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8(2 / 2)

郑朗所说的前景很是美妙,可一听会死很多人,一个个不作声了。

其实还是大灾降临,否则此时都会有别有用心的大臣反对。

富弼睁开眼睛,声音有些沙哑,问:“全军覆没的有几分可能”

这个问题很关健,那怕只要有一支人马平安地回来,将这些植物带到宋朝推广,一开始肯定有争议声的,毕竟所带回来仅是少量种子与幼苗,想得功,就是朝廷努力开发,也要好几年,不过只要有郑朗所说的美好,一年后能看出一些结果,争议声也就会渐渐消失。至于牺牲的兵士与壮丁们,大不了朝廷拨款抚恤其家人。就怕一支人马也不能回来,一万人消失,朝廷还要拿出两三百万财帛,准备这次航行,到时候兵士家属哀号,举国上下反对,在座的谁也挡不住啊。

“全军覆没可能性极小,不过我也不敢绝对保证。”郑朗老实地答道。

“那个海客何在”吴充问道。

“他回去了,不过当时回答得十分详细,这些画也是我根据他所说,一点一滴绘画出来的,也得到他的确认,我认为很可靠,只是他眼界低,迷失方向,侥幸逃了回来,不会想到将它们带到南海,再说,有许多植物也不适应南海种植。对它们存在与分布不存在疑问,他在哪里呆了二十年,至少大至范围还能判断出来的。诸位,植物真收勿用考虑,考虑的就是其风险性。”郑朗道。图是画了很久的,究竟是什么时候画的,谁能甄别。

一起缄默不答。

不出事罢,一出事,郑朗只是将这件消息放出来,却是他们准许的,到时候必须他们来承担这个责任,那可是一万人,一万条生命,到时天下汹汹,谁点头谁倒霉啊。

“不如这样,大家再仔细考虑一下。”郑朗道。略有些失望,看来在座的还是将国家前途,看得比自己官位更重。

赵顼嘴角动了动,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王安石忽然道:“陛下,诸位,我以为可以。我朝国土狭小,却养活了这么多百姓,若是没有真宗陛下下诏从占城引进占城稻,如今又有这么多百姓,再加上灾害,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仅此一项,活的百姓岂止是万人,是几百万人之众。郑公刚才说的多元观看待事物,二元观处理事物。正是此理,失之虽小,得之之大却是不可估量,为何不能执行”

邓绾说道:“陛下,让臣来主持吧。”

这么大的好事,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不就是怕出事了吗。我来负责,出事由我兜着。

未必他会有这么高的自觉性,乃是他在豪赌。然而郑朗却长松了一口气,不管是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绾出头,北方危机又这么重,大约此议会通过了,他不由抬头看着赵顼。

赵顼想了想,额首道:“好,此次就交给邓卿了。”

群臣散。

都没有表态,因为郑朗所说的太过遥远,一个个不清楚会发生什么后果。

然而郑朗主动配合邓绾,准备兵士,对兵士要求很高,家中是独子者不能去,家中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的不能去,体弱多病者不能去,北方人不能去,一旦选中,除了薪酬继续向家人发放,每家还另给五十缗钱。

然后是物资药材与船舶,船舶必须要坚固,同时必须配备多次南下南洋的水手船水舵手,还有武器,因为地形复杂,武器盔甲必须要以灵活为主,但是质量也不能下降。

然后凭记忆力画出美洲大陆的地图,以及这些植物大至分布地点,只能说是大约,即便砖家来,也未必能说得十分准确。还有标注出大洋上的季风与洋流。这些皆是准备,出发必须还得有好几个月时间。

但这一桩心事总算了了。

静候王韶归来。

王韶赴京,报纸反复宣传,王韶回到京城的那天,万众瞩目,大道两边都是围观王韶的百姓。

赵顼亲自率群臣接见。

因为郑朗开解,赵顼没有太担心契丹,更没有惊恐到要让郭逵去北境防御,遭到王安石阻拦,很开心地与王韶攀谈西北战役。

不过史上王安石因为郭逵是韩琦提拨上来的,对郭逵颇有意见,这时王安石对郭逵印象也不大好。就是郑朗同样也弄不清楚郭逵的心思,继续在观望中。

灾害越来越重,不过国仓里还有大量粮食,大家也不感到担忧,再加上王韶回归,终于给宋朝带来一份喜庆。不过乐极了,就要生悲。

王韶回来前没有再进行扩张活动。有几个原因,河州以东不管以前是什么血缘,但汉化现象比较重,容易征服管理,过了河州往西,即便得到也不易管理。其次西夏多次征吐蕃,兵败湟州,远征湟州后勤供给拉得很长,心中一点不忌惮那是不可能的。战略上需要达到了,从通远军与河州发兵,就能随时经营兰州,一旦兰州切断,失去河西走廊,西夏等于自断一臂。最后就是兵力因素,占的越多,本来兵力就少,于是越来越分散,兵力更加紧张,也不容王韶继续向西扩张。

这时候木征也逃入西夏境内,呆在龛谷,一边谋求西夏援助,一边写信给叔叔,请求支援。他们叔侄关系王韶也考虑过,但未想过他们会联手,因为瞎毡母亲与磨毡角母亲乃是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