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皆哑然失笑。
“季贞,你也别乐,广南西路问题更多,现在暂时不想动它,又有余靖坐镇,暂时会平安无事。你正好陪我一道,咱们一道积累一些经验。再来着手广南西路事宜。”
周沆脸立即皱得象苦瓜。说起来简单,若是将所有州县巡视一遭,会很辛苦的。有的地方还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大法场,小法场。
郑朗继续说道:“道路规划大约就是这样,我再来说水利。说水利必须说水势,如在太平州,从古代开始,长江向北推移,因此我去太平州时将港口设在芜湖,而非州城。广南东路水势变化最大的便是郁水三角洲,几个支流水量庞大,虽说江水多数时间清澈,泥沙量少。然而上游地区时间山洪暴发,在台风盛行的时候,也会带有一些泥沙自西向东而下。这些泥沙到了三角洲后,随着地势平坦,水流速度也逐步下降。一旦河水流速下降,泥沙便容易沉淀。我在来的时候,还刻意注意了郁水两岸这种沉淀的演化。”
田瑜与周沆听后先是惊讶,然后是惭愧,郑朗顺郁水到广州,再从广州进入龙川,到达循虔道,自己同样一路而来的,却根本就没有注意。
他们也想错了,现在对地质学根本就没有人注意,有人记录了地形的变化,但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学说。
眼界不同,观察的事物也不同。
“这个泥沙带来好处,让三角洲平原地带形成发育,并且每一年在逐步扩大,韩江溪的下流恶溪,再到郁水,到钦州的钦江,皆形成一些冲积平原,淤积大量肥沃土地,随着上游百姓的耕种,对环境的破坏,泥沙流失量越大,平原扩张的速度越快。可是也有许多弊端,因为一个个冲积平原扩张,导致河道经常更改变迁,各个三角洲平原经常遭到洪水的袭击。”
“是啊,是啊。”元绦连连点头,又说道:“原来是这个道理,郑相公,你不说,我真想不到。”
说完后,又在心中想,是不是要弄一本郑朗写的格物学过来看一看。接着又想到,不对啊,儒家各个学说中并没有写过这样的学问。
郑朗压了压手,说道:“元运使,莫急,听我将话说完,但是百姓不懂,他们只知道追逐肥沃的土地,这些冲积平原土地十分肥沃,于是依河而耕而作,甚至海边也因为土壤肥沃,也有许多百姓前来耕种。百姓越多,水灾危害越大,特别是海边。两广水利皆很落后,海边许多地区都没有筑海堤。一旦有大型台风吹来,又再次形成灾害。一路南下时,我通过各种情报,又绘制了一幅地图,对广南东种进行一些水利规划。”
“图呢”元绦惊喜地问。
若说水利,郑朗对水利的精通,无人能及。这张地图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宝贝。
郑朗从后面又拿出一张厚厚的卷轴,没有打开,又在揉脑袋,叹息道:“如今有一个问题,钱哪。”
第六百六十七章 战后下
“会用很多钱吗”元绦好奇地问道。
郑朗开头说了一个经费问题,不敢大清汀道,现在又叹息一个钱。元绦一直在地方辗转,从未进入中枢,对朝廷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要么邸报或者报纸,可那两样东西能将核心的情报泄露出来吗鬼才相信。
今年什么情况,元绦不知道,但去年元旦后统计的数据却是又上邸报又登报纸的,朝廷盈余六千多万缗,相当于五千多万缗钱,而非贯,仅前年一年就盈余近四千万。数年西北战役,花了一亿多缗钱,国家大喊吃不消。实际摊下来,一年也不过多花了四千万缗。
敢情他用这个对比的。但也难免,朝廷既然披露,下面的主要地方大吏多少会算一些小帐,甚至有官员想方设法向朝廷讨要钱帛,来治理地方。国库里没有钱就算了,有钱能不动心只是去年侬智事件发作,这才打消某些勤政爱民官员的心思。
后面还有呢。
说运费,往往一斗粮食运到西北前线,要花上四百文钱,传说最高峰时达到一千文。这很让元绦这个清官弄不懂,钱是怎么花下去的,难道运去的不是大米,而是燕窝龙肉不然怎么一斗要一千文。事实到前线三分之一是霉粮烂粮,即便是好粮食也掺了石子,一吃能咯嘣一个门牙。或者旱路太远了,导致运费高。真相他不想去想,也不愿去想,自己在广南东路,只想广南东路的事。也不要一千文,也不要四百文,只要朝廷出上一百文钱,自己有能力将粮食从江淮运到两广任何地方,无论从内河走,或者走海路。
两广去年许多地区受到侬智高戗害,死在侬智高刀下的士兵与百姓达到好几万人。但西北战役,那一年不死上许多兵士与百姓。两广动用了几万兵力,西北动用的兵力却是三十万。并且是成本高昂的禁兵,优良的武器。
要么在荆湖南路修了一些道路,花费巨大,工程总量甚至会超过三白渠,但前面只要修好,后面就会有收益。仅从商税上看不出来的,还有其他的连锁收入,能弥补一些朝廷的支出费用。
无论怎么算,朝廷持平也可以了。那近七千万积余是用来做什么的
甚至银行的分红一直没有动。
不好问,所以问郑朗用多少钱。
郑朗看着他一笑,说道:“元运使,非是你所想的那样,去年减免头子钱与加耗,仅此一项,朝廷就减少近千万的收入。”
“这么多”
“记得那年邛州免井盐事件朝廷仅是减免一两千缗盐政收益,但一年下来,朝廷浪费了一两万。为何”
周沆道:“人心太贪婪了。”
感慨万千,比如这次循虔道之战,那些豪强们没有办法生活了实际盐政通商法实施,他们也可以加入的,只是因为收入不如私盐之高,于是挺而走险。
朝廷对官员薄否但还是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