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是这封奏折,使郑朗的天平再次倒坍。
四色官员如何甄别不提,欧阳修想朝廷自上到下用君子党全部轮换之不提,他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
这封奏折犯的错误可不小,对方的一派大臣如何想其一。其二冗官主要弊端不仅是政事不畅,而是产生的冗费,这些冗费浪费国家财政,给百姓带来沉重压力,解决的办法是减少,而不是替代。其三官吏不良,不是冗官产生的,想解决没有那么容易,即便如欧阳修所想的去做,也不可能期月就能使全国成效。犯了大言不惭之错误。
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三条失误,而是与范仲淹庆历新政一样,敢于说出来,并且着国家变法执行,可没有胆量说出最终的手段,制裁
制裁
不良官吏黜陟,如何黜陟,这篇奏折原文很长的,但没有说。
更没有用勇气说要用律法处理,律法要处理的是没有出身的小吏,老百姓
或者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前来剿灭张海,一没有派斥候打探张海的情况,二没有率足够强大的军队,仅带着一千个散兵游勇,稀里糊涂的前来剿匪,会有什么下场
不仅欧阳修的,整个庆历新政都有类似的错误,挑起了国家重担,那怕在上面打一个喷嚏,下面都会对许多人形成惊涛骇浪,但有胆子做这么大的心脏移植手术,却不敢将坏死的心脏挖出来,开了胸口,然后站在哪里看。赵祯问,诸卿,怎么样了。马上就好,陛下。又问,朕的身体都交给你们了,任你们挖,怎么没动静。马上就好,陛下,再等一分钟吧。过一会儿赵祯又问,好象几十分钟过去了,怎么还没动静。不耐烦地说道,倒底你是大夫,还是俺是大夫,乖乖躺着,听俺们指挥调动。
但过了几个小时,还在商议呢。甚至连摘除坏死心脏的话都没有说出来,赵祯如何作想,朕给你们开一个大窟窿,怕啊,朕不做移植手术了,得,换人吧,将朕胸口重新缝上求一个太平。
第二份奏折便是说郑朗的,给了一些面子,说道张海颠覆国家,杀官吏,劫仓禀,聚集匪徒生事,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天下歹徒纷纷佼仿,危害更大。
前面上奏,后面余靖再上,也说类似的话。
贾昌朝辨了辨,欧阳修立即将矛头指准贾昌朝,写了一篇弹劾文奏,吓得贾昌朝不敢作声。
赵祯无奈,派人询问郑朗。
郑朗叹了一口气,这在他意料之中,杀掉张海,自己失信于天下,问题也不要紧,官员失信于民也不是他一人。况且国家吏治还没有腐败到那地步,即便导致义军负隅顽抗,早晚也被扑灭。收容张海,会费点周折,只要羁押于禁兵之中,将这些人逐一打散,安排妥当,不会出大漏子。那有欧阳修说得那么严重。
争执到这地步,无他,一是韩琦,二是党争。
自己不站队,双方的人都难受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
庆历新政以来,暂时韩琦与范仲淹还面对着许多外部的敌人,皆是新政支持者,其实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许多地方本就是吸收了吕夷简的八条,也局部吸收了韩琦的前七条后八条,再加上富弼、欧阳修等人一些想法,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匆匆忙忙提出来的产物。
因此韩琦在陕西也陆续上书,写了一些奏折表示对新政的支持。
这是韩琦的动态,郑朗在京西什么也没有说。
导致什么后果,郑朗也猜测出来,还能指望苏东坡在司马光与王安石夹缝里讨到好果子吃么
再者,便是两相对比。
郑朗率领军队爬爬山,几乎兵不血刃,张海便解决了。不管如何安置,这支庞大的义军已不再成为宋朝祸害是真的。韩琦虽然多次击败郭邈山,可是打得很辛苦,死伤惨重。欧阳修自己本人也不赞成不处罚张海。
还没有大问题,关健还有贾昌朝。
别看他替自己说了两次公道话,让欧阳修揪着鼻子狠骂一顿,跑到一边装可怜去,其实用意很高明。
两府大佬,章得象与杜衍是君子党的人,晏殊是富弼的岳父,范仲淹是带头大哥,韩琦是二哥,富弼是三哥,三司使王尧臣是自己人,御史中丞王拱臣现在君子们还没有看出来,认为是欧阳修的联亲,同样是自己人。那么还剩下谁呢郑朗贾昌朝。郑朗实际与君子党许多人关系不恶,包括欧阳修多有往来。
只有贾昌朝最刺人眼。
事实欧阳修也看贾昌朝不顺眼,说了好几次中书需进贤退不肖,中书就这几个人,晏殊掌握两省,章得象,范仲淹、郑朗与贾昌朝。不会前面四人不肖,只有贾昌朝了。甚至还因为李淑一事,他的联亲王拱辰未说话,也含沙射沙,说了几句。
君子党现在形势真的大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赵祯几乎都没有说话的权利。皇帝又怎么着,敢说,用烂布条将你嘴巴塞上。再说,就抽你大耳光子,不是用手,而是用文章抽。
贾昌朝吓得装死人。
若不是欧阳修多次撩拨贾昌朝,贾昌朝依然会继续装死人,并且真的装死人,在君子党这股风潮下,吕夷简又倒在家中,连宴客的权利也被剥夺,贾昌朝又有何德何能,敢与君子党对抗说句不好听的话,连后来的王安石也没有现在君子党的形势大好。
欧阳修真没有将贾昌朝放在眼中,因为出身贾昌朝是同进士出身,不同于晏殊的同进士出身,人家那是神童,贾昌朝是青年后才考中的同进士,这样的人居然身为东府副相,本身就是朝廷的奇耻大辱。
于是欧阳修将矛头对准贾昌朝。
贾昌朝没有办法,俺都做死人了,你们还不放过俺,俺只好反击吧
很阴柔,很小心的谋划准备着。
张海一案便是一个契机。贾昌朝也知道自己越支持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