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致知听到这里,低头静心,一幕幕对方的景象在眼前闪过,叹了一口气:“看来,修者不能随便出手,也罢,五年之后,他的命运已改,我来这里一趟,还是秦前辈的徒弟,我却与他无缘,还得花费我一件法器。”
秦汉天一听,闭目推算,睁开了眼,说:“我以为我与此子无缘,想不到峰回路转,谢谢柳道友。”
听着秦汉天的谢意,柳致知苦笑,自己没事找事,不得不在五年后多一份尘劳,不过,救人一命,倒多了些功德,以后在世间行走,该注意这些。
张启威和梅疏影的婚礼结束后,柳致知回到了苗疆,而阿梨却又一次陪黎老夫人她们出去旅游,这一次,柳致知陪在她们的身边,不过是他的意成身,本体却在洞天之中,闲观天运,默运元神,他得自八歧的神格他交给了阿梨参悟,他已不需要神格,那是走的成神道路,有人说是鬼修,很有道理,不过是借众鬼而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鬼修,柳致知发现神道,特别是西方的神道,先领悟法则,铸造神格,然后借生灵的灵魂,构造天堂地狱,自身投身与其中,迎来成神最大的考验,借众生之念,拷问自身,看自身坚持的理念是否真的坚持,一旦经过考验,他便是神灵,否则,没有否则,一旦动摇,自然业力缠绕,自身坠入轮回,失去那一切,柳致知自从羽蛇开始,就对神的世界进行着思考,到八歧也是一样,八歧邪恶,但它已成神,却又未成神,它还未渡过神劫,所以它还是被柳致知他们杀了。
柳致知意识到这一点,是在见到楚凤歌,但楚凤歌却不完全是修神,到现在才明白,这当然少不了意识中邵延留下的资料帮忙,邵延留下的资料虽不涉及具体的修法,却在高屋建瓴,柳致知现在很好奇,邵延究竟是什么身份
从领悟到情况下来看,柳致知有一个大敌,就是羽蛇,而他们杀掉的是羽蛇的分身,羽蛇本体却在所谓的天国,虽然不知它的本体如何,肯定比它的分身强大得多,而且,据邵延资料中说,神与仙佛是可以进入我们的世界,佛以因缘现世,仙以愿身现世,神也会因某一心愿现于人间。
你把人家分身灭掉,更离谱的是,把分身分得一点也不剩下,柳致知按常情考虑,羽蛇神恐怕要大发雷霆,好在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有一大帮人。
所以他把八歧归他的神格交给了阿梨,并告诉阿梨如何参悟,而不是吸收,他不担心自己,反正债多了不愁,却担心阿梨。
他的本体抓紧时间在洞天中修炼,虽然缓慢,但道行在一天天缓慢的增长,养身就陪伴着她们去旅游。
旅游去的是滇省,有彩云之南的美誉,她们参观的滇池饵海,又参观玉龙雪山,她们一行人走得很慢,时间对她们来说,并不着急,这一日,来到傈僳族村落,她们是来见识一下不冻神湖和神山。
在向导的带领下,她们来到不冻神湖的边上,地势海拔已在四千多米上,只见边缘都结冰了,偏偏湖中一带,依然碧波荡漾,周围空气很冷,黎老夫人和阿梨的娘身上穿着羽绒服,黎老夫人近来身体棒极了,她不知道,整天吃的喝的都是接近灵物,加上又有阿梨传给她们的动功,虽然她们不是修行,她们也没有机缘修行,就是柳致知教给她们,也是不太可能入门,踏入修行门不是想象中的容易,她们的心灵已不在这个方面,柳致知也无可奈何,但身体却是极好。
向导指着一大片好像方方整整的石块铺成的地面说:“不冻神湖边上这一片,传说是神的宫殿的遗址,正是由于它的保佑,不冻神湖才终年不封冻。”
看着这一片好像人为铺设的石块一样的地面,黎老夫人她们啧啧称奇,黎老夫人说:“还真是的,这么整齐,像是人为铺的,难道这个地方以前真有过宫殿,说不准真是什么人在此修筑过宫殿。”
“那不是人所修,是神的宫殿,不然,湖中的水在零下十几度也不结冰,不是神宫在此,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吗”向导说到,柳致知却微笑着不语,蹲下身,用手在水中试了试,水温在零上三四度,并不冷,他心中有了个想法,估计是地热的原因。
“致知,你做什么”阿梨的娘问到。
“我感受一下水温,水有三四度的温度,山上有零下十几度,水相对来说,温度高得多。”柳致知说到,他并没有多嘴,神话传说是美丽的,没有必要用科学来解释,虽然柳致知已经知道了答案。
“致知,你说是不是神的宫殿所保佑”黎老夫人问到,而同她们一起出来的秋月珀几人也望着柳致知。
“这有什么区别,民间传说很美好,你们就当是真的。”柳致知说到,眼中露出了一丝狡黠之色。
阿梨白了他一眼,嘟囔道:“不说就不说,奶奶,不要理睬他。”
众人都笑了,黎老夫人笑着说:“我们就当传说是真的,不追究其真像了,这水真是温的吗我来试试。”
柳致知看着她们低声玩水,心中充满一种幸福,此处秘密不过是岩石裂缝中水流入,而山间温度很低,水结成冰,长久以往,石块便开裂了,而这种石块中的缝隙很直,便形成这种奇观,柳致知从格物中知道了成因,不过神的宫殿的传说更美。
128指点中,常华意外悟
看过了不冻神湖,她们也累了,便下了山,村寨之中,正在准备着勇士们的项目,在傈僳族,由于神山的护佑,有不少能人异士,他们用傈僳族的话出,在两大圣地修行,这两大圣地,便是不冻神湖和神山,不冻神湖柳致知他们见识过了,神山却没有见识过,不过倒先见识这些异人,一个老头,很老实也很朴素,却有着赤脚在炭火上行走的能耐,称为下火海,虽对于柳致知他们,这算不了什么,却对于常人来说,已是很惊人,而且脚没有任何事。
柳致知看这位老人,身上略有些功力,仅比常人强一点,心中好奇,难道真有什么修行秘法,不过,水平也太差了,一打听,老者却不肯说,柳致知也不强求。
村寨中很热闹,在傈僳族,还有一顶绝技,就是上刀山,锋利的钢刀在红色砂岩上磨得刀口锋利,插入梯子中,纯粹一座刀梯,赤脚而上,脚却没有事,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柳致知看着傈僳族小伙子表演,能上刀山就是勇士,心中有些兴趣了,虽然这些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还是好奇,他们是如何练出来的。
第二天,一个傈僳族小伙子要去拜祭神山,柳致知他们一起和他出发了,经过一番跋涉,他们看到了神山,有人也称老君山,只见一峰傲立,整体是一种红色的砂岩构成,最为奇特的是,活脱脱的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神仙的样子,周围有数峰环绕。全部是由红色砂岩构成。
柳致知他们在观赏这座神山。而那个小伙子却在一旁举行拜祭的仪式。先敬酒,口中古老的歌谣唱起,酒洒向四方,然后跳起古老的舞蹈,人渐渐陷入颠狂之中。
柳致知明白了,这种祭拜仪式就是修行,不过不是有意识的修行,而是无意之中的修行。人在祭拜之中,随着仪式进行,渐渐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等于是在修行,这就解释了傈僳族有些人能上刀山下火海,不过,这种修行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