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5(2 / 2)

宋朝与西夏漫长的边境,让宋朝十分头痛,但让西夏也头痛万分。两国在边境真真假假的排兵布阵,到底是谁在牵制谁,现在谁也不知道。

主要是在泾原路,西夏只要将泾原路宋军牵制住,最少看上去有七分的胜机,若牵制不住,有可能五成是两败俱伤。

渭州,来了两个客人。第一个客人乃是章楶,他还带来一道圣旨,取代渭州知州李肃之为新的泾原路安抚经略使知渭州,不是李肃之不能胜任,他来到渭州一年有余,治理有方,境内十分安定。甚至论治理地方之能,李肃之还胜过了章楶。但李肃之在军事上弱了,郑朗害怕李肃之误事,故建议赵顼直接让章楶取代。

这是一份很秘密的授命,直到此时才公开。

其实即便公开,西夏人也未必多在意,在泾原路一战中章楶只是三号人物,无人重视其作用。

还有另外一个人,他更神秘。

前方紧急,交接很快,章楶开始主持泾原路军政大局。除了章楶空降渭州,还有其他许多安排。当然,李肃之算是郑朗派系的大臣,他不会误郑朗的事,或者刻意泄密。

随着章楶就来到德顺军城。

在这里他又接见了一批神秘的客人,二十几个老人。然后将另一名客人推了出来,这些老人一看此人,全部伏下,泣不成声:“盖瓦王子”

这个客人就是木征的儿子盖瓦,不过现在的名字叫赵秉义。

章楶空降渭州消息很保密,赵秉义空降渭州更保密。

接下来就好办了。

为了解救古渭城之急,宋朝突然从德顺军发出五万大军,自笼竿城与静边寨直扑会宁关。

领首大将乃是周永清与种谊,副将是姚兕、燕达。

燕达、张玉与周永清之威名西夏人是知道的,种谊未必有多少人在意,多是以为他靠郑朗上位的。实际恰恰相反,种家八骏,最有名气的乃是种谔,然而种谔缺陷很多,比如过份凶残,最大的缺陷就是私心重。在种家将当中,郑朗最看重的非是种谔,而是种谊,与女婿无关。

这支宋军冒出来很突然。

然而西夏人继续疏忽,无他,泾原路本来就是宋朝的重兵区,若是从其他地区做得隐秘,能抽出来五万大军。而且还有会宁关之险。龛谷失守,宋朝只来得及在德顺军前线构建了甘泉堡与通安寨,因为会宁关离笼竿城太遥远,丢弃了。而在郑朗经营西北时,会宁关又做过重新修葺,重新焕发出古代雄关的风貌。

本来会宁关就驻扎着一万多西夏将士,用来牵制泾原路宋军,听到宋军出击,又从后方抽出五千兵力,使这一雄关兵力达到近两万人,然后就没有再管了。

两万人守会宁关足矣。

况且在西夏军队攻击下,古渭城城墙多处损毁,若是城中没有郑朗坐镇,鼓舞士气,古渭城早就拿下了。看上去,古渭城已坚守不了多少时日。

但是并没有结束,后面章楶又再度亲自出马,率领向宝、刘仲武诸将,以及两万宋军,还有两万名押运武器物资的民夫,兵出笼竿城。

当西夏人意识到不对之时,种谊与燕达两军合一,已经来到会宁关下。

会宁关守将妹勒保喜还没有接到章楶亲自出兵的消息。

他只看到宋军扎下大营后不久,立即带着各种攻城器械,来到会宁关下。

妹勒保喜洋洋自得,他拥有雄关之险,并不害怕宋军的进攻,而且这座雄关正是郑朗派兵士修建的,这对宋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讽刺。

翻转自此开始。

论资历无疑是种谊最浅,不过他的身份很特殊,燕达站在军前说道:“不知道关中可准备好了”

种谊说道:“先攻一攻再说。”

“好。”

两军将各种火炮与劲弩一起拿出来,对准城头上一顿猛轰。这顿轰炸让会宁关兵士造成一定伤亡,但不是致命的,会宁关墙垛高大坚固,有伤亡,并不大。

在后方轰击射击与盾牌兵的掩护之下,宋军缓缓来到护关河边铺设浮桥。

在唐朝会宁关无比的重要,乃是中八关之一,它还有一个极其耀眼的历史,一段时间内是唐朝全国最大的渡口。非是在江南,非是在关中,就是在这个会宁关。原名又叫乌兰津,北周时在黄河边置了乌兰县与乌兰关,乌兰关管理乌兰津渡口。唐代因其地理位置,又于黄河南岸修了会宁关,唐朝与西域来往的货物大半要经过这里,还有到青海的商品与军事物资也有一半要经过乌兰津。因此会宁关成了唐朝的重要交通要冲,四达之地。不过晚唐之后,会宁关辉煌的一页成为永久的历史。到了宋朝,黄河顺着汝遮谷直接折向西北,此处仅留下一条小河,没有了大河,会宁关更失去其价值意义。

但宋朝要经营兰州,会宁关还是很重要的,这一带因为几乎全部是丘陵山区,人烟稀少,会宁关的存在,可以做为渭州到兰州最近的乌兰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但对于西夏或者吐蕃,其意义不大。

若不是郑朗,这一关还不会重现。

到了日落时分,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宋军成功的架起十几道简易浮桥。主要是西夏人无备,会宁关西侧还有一条黄河故河,尽管是遗落成一条小河,但若在它上面架设浮桥难度会很高。东侧护关河是从这条小河引过来的,不过会宁关的修建乃是防备北方西夏人,非是防备自己,因此郑朗修建时护关河规模不大。西夏人来到会宁关后,也未怎么修建。

现在减轻了宋军架浮桥的困难。甚至有的窄处用壕桥就可以通过。但种燕二人为了抢速度,并没有准备壕桥。但准备就地制造另一样东西,叠桥。这是史上金人发明的,用木材扎成简易木排浮于水面,上面覆盖一层干柴,一层苇席,最后用泥土铺垫。这种叠桥取道的办法,不但成本便宜,搭建方便,抗打击能力非常强,并且矢石火炮不能入。郑朗将这种技术带到西北,王韶进攻湟州时偶尔也运用上。

但是种谊看到城头上西夏人没有动静,也懒得制造这种叠桥。

浮桥铺好,宋军不顾得远程而来的劳累,开始向会宁关发起进攻。

妹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