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7(2 / 2)

不得不说,百官们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还是不弱的,至少比坊间那些不着边际的流言要靠谱,他们的猜测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

而韦家,则是萧家的手笔。

前头咱说了,长公主不动则已,一动便是狠招,她不止在人前狠狠下了韦淑妃的面子,转过头来,又跟萧驸马商量了几句,萧驸马抽空回了萧家祖宅一趟,不过三两日,朝中便有大批御史参奏韦家兄弟的种种不法事。

本来,长公主还想把韦家家主一起打倒,无奈这厮行事谨慎,萧家的人详查之下也没有发现其太大的问题,只得作罢。

但韦氏两兄弟的落马,对韦家是个不小的打击,且在京中混的人都极会看风向,一瞧这个架势,便知道长公主和韦家扛上了,而皇帝也站在了自家姐姐这一边。

发现了这一点,大家还不离韦家远远的免得被长公主惦记上了

过去的一年间,韦家过得甚是艰难。

皇帝这接二连三的惩戒,着实吓坏了百官和权贵们,大家一时摸不清新老板的脾性,担心他罚人罚上了瘾,万一也找寻自家的麻烦该如何

因此,永昌元年虽是新朝的开始,但京城丝毫没有喜庆,反倒像集体守孝一般的安静。

就是没有受到波及,反而受惠良多的萧南,过去的几个月里也没有什么大动作。

她倒也不是不敢,实施没有精力。崔幼伯不在,灵犀和长生虽能帮她分担些,但他们终究是孩子,萧南也不忍心让他们小小年纪都沾染上太多俗事烦恼。

没人相帮,家里、学院两边的事儿都要她操心。

除了这些,还有外头的生意,萧南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打理。

自桃源消失后,萧南便与东仓等几岛失去了联系,肖义等人也似失踪了一般,也没有再与乌离交易。

这样一来,萧南与乌离合开的果肆便没了货源,幸好,这几年她买了不少山林,种植了不少南方水果,这才勉强支撑住果肆的生意。

但普通种植出来的水果,与桃源生产出来的果子,口感和外形都有不小的区别,所以,果肆再无过去那种火爆的销售场面了。

萧南着实肉痛了一段时间。

不过,幸好王佑安能干。

去年他从西域带回了大批的香料和珍贵的药材,货品的成色非常好,再加上那时贺鲁部犯唐,丝绸之路再次被中断,许多胡商无法将货物运到中土,可大唐权贵们的需求不会因战争而减弱,需大于供,香料的价格直线上涨。

王佑安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深知奇货可居的道理,硬是将手中的香料卖上了天价。

去年年底结算的时候,萧南惊喜的发现,只香料这一宗生意,她就赚了上百万贯。

另外,与萧卉的珍宝阁也获利颇丰,两项加起来,竟能抵得过果肆的损失。

“呵呵,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萧南如此安慰自己,因桃源失踪而引发的一系列损失,也不那么让人心痛了。

忙完了生意,萧南又忙着新一年的学院开学等事宜。

去年二月初二,学院没有像第一年那般声势浩大,但还是吸引来了不少求着入学的学生,开学仪式算不上热闹,但也不冷清。

那些家长们都是有眼睛、有脑子的人,他们亲眼看到隔壁家的谁谁谁自从上了积微学院后的显著变化,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别说一年十万贯的学费,就是百万贯,他们也要把孩子送来呀。

现在又过去了一年,又有不少家长蠢蠢欲动。

因为,就在去年秋天,远在湟水的崔幼伯将他带去的四个学生全都推荐做了官,长孙家的那个小子还成为湟水县的县令

s:补昨天的,祝亲们圣诞节快乐

第321章故人

长孙家的小子今年还不到二十吧,竟能当上州治所所在地的县令

且人家没有动用家族的力量,全凭着积微学院学生的身份,竟能直接入仕

乍闻这个消息,不少人都咋舌不已。

尤其是家中有与长孙丰年纪差不多子侄的人家,羡慕的同时又忍不住暗中泛酸。

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长孙丰能脱颖而出,绝不是靠着能力,而是因为他有个好夫子。

若自家小子也是崔刺史的学生,那么他再选拔治下官员的时候,定也会选择自家的孩子。

别看去年众人还对西北避若蛇蝎,但自从程知节、苏定方的大军重挫了贺鲁的主力后,贺鲁部便退到了草原上,不敢似过去那般,随心所欲的攻打大唐的边境城池。

西北诸州的边境线上都迎来了暂时的太平,有损失惨重的县城,也开始重新修缮城墙、修筑护城河,然后准备春耕、恢复生产了。

反倒是苏定方时不时的率领大军,沿着贺鲁部众的踪迹,满草原的寻找其主力,力求能一举歼灭。

对于苏定方的能力,贺鲁还是非常了解的,那日破了他困死湟水计划的就是此人。

当时,贺鲁的中军大帐虽然被炸飞了,粮草、人马损伤无数,但主力犹在,经过三五日的修整,他们渐渐恢复了元气。

且此时,京中的柴驸马给了他回信,告知自己已经成功将钉子安插进了平西大军,有那几人在,程知节和苏定方的两路大军,定会按着既定的路线前进,绝对不会知道湟水被围,更不会赶来救援。

至于都护府的大军,贺鲁就更不担心了,他那边还安排了两路疑兵。不停的骚扰西线的几个县城。

贺鲁相信,面对几处相继燃起的烽火,就算那新上任的李大都护再能干,他也无法同时救援。

那时,哪怕李都护知道了湟水被围,他也分身乏术。

再说了,烽火戏诸侯的戏码,不是古人的专利。有时,烽火燃得多了,李都护上了几次当,下次遇到真的。他也不敢轻易相信了。

这些都会拖延时间,而贺鲁要的就是时间。

他算过城里的粮草准备和军械库存,再有半个月,湟水城就会粮绝,到那时,他几乎不费什么力气便能攻破。

贺鲁想得很周全,但他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崔幼伯向皇帝建言的密折专奏权。

初接到崔幼伯的折子时,皇帝细细读了所谓的密折专奏。只读了一遍,他就觉得此事可行。

坐上龙椅已经快一年了,最让皇帝纠结的便是对朝中官员的控制力度不够,尤其是一些三朝元老,自己这个新皇帝在他们跟前,毫无威信可言。

偏朝中最要紧的事务都捏在那些老臣手中,倘或有什么事他们不想让皇帝知道。他们便有好几种法子将消息瞒下来。

作为上位者,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臣子阳奉阴违、故意隐瞒,将他当傀儡的供着,却不是真心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