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准了。”赵顼说道,他同意得那么快,是想到了王韶的平戎策。
“臣二奏,章楶来中书叙职,臣看到他有军事才干,故让他前去怀德军,这一战,章楶隐然有班超风范,不过他终是一个士大夫,为政颇有政绩。并且诗词文章皆很华美,特别此人中第才是真正的传奇。”
八卦都喜欢,赵顼道:“说来听听。”
郑朗将章楶中第的传奇故事讲了一遍,传奇有了,孝道有了,才情有了。听完了,赵顼脑海里立即产生一个很好的应象,道:“郑公想说什么”
“臣想保荐让他参加举良方正科。”
诸人一起愕然,这一科名额很少,但若是郑朗出面保荐,也不是不可以的,相反太可以了。只不过郑朗从来未替谁担保过制科试,包括他的学生,当然,郑朗自己也未参加过制科试,他的一生就是一幕幕传奇,没有必要经历制科试来验证。这是郑朗第一次保荐一个人参加制试科。
然而郑朗心中略有些遗憾,河湟暂且不用那么急的,郑朗很渴望王韶也来参加制科试,这两人就等于正式跨入士大夫行列,政治寿命会延长。定性为范仲淹韩琦这样的驻边大臣,与定性为张亢狄青这样的驻边大臣,性质是两样的。可惜王韶不听。
“怀德军何人知之”赵顼担心地问道。
虽此战乃是王韶与种谔领手,可邸报上多次看到章楶二字,功劳不小的,若王章二人抽走,会不会对怀德军产生影响
“陛下,种古、种谔、窦舜卿、杨燧、周世清,都是一世才俊,有军事才干,有资历,有家世,皆可以胜任,若陛下为难,将名字写在签上,陛下任意抽之。”
一句话,让所有人一起乐了。
不过二人抽走了,也意味着这次反击战结束。
郑朗又说道:“治国之道,主要还是政治,政通人和,国家百姓富裕,就可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战争,否则强行开战,对国家与百姓皆是伤害。臣与吴充已经去年的财政支入审核完毕,吴充,你向陛下以及诸位臣工先行通禀吧。”
吴充肃然道:“好。”
让太监去三司将账册拿来。
大家一起正襟危坐。
这也是让诸人最关心的东西。
吴充一一汇报,抛去银行监收入,其他各项收入,如郑朗对司马光所说的,浮动不大,增加了一千一百几十万,数额也不小了,不过坊场河渡就占去一半之数。民生尤关的两项,两税仅增加了七十几万,比郑朗预计的多出二十万,也不是大数字。然而前年去年查出来的隐田就达到三十多万顷。这一条就证明了实际是两税宽民的一年。
也可以纵向比较,庆历时两税不足四千万,然而户册上的耕地只有三百余万,如今户册上耕地增加了一百五十万顷,包括若大南方的开发,实际两税增加的税务只有七百余万,也就是与庆历相比,依然还是宽民之税。
再往远一点的相比,唐朝,唐朝税务主要来源于两税,均摊大约两千万,不过能征收的耕地面积不足十分之一,大多数是权贵免役耕地。百姓负担未必有宋朝百姓之轻。
不过这个两税“含金量”略重,两广因为太远,不可能征粮或者草,多征布绢或者其他特产,虽南方绢质差,价低,但远比粮或者草值钱。然而不管怎么计算,肯定与重税二字挂不上钩的。
听到这里,赵顼有些自得。
经济这么困难的,国家没有苛民敛财,也能算是善政。
再者就是商税,郑朗说持平,实际不是,增加了二十余万缗钱,不过相对于这个庞大的经济总量,再有商业的越加繁荣,坊场坑矿带来的商税增加,等于商税在无形中略有下降,同样不能说是敛民。
然后就是银行监,去年一年分红几乎达到两千五百多万缗钱。
也不是说是全部增收,其中包括一些平安监金属制钱所带来的损失,原来宋朝也有一些汇票的收入,部分官吏驻扎的人力成本,若经营得当,最少也有一千多万缗钱的收入。不过完全交给国家,就不会有得当二字可言。就象史上清朝时,晋商经营票号,收入颇丰,但若是交给清政府经营,有可能收入不会达到其十分之一。或如宋朝的几大专营,得经营得当,每年最少获利八九千万缗,但是不可能达到的。银行也有浪费呆账贪污,不过诸豪强盯得紧,每年都派账房查上好几次账目,有,不会很严重。所以银行监这两千五百多万缗钱,最少朝廷纯利润会达到一千八九百万缗。
大家一起抚着胸口。
不用说,去年收入会十分可观了。
最后吴充报出一个数字,去年一年总收入一亿八千四百六十几万。
虽早有准备,几乎所有人一起咽起口水,惊疑地看着郑朗。虽然三次改革,许多政策让他们有些不满,但不得不承认郑朗理财几乎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这个收入,可能会是唐朝的八九倍之巨
吴充又汇报支出。
比前年节约很多了,第一个节约乃是裁去二十几万兵士所带来的节约,第二个节约乃是政令畅通所带来的节约,包括军用、民用与吏治上的浪费减少,但这一条比较节约比较隐秘,第三个节约乃是坊场坑矿河渡拍卖后所带来的人力或者杂费浪费,第四条就是赵顼下诏减少官员的赏赐,这一条数量也不少,几乎能节约三百万缗钱。
因此去年开支大幅度的削减,只有一亿两千三百余万,其实压缩到这地步,再挤也挤不出多少了,就算今年进一步的瘦身,再精打细算,也压不出六七百万。支出挤到这地步,只要西夏一天不灭,已不可能再次大幅度削减。或者将这些政策放在皇祐之时执行,有可能使国家一年开支不会超过九千五百万。
这是正常的开支。
后面还有,去年春天还有许多兵士未及时裁出,又用掉了九百多万缗钱。这次增兵乃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导致以后很多,几乎没有任何士大夫再提增兵二字。
第二个就是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