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8(1 / 2)

去后方将物资搬运过来。

但留下五千精兵。

夜色来临,郑朗命令五千人全部起来,开始挖泥巴,不在石门寨里挖,而是寨的前方开挖,挖得稍有些深,然后放下一些物事,重新将泥土覆上,下令勿得泄露,否则格杀勿论。

布置完,第二天下午,物资源源不断运来。

继续建城,应当还是栅。

城墙最好用打磨平整的青石条砌成,那么用撞木撞车也无法撞动,只能强攻,坚固有,费用太高昂。次一点用黄土夯成,西北诸寨多是这种类型。对高度与宽度有严格的讲究,最少高达两丈,宽达四五丈,没有这个高度,敌人容易攀爬,没有这个宽度,人无法在城头立足守城,更容易被撞木撞垮。最次的便是用木头打在地下,砌成木栅栏,或者胡乱的用石头垒一道围墙。多是临时军营所用,防御力度远远不够。

第一种城是奢望,第二种城同样是奢望,时间来不及,第三种寨子不能弄,防御能力太差。

就了就,墙的高度仅有一丈多一点,四米都不到。块头大的,搭一个人梯就能爬上。宽度也只有两丈有余。还不及西夏行宫的宫墙高度与宽度。

野利遇乞派来的使者,曾用眼睛瞟啊瞟的,贼兮兮的样子,使郑朗想到一个历史小说中的人物,蒋干。

差一点又被他逗乐。

看吧,就这点宽度与高度,有本事就来将它攻破。

随后有好消息传来,韩琦又出忽郑朗意料,接到信后立即答应出一万精兵前来泾原路支援,范仲淹也表示决战到来后,会出兵与泾原路相到配合侧应。

听到这个消息,诸人皆是大喜。

泾原路本身除去牺牲的将士,还有六万多士兵,关健时候最少能抽出一万弓箭手,范仲淹的一万人,韩琦的一万人,总兵力达到九万多人。不可能全部动用,但最少能动用六万多将士。

用兵规模是自澶渊之战后宋朝最大的一次。

想一想府麟路一万几千名宋军在十几万西夏大军中苦苦挣扎的样子,也觉得幸福。

但敌人兵力也不会少。

郑朗与老种站在城墙上,看着前川,老种叹息道:“若此战成功,四路大军合击,有可能将西夏人打回原形。”

让他们再次象李继迁一样,到南河套沙漠里做土匪去

郑朗摇头。

这是一种理论与奢想,不可能在实际中实现。

就象若宋朝几路合击,再加上吐蕃人、回鹘人同时进攻,西夏同样会亡国。

或者西夏与契丹联手齐心协力向宋朝发起进攻,最少能让宋朝失去半壁江山。但能做到齐心吗

即便是宋朝的四路也不行。

能让范仲淹与庞籍抛开保守的军事观点,做一个小配合,已算是不错。韩琦很激进,他是坚决主张对西夏动武者,可与庞籍一样,私心太重。私心一重,就不能配合好。

四路军队不动,一动宋神宗五路大军伐夏的悲剧会提前上演。

刚念叼韩琦,韩琦便到来。

郑朗听了有些晕,你这个小祖宗来干嘛,还得迎接。

迎出大营,说:“稚圭兄,怎么来到这里”

不合朝廷规矩啊,你是秦凤路的大佬,不得跨界的。

“是行知召唤,我岂敢不来”韩琦说道。

“我什么时候”

“行知,我在秦州为百姓所误会,是行知在庙堂之上替我说了公道话,所以行知传令,我亲帅大军来到泾原路。”

郑朗身体差一点哆嗦起来,韩琦,你太无耻了。

我只是向你借兵,并没有喊你来,反过来不但成了我的召唤,还还了恩情

难怪史上富弼担任韩琦上司时,反过来被韩琦虐得体无完肤,太剽悍了。

韩琦没有考虑郑朗想法,直接开始与诸将打招呼。

他原来就是泾原路的大佬,有的将领严格来说,也曾做过他的属下。见到韩琦,一个个必恭必敬的行礼。

郑朗连忙将他请到帐内,得将这位大神安排好,否则弄不好能来一个喧宾夺主。

来到大帐,韩琦看着狄青,笑咪咪地说:“狄青,我在秦凤路听到你的事迹,此战表现不错。”

郑朗心中又晕。

宋人继续象唐朝那样称呼郎与郎君,但在官场上用郎称呼很少,会让人弹劾一个媚交的罪名。官场上官员相互的称呼多称官职,亲热一点呼字,再亲热一点加一个兄,加一个弟。

也称呼名字,比如议论公事时,即便是吕夷简,也可以直接说吕夷简怎么怎么的,奏折上更是直接称喟名字,而不能称喟字,否则又有结交之嫌。还有一种情况,两人悬殊太大,也可以称呼名字。

如今狄青已是一知军,马上的战役下来,有可能会封爵位,再称呼名字,那是一种极度的轻蔑。

果然狄青脸上一暗,没有作声。

韩琦也无所谓,小小的武将,还能跳出天。

郑朗更急,心里面盘算着怎样将这位大神请出泾原。

于是猜他来意,与西夏人作战,是韩琦的内心想法,也想报好水川一剑之仇,同时不排除有争功的嫌疑。

郑朗想了一遍后,说道:“稚圭兄,既然你来了,我说一说我的作战计划。”

“好,洗耳恭听。”

郑朗额头微微涔出汗来,他宁肯与元昊对敌,也不想与此人共事。但不得不往下说去,将原来计划说了一遍,又说道:“本来我想在前战过后,出兵天都山,将敌人主力部队吸引,再袭击韦州与鸣沙城,以催毁为目标,加重西夏财政压力,国困民乏,又可以向敌境各族招抚,削弱西夏实力。没有想到捉来他们太子,于是将此战先放在我朝境内。”

“应是如此。”说正事,韩琦终于一本正经。

好水川一败,他成长了许多,在自己境内,怎么着,地利与人和占着。

其实他听到郑朗种种做法,心中也时常懊丧,早知道广布斥候,将前方的各族往后方转移,没有这些敌意的部族配合,元昊不可能潜入好水川,自己大军居然不察。

但不是很服气,郑朗似乎做得好,也是吸收了他的教训。我载了树,郑行知乘凉来着

“最好将敌人主力吸引到此寨前。”

“为什么”

“我做了一些安排。”

“难怪那个寨墙又矮又窄,什么安排”

“一种新式武器。”

“对了,那种马斧枪能不能以后借一批给我”

“稚圭兄,向朝廷要吧,此战过后,这三种武器朝廷必然会重视之。”还有那个大刀,不过那种大刀普通士兵玩不起,远不及石门峡之战所用的砍马刀斧与钩镰枪有效。

郑朗话音一转,问:“稚圭兄既然来了,你打算怎么做”

“客随主便。”

别,你不打扰我就不错了,我那敢指挥你这尊大神。

况且要韩琦做什么谋划军事在文臣中算是好的,可真能派上用场还不如自己利用历史知识慢慢想去。

领兵作战可能么

怎么才能将他打发走

郑朗想了好一会,想来想去,居然苦逼的没有想出任何办法。最后改了主意,说道:“稚圭兄,敌人此次进攻,无非会从灵州与兴庆府抽调兵力,也不会少。进攻有两条途径,一个以此寨为主攻方向,有太子在此。不过也难说,这个太子软弱,元昊不喜,又有可能乘我军主力在此寨,攻打其他寨砦,逼我分兵援救,象以前那样,利用骑兵速度,集合优势兵力,围点打援。”

韩琦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