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9(2 / 2)

老百姓搞不清状况,一起伏下来,山呼万岁。

四个契丹使丹瞠目结舌,赵祯则是在微笑,小小的满足了他一下虚荣心。

赵念奴一手牵着赵祯,一手牵着郑朗的手,郑朗摆了几次摆不开。感觉到小手的温暖,他手心却在冒汗。赵念奴却不觉,连其他大臣也不觉,只是紧张地看着天空。

金龙越来越小,绳子也到了尽头,不再上升了,至少此时高度有七八十米,石彬又依照吩咐,在上面放下宫女扎的彩帛花。一朵朵帛花从空中落下来,五颜六色,下面百姓再次响起万岁的山呼声。

有人哄抢彩花,赵念奴也去抢,郑朗手了一口气,立即离赵祯远远的。但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看到这一幕,没有往歪处想,一是对郑朗品德的相信,二是赵念奴在深宫中,就是有啥的,郑朗能进入深宫胡作非为吗可是这代表着他与皇上那种默契的关系,有的人喜之,有的人忧之,有的人在胡思乱想,左右彷徨。

彩帛花放完,郑朗说道:“陛下,可以让他下来。”

到了上面气流急,不怕漏气,就怕为了热闹呆得久,边上安放的巨烛火焰被风吹到羊皮上,将羊皮烧着,那会出事的。

将绳子放下来。

赵祯好奇地在石彬身边走来走去,问:“石彬,在上面看到什么”

“陛下,看得很远,京城满城张灯结彩,气势壮观,还有人,很小,就象蚂”蚁字不敢说,岂不是皇上也成了蚂蚁,改口道:“就是远处看不清楚,若是白天会看得更远。还有,上面风比下面大,略有些冷。”

赵祯又好奇地走来走去。

包拯进谏道:“陛下,此乃玩物丧志之术,若是元宵节偶尔把玩可以,若是在上面生起兴趣,终是不美。”

“是,包卿所言很是有理。”赵祯清醒地让下人将气球重新拆去。

郑朗也没有吭声,包拯虽说得重,但也不能不防。如果帝王将精力用在这上面,会很危险的。

大家高兴地散去。

回到家中,樊月儿也在,她高兴地跳起来,问:“郑相公,这是你发明的”

“是啊。”

“那个杭州”

“杭州那件物事原理与这个差不多。正是它的升空,将巨幔吊起,否则巨幔怎么可能腾空而立”

“朗儿,你不该亵渎佛祖,不然为什么你到现在还没有儿子。”四娘说道。

“四娘娘,我没有亵渎佛祖,若是佛祖在意,相反,还会嘉奖孩儿。国家需要老释,但是真正的老释,不是那种寄生虫。”

“什么寄生虫。”

“四娘,这样吧,孩儿明天陪你们去相国寺进香如何”

郑朗还是挨了一些口水,元宵节这一样新奇的东西,吸引所有京城百姓注意,因为轰抢拥挤,又踩伤了十几个百姓,幸好是皮外伤,于是有的言臣进谏弹劾。

郑朗老实的承认错误。

不过言臣也亲眼目睹,郑朗“错误”不严重,既承认了,也没有再追究。

契丹四位使者返回,郑朗再次进宫,与赵祯交谈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此次出使,不仅臣要平安回来。”

赵祯重重点头。

郑朗又说道:“还有,臣也想细致的看一看契丹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幽云十六州。因此,臣会与之虚与委蛇。臣写奏折回来,若是有三个之字最后一撇拖得很长,那封信即可相信。若没有,请勿相信。即便是臣的笔迹,也是托辞之言。”

“准。”

随着郭逵与张海带着一百名侍卫来到郑府。选择郭逵是郑朗主意,有勇有谋,也是未来朝廷的重将,不收复幽云十六州罢,收复也要等很久,那时候狄青他们会一一故去,只有郭逵还活在人世间。还有郭逵救过契丹皇帝的命,这份情义也在,去契丹说不定会派上用场。

张海是无义之举,听闻郑朗出使契丹后,为表示感谢,写了一份信,亲自要求前往契丹,保护郑朗安全。郑朗犹豫了好久,最后答应,并且让他选了几个同伴,但是有要求的,在军营里没有受到委屈,不然对宋朝忠心度不够,品性不算太恶的,重视义气,不贪图富贵荣华,人要机灵。让张海自己挑选。

之所以如此,一是张海是草莽之辈,不拘于俗礼,到了契丹就需要这种变通之人。二也是让大家反思,所谓的民匪,他们有多少是真正想做匪徒的只要官府不逼迫,不逼上梁山,他们依然还是良民。

不但张海,连郭逵也命令他挑好人选,一有武力,二机灵,三需会变通,四头脑灵活。甚至数代出身忠良,这才能入选。

对此郑朗很慎重的,他绝对不想做苏武。虽忠烈,太凄苦了,不符合他的想法。正月二十,郑朗出发,赵祯亲自将他送到宣德门,再三的叮嘱,说道:“郑卿,要小心哪。”

“放心,陛下,臣这些年受陛下宠爱,无以回报,唯求尽心尽职,过得有些苦。这次去契丹,就当放松享福一段时间。”

几位宰相哑然失笑。

虽笑,可这一句也让大家感动,赵祯眼中闪过一丝晶莹,艰难地说道:“去吧。”

又对一些跃跃欲试的大臣说道:“你们若想送,便送,朕准之。”

张方平等人正等着他这句话。

许多大臣亲自从各部走出来,将郑朗送到长亭外。

郑朗站在长亭里,看着诸位大臣,说道:“我这一去,会有很长时间,诸君,当今陛下仁爱圣明,对大臣份外优柔,这样的主君千百年也碰不到一次。你们更应奋发向上,使宋朝强大,真正的万寿无疆。”

说着,一抑脖,将一杯水酒喝下。

张方平说道:“行知,来,你坐下。”

说着,从旁边拿出一个古琴,奏的不是白雪,而是阳春。在场的人一起额首,如今郑朗与范仲淹隐然为君子的两大首领,不过范仲淹更高洁,更望而生畏,是昆仑山上的雪,洁白无瑕,虽好,终是盛气凌人。郑朗而不是如此,反有许多瑕疵,但总的来说,道德高度也是无几人能及,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德操上虽不及范仲淹,可更容易让人亲近。

“谢过安道兄的阳春。”郑朗大笑。

又与崔娴、江杏儿,几个娘娘,两个女儿告别。来到樊月儿面前,樊月儿低声说道:“郑相公,妾身等你一辈子。”

“虽长,但不会让你等一辈子。”郑朗也低声窃笑道。

此时长亭不但有诸多大臣,还挤满了百姓。闻听郑朗出使契丹,十分凶险,无数百姓自发前来送行,场面十分壮观,郑朗一拱手说道:“诸位臣工,诸位父老乡亲,在下谢过各位相送。”

说着上马,一路远去。

没有走河北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