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杀的土匪”看着土匪头目落荒而逃的背影,黄侍尧狠狠的骂了一句,转头看着杨朔铭,脸上现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杨先生,刚才你已经听到了”
“噢”杨朔铭象是刚刚回过神来,黄侍尧这时才发现,他眼中的红色竟然不见了。
“没关系,我就去一趟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杨朔铭平静地说道。
杨朔铭此言一出,客厅里的人们无不响震失色,一位乡绅手中的茶碗都惊得掉到了地上。连那位徐队长都瞪大了眼睛,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他。
杨朔铭看了看客厅里如同木雕泥塑一样的人们,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沉浸于“超级电脑眼”帮助他制定的“任务计划”的细节当中了。
傍晚,黄侍尧心烦意乱的在一间屋子里踱着步,黄夫人坐在桌旁,用担忧的目光看着焦灼不安的丈夫,刚想说些安慰他的话,吴管事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他去哪里了老吴”黄侍尧看见吴管事进来,立刻问道。
“刚刚去库里挑了把枪,现在正在院子里试枪呢。”吴管事回答道。
吴管事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砰砰砰”的枪响,吓了黄夫人一跳。
“他挑的是把什么枪长的还是短的”黄侍尧听到枪声倒没有害怕,而是扬了扬眉毛。
“短的,是把德国造的自来得。”吴管事答道,“这小子很识货,看样子对枪很在行。”
“老吴,你觉得,这个人会是什么来路”黄侍尧掏出一方白色汗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会不会是北边儿来的探子”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看他的样子,不象是当过兵的。”吴管事说道,“倒真的很象是留学生。东家您不知注没注意他的手,那是握笔杆子的手,绝不是握枪把子的。”
吴管事话音刚落,枪声又响了起来,似乎还夹杂着人们的喝彩声。
“可他这身手是从哪里学的”黄侍尧摇了摇头,说道,“能杀掉六个土匪,还把韵芝从匪巢里救出来”
“不会是独行大盗吧”黄夫人担心的问道。
“不象。”吴管事说道,“徐队长也说不是。”
黄侍尧想了想,说道:“走,老吴,陪我再去看看他。”
吴管事答应了一声,带着黄侍尧来到了院子里,两人刚一进院,硝烟味便扑鼻而来,黄侍尧摆了摆手,驱散了飘到面前的蓝烟,看到了远处一地的瓦片。
远处,两个护院将一个木架移到了更远的距离上,将十个瓦罐在上面摆好,然后跑开,黄侍尧看到杨朔铭举起了毛瑟“盒子炮”手枪瞄准,发现他竟然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射击之后,黄侍尧不由得暗暗心惊。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随着枪口喷出的淡淡火苗和十声清脆的枪响,十个瓦罐被瞬间打成了碎片。
“好”护院们再次齐声叫起好来。
杨朔铭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黄侍尧和吴管事在看他,他若有所思地神看了看手中的毛瑟“盒子炮”手枪,麻利地开始用无比熟练的手法装弹。
第十章 给“黄世仁”露一手
“再远一些。”杨朔铭平静地说道。
负责摆枪靶的护院答应了一声,开始将木架挪向更远的位置。
在瓦罐摆好之后,杨朔铭再次举枪开火,十枪连环射出,又是准确无误的将十个瓦罐击得粉碎。
杨朔铭的枪法再次引起了护院们的喝彩,喝彩声吸引了一些男女仆人也站在一旁围观。
一个护院注意到东家和吴管事的到来,向他们跑了过来。
“枪法太准了真正的百步穿杨”护院对黄侍尧说道,“打了这么多枪,愣是没有一枪不中我从小到大,还没见过枪法这么好的。”
黄侍尧点了点头,目光始终盯在了杨朔铭的身上。
在又准确的击碎了作为标靶的瓦罐之后,杨朔铭重新将子弹装好,招手叫过一个护院,对他说了几句,护院点了点头,一边喊着远处的同伴,叫他们不要再摆瓦罐了,一边将一根细细的竹竿插在了更远的地方。
看到他的动作,本来热闹的院子里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用吃惊的目光看着杨朔铭。
杨朔铭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群投射来的异样目光,他从容的将“盒子炮”的木匣安在了枪柄上,举起了枪,屏气凝神的站在那里,仔细瞄准之后,猛然扣动了扳机。
一声枪响,远处的竹竿的顶端瞬间在一股白烟中炸断,一小节断开的竹竿在空中转了几圈,掉在了地上。
看到这令人震惊的一幕,周围的人们先是一愣,紧接着便又开始鼓掌喝彩起来。
杨朔铭继续开火,在人们的喝彩声中,远处细长的竹竿被一枪一枪打断,十枪响过之后,只剩下短短的一节还留在地面上。
杨朔铭似乎对人们的喝彩声充耳不闻,他仔细地看了看已经打光了子弹的手枪,将手枪放在了桌子上,没有继续装弹。他想了一会儿,向护院们点了点头,示意试射到此为止了。这时他才注意到向自己走来的黄侍尧和吴管事。
“杨先生好枪法我吴杰今天算是开了眼了”吴管事笑着对杨朔铭说道。
杨朔铭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当然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超级电脑眼”的瞄准系统起的关键作用,单凭他从后世带来的枪法,是根本打不出这样弹无虚发的成绩的。
刚才的试射,一方面是他想要了解手中的这种枪的极限性能,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知道,自己身上的神奇力量是否可以依赖。
毕竟,自己所处的历史时空,现在正处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要想在这样一个时代活下去,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是根本不行的。
但现在,杨朔铭已经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杨先生如此精准的枪法,老朽佩服得五体投地。”黄侍尧的问话将杨朔铭的思绪又拉了回来,“杨先生是怎么练就如此本事的”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如此而已。”杨朔铭笑了笑,回答道,“在下自小便爱好射击,父母曾聘请德意志名师为教练,研习多年,至东洋留学时亦未有一日间断,今日一时手痒,让黄老见笑了。”
“杨先生如此好身手,何不谋一武举,为国效力”吴杰问道。
吴管事的问话勾起了杨朔铭的心事,想到后世自己的那些令人心酸的经历,由一名文武双全博学多识的才子沦落为被军警到处追捕的“杀人犯”,杨朔铭叹息了一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