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刃执书去大名府告发王则。却被贾昌朝斩杀。后来掩饰此误,说是执刃不诡。贼约于元旦而叛,潘方净为何于冬月行刺贾昌朝而惊动朝廷乎”
根本就没有道理。
就算潘方净想学荆轲,那么为何作书详细的禀报王则谋反一事
继续说道:“有贾昌朝掣肘,军队不能合为一心,难破贼众。故臣以为贾昌朝不能居于大名府,北方乃是国家要地也,需一能臣主持。臣以为应将贾昌朝调往西京。”
赵祯沉默一会说:“准。”
郑朗与贾昌朝不合,大家全部心知肚明,此事上贾昌朝表现是不大好,郑朗也没有弹劾,仅是调往西京,平级调动,能说得过去。不过若是让贾昌朝戴上一个吏治军事皆不通的大帽子,贾昌朝前途堪忧,所以犹豫了一会儿。
郑朗继续说道:“臣再请求内藏库出所有牛羊皮,让臣前去使用。”
“为何有此谏”
“贼用床子弩洞穿了气球,乃呼破赵得胜,是谓明镐对格物不精通导致,故臣用此替朝廷正名,替格物正名,打击敌人士气。”
赵祯这一回没有犹豫,打到现在,花的钱海了去,不在乎这些兽皮,说道:“准。”
郑朗又说道:“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在其位,必须谋其政。两府宰执处理全国事务,但若到地方上主持事务,再主持两府事务,鞭长莫及。且两府宰执一去地方主持事务,必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再遥控两府事务,是开权臣之先河。”
这件公案是自韩琦开始的。
郑朗话还没有说完,赵祯眼中露出欣赏。
宋朝制度一再分化权利,架空再架空,重叠再重叠,就是预防权臣产生的。
郑朗又说道:“且东府产生一些争执,影响了政务,因此臣以为可以让夏竦任枢密使。”
赵祯动容了,说道:“准。”
不但赵祯,其他大臣一起动容,夏竦这样争来争去的,担任首相已经无望,朝堂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皇上对东府的争执产生严重不满,陈夏二人必裁去一人,会是谁夏竦必会调往地方。这是何等的胸怀,于是大家一起看着夏竦。
第五百九十七章 科学的力量上
郑朗没有顾其他人的感受,又说道:“行军作战,将兵不知,乃是一大弊端。”
这也是宋朝军事的一大弊端,但牵连甚广,郑朗没有多说,继续说道:“此时贝州城外三员重将,王信臣略有交往,而王凯与郝质臣知道得不多。故臣请求陛下允许将张亢调往贝州,容臣便宜调动,早日将叛贼剿灭。”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
张亢之所以贬到寿州,全因为夏竦之谏造成的。
一旦如郑朗所说,十天内即可将贝州城夺下,郑朗必重用张亢,张亢又可以因功而升迁。郑朗推荐夏竦,给夏竦一个机会,再给张亢一个机会,算不算一种交换
赵祯乐了起来。
张亢在寿州,与地方一些豪强矛盾激化,产生许多争执。赵祯心里面很清楚,寿州豪强未必有这么大胆子,中间有很多原因。只是畏于郑朗在西府,矛盾虽激化,还没有发生严重的冲突。就是郑朗不说,赵祯也想将张亢调往他处。乐完了,说道:“准。诏郑朗为河北宣抚经略使。”
有经略二字,不仅是有征讨王则之权,还有处理善后事宜之权。
赵祉又说道:“一个小小的军校,竟然国家动用首相与枢密使,也能铭载史册。”
绝对不是善意之言,而是一种激怒。
随后以夏竦为枢密使,长达大半年的东府争执,终于结束,然后散朝。也没有其他担心的,郑朗去再剿灭不了,这个王则真成弥勒佛了。又将郑朗与夏竦留下议事。
看着郑朗,赵祯说道:“郑卿,你不用学萧何。”
郑朗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陛下,作为臣子,应当有所顾忌,这是做臣子的本份。但臣对陛下十分仰慕,绝不会学习萧何以私心自污而避嫌。在陛下手中为臣都要如此,这世间岂有大度明德之君王乎不过臣之私心非是为张亢,也是为了国家。王凯王信等大将年老,又多有病在身,西北一战,用了十几万军马的鲜血,才堆出来的几个名将眼看皆是青黄不接。臣推荐张亢,也是使国家将这种青黄不接渡过去。而且国家想要未来平安无事,必须于西北除韩琦外,还驻有名将。西夏畏惧,才不敢忌动。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也。然张亢有错,无可非议,不立功,升迁之诸臣不服,故臣推荐张亢。”
赵祯问道:“此去贝州,卿还需要什么”
“其他的不需要,若需要,臣让时恒准备一些小礼物,大约已试验成功,到时候会给王则一个惊喜。”
史上文彦博去讨贼,以镐为之副手,夏竦恶镐,恐其成功,凡镐所奏请,从中沮之。文彦博同样害怕,临行前说临阵应敌,千变万化,若是禀报朝廷再请朝廷商议得准,恐来不及,允许他便宜行事。但文彦博不是范仲淹韩琦郑朗,做得很小心,又请作监主薄鞠真卿等三人掌其机宜文字,做一个见证。明镐又奏以殿中丞王起等四人,仍听随军,以便起一个监军作用,省得言臣口舌是非。对于郑朗来说不需要,刚刚给夏竦一个天大的人情,至少在这数月时间,他好意思动手脚么
再以当朝第一宠臣,有可能是第一能臣,西府首相前去贝州,需要避嫌么那不是避嫌,而是作伪,如赵祯所说,学习萧何自己污。所以什么都未说。
赵祯这句话不是问郑朗,而是刻意说给夏竦听的。
郑朗说十天期限,时间很短,夏竦若是在西府掣肘,会造成一些困难。
怕夏竦误会自己意思,因此刻意将夏竦与郑朗留下,向夏竦放出一个信号。允许你争,但不能误国而争。
春天到来,贝州野外小麦青青,预示着一个丰年的到来。
但不停的厮杀声,呐喊声,鼓角声,却将这份春天的喜悦无限冲淡。
郑朗来到贝州城下,双方正在交战,随着郑朗到来,三军鼓气,借助土山之利,向城头上发起一次次攻击。而城中更多叛军夺气。气球掉下来的时候,狂喊破郑得胜,郑朗真到来了,他在贝州城百姓心中还有很高威信的,一个个全部害怕了。
少数顽固不化的信徒继续在英勇的反抗,大多数信徒信心不足。
郑朗在王信、明镐带领下,来到土山前,看到郑朗亲自来督战,进攻更猛。郑朗说道:“下令停止进攻。”
侍卫吹响撤退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