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5(2 / 2)

龙牙神兵 云烟公子 5402 字 2019-04-23

秦军遭受重大挫折,秦始皇虽然感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但并未动摇灭楚之决心,仍然继续进行灭楚战争。李信失败后,秦军统帅一职只有重行起用王翦。秦始皇移樽就教,亲往王翦家乡频阳邀请王翦出任秦军统帅。王翦谢绝说,身体不好,难以从命。秦始皇则坚持请他出征,并问他有什么要求。王翦此时才说:“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60万人不可”。秦始皇应允。王翦于是接替李信,担任秦军统帅,率领60万大军对楚作战。秦始皇亲送王翦至京郊灞水之滨。王翦请求秦王多赐给他一些田宅。秦王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翦遂带兵东去。

大举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在连番的苦战后,大秦帝国,终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大秦帝国之所以会胜利,倒是有几个原因

首先,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变的空前强大,变法立于秦国的农业和征兵的强盛,所谓变法,也相当于是真正的改革

以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

而商鞅变法之后,就算是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

商鞅变法虽然强盛了秦国,可是,变法过程中,却得罪了世袭的那些权贵,秦孝公在世时,曾经对商鞅说过:“信君如信吾”

意思就是说,信商鞅,就如同相信自己一般全力支持变法

可是最后,虽然变法行通了,可是,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最终,商鞅却落得个车裂的极刑。

有人说,是因为太子当年曾经滥杀无辜,商鞅知道太子将来要继承皇位的,但是变法后,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商鞅又不能对太子真的动刑惩戒,便割了太子太傅公子虔的鼻子。

商鞅言:“太子年少,他犯下这等弥天大错,全是因为师傅管教不佳导致”

最终,公子虔的鼻子,就没保住等太子继位后,公子虔进言皇上当初的太子,最终,商鞅死

可真正的情况,是这样的么是么

1079大秦帝国〔二〕

1079大秦帝国二

其实不然,真是的情况,个人愚见,也许是为了缓和当时秦国当权统治者和诸多王公贵族之间的间隙。

商鞅得罪了太多的本国王宫贵族,如果不杀商鞅,难以平他们的愤怒

从古至今,穷人和富人的利益,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诸多冲突,,商鞅变法,穷人的利益得到了提高,却殃及了富人,权贵的利益。

以前,战场上,不论你当兵的,怎么立功,立多大的军功,就算你活下来,混到最后充其量是一个老兵,而农耕者,不论你怎么努力的去种地,最后,一年下来,你依旧只有那么点收获,其余的,都会成为国家的

勤耕者不能温饱,当兵者立功无赏如此下来,军士、农夫,还哪里有什么积极性了如此一来,国力也将会越来越虚弱,泱泱大秦,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弱者的国度

秦孝公被商鞅的一番话,感动的泪流满面,他明白,国力想要强盛,就必须有所改革

因为当时的官府,朝令夕改已经是惯例,所以,公信早就失掉了

商鞅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立木取信”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于是就在首都的集市南门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做到的人就给他十金。百姓们认为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木头。

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

有一个人搬动了那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公布了法令。

商鞅变法,最终虽然让秦国强盛起来,但是,触及了权贵们的利益,最终,商鞅被处于极刑车裂之刑既五马分尸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商鞅被处死这说明了什么

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权力面前,正义是无力的,罪名到底也只是个借口

还是任何改革必将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你占了人家的房分了人家的地,人家能乐意吗所以什么菜刀、砖头、臭鸡蛋之类的都朝向改革者而来

还是无论改革成功与否,改革者的下场必不会很好,除非你是最高权力者。只要你不是最高权力,结局往往惨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