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儿子的话,段祺瑞不由得悚然而惊,他看着慢慢从地上站起来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迷惘,象是不认识他了一样。
“你到底做什么了”段祺瑞喃喃地问道,声音里透着一丝嘶哑。
“儿刚才说了,父亲若想真正的完成统一大业,振兴我中华,这钱和兵,是一样都不能缺的。”段宏业说道,“我所做的,就是想给父亲也弄到可以成就大业的足够的资金。”
“所以你就让曹汝霖去找日本人借”段祺瑞叹息了一声,又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昔年日本为我死敌,安知今日不可为我之强助”段宏业说道,“好战之日本大隈内阁如今已然倒台,新上任之寺内首相欲同我国交好,颇推诚相与。我如不利用此机会让日本人为我们出点钱,就太可惜了。”
“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日本人一向精明,他们从来不会花冤枉钱的。”段祺瑞说道,“借钱不是白借,是需要抵押的,咱们现在手里,还有什么可以当抵押的你若是想要以出卖国家利权来换取日人借款,可就大错特错了。”
“儿当然知道个中利害。”段宏业笑了笑,说道,“所以这件事,还是由儿出面好啊,一旦出了问题,父亲也好脱离干系。”
“办法虽好,可是也太”段祺瑞看了一眼风华正茂的儿子,叹息着摇了摇头,“这是在玩火啊”
“是儿在玩火,不是父亲,万一有事,父亲就全都推到儿身上好了。”段宏业满不在乎地说道,“何况,只怕到时候,未必敢有人把卖国贼的帽子扣在我头上。”
“你让曹汝霖去找的谁借的钱”段祺瑞喘了一口粗气,问道。
“不是我让曹叔叔去找的日本人,是日本人主动找上门的。”段宏业说道。
“噢”段祺瑞又是一愣,“日本人主动找上门来”
“西原龟三这个人,父亲听说过吗”段宏业小心地看着父亲的脸色,说出了一个日本人的名字。
“当然听说过。”段祺瑞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日本,东京,大藏省。
此时,在一间不太大但却很隐秘的房间里,三个日本人象是在闲谈,但他们的谈话内容,却并不悠闲。
这三个人,光头的那一个,是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另外两人则是大藏大臣胜田主计和那位“无冕大臣”西原龟三了。
“如果我的判断准确的话,中国的内战,很快就要结束了。”
西原龟三将一份新的报告书交给了首相寺内正毅,寺内正毅接过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点了点头。
“西原君这一次又是辛苦了。”寺内正毅不无赞许之意的说道,“这些情况非常重要,我们也许可以利用好好的利用一下。”
听到寺内正毅的话,西原龟了点头,但眼中仍然流露出一丝忧虑之意。
他明白,自己的报告很可能会帮助因“米骚动”弄得焦头烂额的寺内正毅摆脱眼下的困境。
但他也清楚,中国目前的情况,已经变得对日本相当不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日本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认为这场战争是日本鲸吞中国的“天佑良机”,但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想要把中国一口吞下的野心却碰到了极强的阻碍,日本军事入侵中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西方列强也对日本趁火打劫的行为表示极度的不满。由于大隈重信过于强硬的对华政策,不但激起了中国人的强烈反抗,甚至于连原先的亲日派都显得不大亲日了。尤其在日本入侵中国失败之后,日美关系急剧恶化,日本和英国的同盟关系也出现了阴影,在日本政坛有重大影响力的元老们对大隈重信十分不满,在看准了这个机会之后,早有主政日本之心的寺内正毅时任朝鲜总督派出了他的密友西原龟三来到中国大量收集大隈内阁的“黑材料”,写成了一份“骚乱实情调查书”,回国后在日本议员聚会的场所大肆演讲,结果引起了很大的骚动,日本各政党派别纷纷派人到中国实地调查,向元老们和宫廷打小报告,最终大隈重信内阁因为对华政策的失败而垮台。
有“肥后之俗物”称号的大隈重信宣布辞职后,他推荐原来的外相加藤高明接任首相。不希望加藤组阁的日本元老山县有朋经过与另一元老西园寺公望的商谈,成功地使天皇发布了任命军人寺内正毅为首相的旨意。
在大隈重信辞职仅六天以后,寺内正毅便完成了组阁。寺内内阁的成员都极有特色,寺内正毅本人是有名的殖民主义者,内务大臣是曾任台湾总督和满铁总裁的后藤新平,大藏大臣是朝鲜银行总裁,寺内正毅的密友胜田主计,外交大臣是驻俄大使,日俄同盟的鼓吹者本野一郎,其阁僚中大都是山县派的直系或旁支的军阀政客,并且大多数都是贵族院议员。这说明他在很早就开始筹划组阁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到,山县有朋在寺内正毅组阁的时机和实质内容方面都发挥了强大影响力。政友会表示对寺内内阁政策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度。其它政党方面,第一大党同志会反对后藤新平等人入阁,但没能成功,于是在内阁成立成的第二天联合中正会、公友俱乐部结成宪政会,成为占议会过半数席位的第一大野党。这意味着虽然寺内正毅秉承山县有朋的意志想建立举国一致的内阁,但实际上却成为了一个连少数执政党都没有的毫无根基的非宪政政权。正因为如此,寺内内阁除被称为被称为“藩阀内阁”、“私议内阁”、“官僚政权”和“妖怪”。
寺内正毅上台之后,为了使日本摆脱因大隈内阁错误的对华政策而导致的不利局面,转变了对华政策,在西原龟三的建议下,一改以前的武力扩张政策,变为经济渗透为主。
西原龟三的建议其实是日本人思维习惯的具体体现:在刚的一手碰到阻碍之后,便很快转到了柔的一面上来。而这“怀柔政策”的具体内容,便是向中国贷款。
西原龟三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在寺内正毅担任朝鲜总督期间,便和胜田主计搭档主持朝鲜银行,西原龟三在朝鲜经营纺纱业,在朝鲜银行陷入困局的时候,靠了西原龟三的帮助,不但得以解困,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西原龟三由此和胜田主计及寺内正毅结为至交。
在寺内正毅和胜田主计联袂组阁之后,在胜田主计担任大藏大臣的大藏省,西原龟三虽然没有任何名份,却可以随意出入,指挥秘书,呼来喝去,宛若主人,堪比徐树铮之与段祺瑞,可见其受信任之深。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西原龟三决定了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他一改此前大隈重信内阁支持中国合法政府的敌对方、专门从事内部破坏、激化中国国内矛盾生产内乱的策略,选择支持中国中央政府,扶持这个政府当中的亲日势力,以怀柔政策,“软刀子割头”,实现日本想要从中国得到的一切。这种政策的改变,具体落实在一系列的对华贷款之上。
西原龟三的计划,是想要借助贷款的办法,“为中日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共同的经济基础”,即通过大量的日元贷款,注入到中国的国家银行诸如交通银行,通过帮助中国整顿金融,改革币制,逐步实现“日中货币混合”,甚至以“助中国政府平定叛乱”为名,向中国提供军械,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这些可是“二十一条”第五号的内容进而向中国派驻军队,从根本上掌握中国的金融,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的国家命脉。
“你认为段祺瑞是继袁世凯之后唯一能够统一中国的军事强人,但我现在还看不出来。”寺内正毅又看了一遍报告,说道,“而我更担心的,是那个曾经在青岛击败过帝国海陆军的年轻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