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南西路不存在这个问题,水流量乃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因此出现这种水中坝。
直接在上游各溪设水中坝截流,枯水时季,水中坝露出水面,将溪水截住,不往下游流淌,就可以将这些水引向岸边进行灌溉,一旦水流量增加,会自己儿蔓出水中坝,向下流淌,不会发生涝灾。这同样也是明朝出现的事物,徐霞客初来广西,听到河中有滚雷声,不解,跑来观看,然后惊叹水中坝的惊奇,刻意记载于游记里。
可钦州不同,广南西路的主体是郁水与各大支流,如漓江、左右江,这些主干与各大支流四周多是平原河谷,缺少河流的地区便成了丘陵地带。不过在南方几个小州又不同。
钦州的钦江、廉州郁林州的晏水、容州化州的龙化水、化州的吴川水,皆是独立于郁水流域之外。
这些河流流量季节明显,雨季时河流阔大,旱季时河流狭小,河流皆不是很长,下游又有大大小小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的肥沃无用置疑,然治理起来颇为麻烦。想要治理,会出现各种水利形式,例如圩陂、围陂,坡陂,堰坝,车田,还有海堤,几乎集中了两广所有水利形式,有的还会相互交错在一起。不但如此,因为河流短,没有他流容纳,台风到来,山洪暴发。
现在蛮人倚山刀耕火种,危害不大,一旦开发冲积平原,山洪暴发危害会很大的。
并且因为山洪暴发的次数多,带走大量泥沙,也不仅是人为破坏,河流与地形也决定这一结果,导致北部湾地区多砂,有一个好处,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天然浴场,但坏处更多。海船航行不易,水利施工难度增加。
方法还是有的,让海船往深处走一走,不要沿着海岸线航行,在深处再用铁锁下大铁锚,铁锁上系浮木,浮出海面,浮木上用红漆写上醒目的大字,标准航道方向,从北部湾开凿数条安全的航线。沿途多建设一些港口,规避台风。海船便可以平安抵达这里。
这不是问题关健,关健还是开发当地,使当地人口增加,能产生商业价值,商业繁荣了,以后着手琼州也就容易了。若不是交趾这个国家恶劣,甚至北部湾地区开发成功,对占城与交趾的发展都会起到帮助作用。想要开发,必须找出来解决这种复杂小地形的方法。
于是郑朗在钦州、郁林州、廉州、高州、化州、雷州、容州南部地区速度放慢,看得很细,甚至几次深入到生蛮人居住的地区。
郑朗的这些奇思妙想,让两广官员赞叹不止。
象水中坝,那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自古到今,就没有人想到呢。
象北部湾的泥砂多,那么多海船往来,为什么没有人说出它与北部湾数州的河流短促,台风多,导致山洪暴发次数多有关系呢
但京城,一个魔术师正在变一场伟大的魔术。
梁适
两广开发,让朝堂事务同样增加,诸相未怎么变动,庞籍依然如郑朗一样,权领两府。余下的是西府略有些变化,王贻永以病求致仕,以高若讷代枢密使,王尧臣、孙沔与富弼为副使,东府仍是梁适、刘沆,不提庞籍,与高若讷相比,缺少的是资历,与富弼、王尧臣相比,梁适欠缺了德操与名气。与刘沆相比,欠缺的是吏治之能。唯独能相比的,只有一个人,孙沔。
当然,若按职位排,真的将庞籍挤下去,富弼、王尧臣、孙沔与刘沆绝对排在他后面,但别忘记了,前面还有一个人,高若讷。
以一个参知政事,弄倒庞籍与高若讷两位大佬,这不能用难度形容,而是用不可能三个字作结论。况且后面还有好几个人,富弼差了王尧臣差了孙沔虽初为西府副相,那也是在南方立下大功回来的,刘沆的政绩让满朝大臣交口称赞。
就是这样的一个格局,梁适却在做着首相梦。
但这个关健,不是高若讷,而是庞籍,谁敢低估了庞太师的心机,那是连郑朗都忌惮的人物。
高若讷先放在一边,于是梁适苦思冥想倒庞。
然后就想到一个关健,狄青。
只要将狄青扶上枢密使的位子,庞籍首相就塌下去一半。
皇上听从他的建议,诏狄青回归,梁适喜出望外。
一场宋仁宗时最大的争议开始,一场小人的伟大魔术传奇也将拉开帷幕。
第六百八十二章 魔术师中
狄青押着阿侬等人返回京师,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侬智高攻城夺寨,多用其策。侬智高立大南国后,自立号为太后。
颇类武则天,善谋立断,天资更为惨毒,喜吃小儿,多次杀小孩子,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作为正餐。进入邕州城后,百姓家有婴儿者,闻侬军前来,全家色变,省怕婴儿被抢走,当成阿侬的食物。
侬智高兵败,阿侬继续在特磨道主持反抗,若不是狄青前去,正是此氏的反抗,让宋军在特磨道损兵折将。
对此,梁适不大关心的。
朝廷对阿侬以及侬智高的弟弟侬智光,以及侬智高的几个子女是杀是放,都无大碍,到了京师,这个老妇人还能跳出三尺高
郑朗在岭南画地图,建设美丽岭南,他也不怎么管。
画得越美丽越好,想要画得更美丽,两广、两荆,以及夔峡四路,画完了,没有十几年也不可能。十几年后,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眼下郑朗无论做出任何措施,对自己没有妨碍,相反,他更希望郑朗画得仔细一点,画得久一点。
对狄青,他未安好心,也未安歹心。他是一个善长变通的大臣,不会象那些酸儒们那样,给狄青一个枢密使,大宋的天就塌了。当真如此
狄青仅是他一个最重要的棋子。
初冬岭南温暖如春,京师却开始寒气逼人。
在樊楼的四楼,梁适请来一个人,内侍省押班石全斌,不算太恶,严格说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太监。
就是他随军南下,作为监军的。
但他与王侁不同,没有指手划脚,强行干涉狄青的军事行动。也没那胆量,狄青的背后站着的是郑朗,而且是岭南之所,天高皇帝远,过于得罪狄青,狄青将他弄死了,都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他不干涉,狄青同样没必要得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