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节(2 / 2)

大讼师 莫风流 4747 字 2019-03-21

“宣!”

史迁匆匆而来,手中拿了两封奏疏,他呈上去,急着道:“圣上,几日前吉安百姓暴动后,紧接着汀州、广平和开封百姓也暴动了。”

“三方县令和知府写奏疏来,请圣上裁夺,如何处理。”

赵煜看了他一眼,“是什么理由?”他说着打开了奏疏,一目十行的看着。

“是因为吉安拐卖幼女的事情,要求圣上杀怀王,以及所有涉案人员。”史迁道。

赵煜合上奏疏,沉声道:“传令下去,让各地不要动武,告诉他们,一旦怀王等涉案人员押送到京,朕一定会严加惩治,绝不会让任何一人逃脱制裁,也不会轻饶任何人。”

史迁道:“这话,都已经说过了,但是民怨难平。”史迁道:“微臣认为当务之急,不如原地将怀王斩首。如此,也能速速平息众怒。”

赵煜蹙眉,道:“事情还在查办,暴动的缘由还没有查清楚。如果朕就依着他们,立刻将人就地砍了,将来,岂不是一有事他们就发生暴动,来以此要挟朕?”

史迁想想也对,朝廷大事岂能是百姓威逼一番就退让的。

纵然他们是对的,可也不能养成他们这样的习惯。更何况,这三地的暴动,有没有别的原因、幕后的推手还不清楚。

“那现在怎么办?”史迁问道。

赵煜道:“先尽量平息。朕再下令,让桂王和杜九言速速带人回京。”

“将本案审理清楚,昭告天下。是斩首还是其他再根据律法行事。”

也只能这样了,史迁应是,退了出去。

赵煜很心烦,让薛按起草了手谕,速速让急递铺送了出去。

他则启程去了坤宁宫。

难得一见的王太妃坐在坤宁宫里,见他进来起身行礼,赵煜微微点了头,就坐在一边喝茶。

“怀玉的事,我也听说了。”王太妃看着赵煜,道:“若事情真的是他做的,你该杀就杀吧。”

“他身为王爷,不但没有治理好封地,还带头作乱,给圣上你添乱。其行之恶劣,该杀!”王太妃叹了口气,“圣上也不要难过,顾念兄弟之情,人这一世,都是注定的。他命该如此,不值得任何人为他难过。”

赵煜对王太妃的印象,一直要比周太妃好。他也叹了口气,道:“若事情属实,朕确实不能再留他。”

“方才,三地送来急奏。因为他的事,已经发生了民众游行暴动,若处理不好,结果将难以控制。”赵煜道:“不杀他,难以平民愤。”

王太妃也惊了一下,愧疚道:“这个孽障,给圣上添忧了。”

“你也不要这么说,”太后和王太妃道:“等他来了,问清楚了再说。”

“他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他的性情为什么突然大变,这背后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我们也要弄清楚。”太后道:“纵然一死难免,可作为亲人,我们也要先给与他信任才好。”

王太妃起身给太后行礼,“您对他的心比我这个亲生的娘还要周到,臣妾替这个孽子,谢谢太后娘娘。”

“不说了,”太后道:“等他到了再说吧。”

说着,揉着额头,叹了口气。

王太妃由嬷嬷扶着出去,却没有回自己的春华宫,而是到了翊坤宫。

周太妃的翊坤宫里只留了四个宫人照顾,因为她疯了,宫人们就没有以前那么尽心,有机会就偷偷跑出去打牌吃酒。

门口没有人,周太妃一个人坐在院中的椅子上,面前放着一只鸟,这只鸟是前年安山王送回来的,说是亲自抓到的,也不知道什么品种,但是叫起来,声音特别清脆悦耳。

周太妃满头华发,目光呆滞地盯着鸟,就听着鸟在笼子里蹦跳鸣叫,她自己一点声音都没有。

“周姐姐,”王太妃在周太妃的左手边坐下来,低声道:“怀王出事了。”

她不急不慢地将吉安的事说了一遍,用凳子上的细棍子拨撒着鸟食,声音轻柔,“……不过几日就要押送回来,这一回就只有死路走了。”

“我理解你当时跪在坤宁宫门外的心情。”王太妃轻笑了一句,“没有想到,我们乖巧了一辈子,不争不抢安安分分,也不能善始善终。”

周太妃并没有所动,始终盯着鸟笼,目不转睛。

“那天……你去哪里了,见了谁?”王太妃看着周太妃,“知道了什么,让你一夜白头?”

周太妃自然没有回答。

王太妃叹了口气,“算了,我何必来问你呢。以前你就不会和我说,何况现在呢。”

她说着起身往外走,韩太妃带着人进来。

韩太妃是先帝在做太子时娶的侧妃,后来孝端皇后去世,她诞下宁王,年底,当今的太后娘娘入宫,第二年年初季贵妃诞下了九江王。又隔了一年半太后有孕才生下圣上。

所以,要论情份当然是她和先帝更浓厚一些,更何况,宁王是先帝的第一个儿子。

她还记得先帝抱着宁王时高兴的样子,说胖敦敦的像个小肉球。

韩太妃比王太妃个子矮点,宁王也像她的身材,中年后就开始发福。以前先帝在世时她还会克制,但先帝过世后这几年,她就不再管理身形。

和清瘦的王太妃相比,她越发显得矮胖。

“怀王的事是真的吗?”韩太妃问道。

王太妃颔首,“是真的。”

“圣上怎么说?”韩太妃有种兔死狐悲的悲凉感,这种感觉在安山王出事的时候还没有,“杀了?还是关宗人府?”

王太妃道:“作恶多端,自是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