还有很近的时候,却还要因为某些人为的因素而不得不多行进那么几个小时。
但是
此时此刻黄龙帝国大武者学院学生擂台上,俩个人影正在遥遥相对
半晌之后,靠左边那个黑头发的男子忽然冷笑着说道:“呵呵你们这些西方人真是不知所谓,武道这样高深的东西,是你们这些头脑简单的家伙们可以理解的吗”
与他相对的人恰恰就是伊赛亚
伊赛亚闻言冷冷的看着对手,淡漠地说道:“希望你的拳头,能有你嘴巴一半的水评”
此时此刻的伊赛亚在没有了刚来时那种夹杂着自卑的感觉,他的目光清澈,仿佛一弯深潭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只是同学间的切磋,他并没有携带武器,不过一双紧握的拳头和膨胀的肌肉,足以证明了他现在的自信。
只是两人这种光说不练的举动却让台下的观众郁闷到了极点,当下就有人吼道:“你们还打不打了,不敢了就认个错儿下去吧”
伊赛亚就式不动,转头看了一眼身后,道:“当然打了,难不成你想上来替我”
周围闻声顿时就不敢说话了,伊赛亚见闹腾得也差不多了,双手抱在胸前一转身取了个背身,看不都看,道:“请”
那黑发男子看着伊赛亚,还是久久不动,伊赛亚也不轻举妄动,两个人就这么耗着,虽然时间并不长,但那气氛非常凝重,给人感觉就像是生死一线,而不是同学之间的切磋。
周围里突然就静了下来,仿佛无人一般。
又过了一段时间,终于用目光交锋的两人专用于开始行动起来,首先是黑发男子,但见他忽然身影一虚,旋即前手收后手迎,拧腰换劲,手在胸前合了一圈,内劲在腰胯一换,前踏一步又还原原式道:“第一招。”
伊赛亚未动,众人拭目以待。
那黑发男子又踏前一步,比之动作能大些,又道:“第二招。”
待黑发男子又要踏前的时候,伊赛亚突然小步一碾一碾地蹭着过来,两人真正搭上手了,黑发男子一搭实在,抢一步就抓伊赛亚腕子,收手跟着就上来了,合力就抓伊赛亚的上臂,按说黑发男子从没这样出手过,但他真是求招心切,生怕伊赛亚跑了,只能来硬手了。
这边伊赛亚手一翻一扬,黑发男子手一扣一采,这脚就到了伊赛亚脚后,伊赛亚是退不了了。
伊赛亚虽然不会黑发男子的拳路,但比武场上的东西都有类似,只是细微处各有巧妙,伊赛亚知道黑发男子一采能成就折断自己的肘子给扔出去,当下猛的振臂挣脱势子一送,这埋伏脚都套上了,小绊子一勾,把我摔出去。
说时迟那时快,黑发青年身子往前,但屁股往后,伊赛亚想了,这招不能化,那黑发男子天天练这个肯定不怕,弄不好自己一送他一闪身给自己把胳膊折了。
当下只能一缩手,再次反手挥出,可是这一缓这劲,黑发男子急忙应变,这两手一扣就像形成了一个链子,分析起来讲是就等着伊赛亚继续动作,借着劲就把他收拾了。
没想到伊赛亚这小子身子一松屁股一坠,“啪”就一脚,正踢向黑发男子的手腕
黑发男子惊得一松劲,一脚就把这链扣踢开了。
接着势头伊赛亚连续踢了好几脚,但都是虚腿,黑发男子一忙连连拍击云拦,这脚劲与手劲来路力度都不同,又点而不实,一时哪能把握得住。
于是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鸡飞狗跳,伊赛亚又是一阵拳脚,疏密相间,摇滚插穿,俩人打在一处也看不出是来了几招了,说一招也行,说十招也行,只见黑发男子左顾右盼逆来顺受地引化,伊赛亚上下翻飞围圆打点。
十多招都过去了,也没见个高低,伊赛亚始终在圈外周旋,也没打算赢黑发男子,自己不被引入陷阱着了道,不被打了就行
这简直就成了一场热闹,而正在热闹时,黑发男子越战越顺溜就粘上去了
伊赛亚再出手脚都似被黑发男子压着,却又让出力气给自己一个余地可以踢打,伊赛亚就既不敢打实在,又不能不打,不打就被制了,打还有些机会,打过头也不行,就被牵制了,总之很是被动。
拳谱上也句话叫“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说得是以柔克刚,以慢制快。又有话道:“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
实际这话从字面讲是有矛盾的,既然快何能为,为什么还得先动。既然后发制人,那为什么是后发先至。
实际这里就存在一个辩证问题跟一个技术问题。显然高手只是后发,但并不慢,而且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