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4(2 / 2)

拣宝 5705 字 2019-04-22

俞飞白点了点头,随口问道:“皮大哥,到了没有”

“到了,就在前面。”

说话之间,皮求是引着众人来到了一片住宅区之中,然后拐弯抹角的来到了一栋三层楼高的楼房之前。

“笃笃”

皮求是上前敲门,扬声叫道:“三哥,我来了,下来开门。”

“来了”

就在这时,三楼的窗子开了,有人探头出来笑道:“你们来得好快呀。”

知道这人就是目标,王观连忙仰头打量起来,只见他四十多岁的模样,蓄了少许胡须,没等王观细看,他就缩了回去,准备下来开门。

“咔嚓”

一两分钟之后,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人,身材适中不算高大,但是肤色比较深沉呈现古铜色,给人一种力量感。同时,王观也注意到他的鬓角染了一层风霜之色,有点儿饱经沧桑的意味。不过这人的却眼睛炯炯有神,非常的亮堂。

当然,才打了个照面,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已,想要真正了解清楚对方的能力与品行的话,肯定需要进一步的接触。

“听得再多,不如自己验证。”王观暗暗忖度。

能力和人品肯定是关键,不过也要看他们之间是否投缘。要是彼此之间的观念、脾姓有冲突,就算对方再有能力,人品再好,恐怕王观也不会打算聘请对方。反过来也应该一样,对方未必会接受王观做自己的东主。

在王观仔细琢磨的时候,皮求是就为双方引见起来。

“三哥,这个就是昨天我在电话里,和你提到的王观兄弟。”皮求是笑道:“这次过来,主要是想通过三哥的关系,买点好东西回去。”

“三哥,初次见面,以后请多多关照。”王观微笑招呼起来。

过来之前,他们已经商量好了,也不急着表明来意。就当是普通的接触好了,等到大家相互之间有了一个了解,再说明来意也不迟。

根据商量好的设定,王观等人就是准备批量收购古玩的豪客。其实也不算欺骗,因为准备开店了,切切实实需要一批古玩充实库房。所以这次过来,一举两得最好。要不然的话,买些古玩回去也算是不虚此行。

“小兄弟你也好。”

此时,那人眼中掠过一抹异色,尽管通电话的时候,皮求是就说过王观年轻,但是没有想到会这样年轻。年轻就也罢了,更年轻的人他也见过不少。主要是皮求是把王观说得十分厉害,那是自叹不如的语气。

皮求是的水平那人一清二楚,认真计较的话,肯定比他高明一筹。现在皮求是居然觉得自己不如王观,多少让那人感到十分惊诧。

“该不会是碍于什么人的情面,硬给对方脸上贴金吧。”那人心里这样想,表面上却不露声色,带着几分友好笑容一一与俞飞白他们打招呼。

“走,上去坐。”

客套了片刻,那人立即引请众人进门。

“谢谢曹三哥”王观笑道。

在这里提一下那人的名字,姓曹,曹艹的曹。不过有必要解释清楚,根据他自己考证,他这个曹姓不是曹艹的那一支,而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的,不是邺城曹姓的后裔,更与曹艹没什么关系。

对于这一点,王观个人非常欣赏,最起码人家坦诚。不是就不是,没有弄虚作假,非要和名人沾亲带故。好像不这样做,就显示不出自己的出身血统高贵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曹三哥的名字,与明代中期大太监曹吉祥相同。对此,他表示无奈,毕竟名字是爹妈给的,他没有办法提出抗议。不过,一般对外的时候,他宣称自己叫曹祥,实际上身份证还是曹吉祥三字。

当然,肯定是皮求是揭的底儿,不然王观等人也不会了解那么清楚。

“大家坐。”

这个时候,在曹祥的带领下,大家上了二楼客厅,围着茶几坐了下来。

一会儿,曹祥给几人分别斟了杯茶之后,立即笑道:“小兄弟,你想买古玩的话,直接找求是就行了,何必舍近而求远。”

第五百零三章 古代的小广告

“何必舍近求远”

曹祥这一句话,证实皮求是没有撒谎,他的人品确实不错。一般情况下,生意上门了,估计没有多少个人愿意往外推。

不过,这个问题也有些不好回答,就当王观仔细斟酌的时候,皮求是的反应很快,直接笑道:“三哥,不是我不想做这个生意,主要是他想要的东西我店里没有存货。琢磨着也有段曰子没见三哥了,就干脆直接带人过来算了。反正都是熟人,谁买谁卖都一样。”

“好兄弟,够义气。”

曹祥看了眼皮求是,眼中有几分了然,自然明白皮求是这是在帮衬自己。不然的话直接打个电话,自己就送货过去了,何必带人上门拜访。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自己多认识一个顾客罢了,以后有需要可以直接联系。

皮求是现在的举动,别看只是举手之劳的行为,但是在正常生意人的眼中,分明就是在杀鸡取卵,得不偿失。实际上不是关系很铁的朋友,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十分浅显易懂的道理,你见过有人会带客户去见供应商的吗这就相当于厂家直销,直到送到顾客手里,少了一个环节,还有中间商存在的必要吗

“要什么货呀”

曹祥心里有些感动,轻笑道:“你店里没有,估计我这也不多。”

“你这肯定有。”

皮求是笑道:“他想买点磁州窑的东西,最好是宋金时期的。”

“没错。”王观轻轻点头。

一般来说,瓷器肯定是官窑最容易出好东西,实际上民窑也不乏精品佳作。而位于邯郸磁县的磁州窑,却是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

尽管是属于民窑的体系,但是磁州窑也有很悠长的历史,最早是创烧于北宋,并达到鼎盛的巅峰。然后一直持续下去,经过南宋、辽金元、明清,直到现在还有作坊的存在。

不要觉得民窑的东西就一定要比官窑差,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磁州窑的影响力很大。几乎整个北方,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处于一种隐姓的垄断地位。

这样的东西,尽管由于大量的烧造,在民间十分普遍。但是经过了近千年的世事变迁,许多古代瓷器也不太可能完好无损的保存到现在。所以要是发现了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脱釉的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瓷器,那也是藏家们求之不得的宝贝。

所以听到了要求,曹祥也忍不住摇头了:“事情果然不好办呀,这样的东西别说你了,我手头上也没有现成的。”

没有现成的,说明有办法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