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2 / 2)

高科技军阀 银刀驸马 5429 字 2019-04-24

“炭疽一名即来自皮肤炭疽的黑痂。传染途径是人的皮肤粘膜破损后接触了病畜、病死牲畜的皮毛,污染了炭疽杆菌的物品,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颜面、颈、肩、肢体等暴露部分的皮肤为病菌侵入,皮肤出血性浸润、坏死、水肿、溃疡,以后形成典型的黑痂,皮肤炭疽经治疗后多可恢复;肺炭疽的传播方式是吸进带炭疽杆菌的灰尘。肺炭疽发病急,表现寒战、高热、咳嗽、咯血痰,常伴发败血症;吃了污染炭疽杆菌又未煮熟的肉类,喝了污染的乳类、水就会患肠炭疽。肠炭疽的表现像急性胃肠炎或急腹症。”

“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而不是病毒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和其制品以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尔可以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能够伴随发生败血症。这种细菌可以在牛、羊、骆驼和羚羊等多种反刍动物体内找到。炭疽热杆菌的特点是可以形成孢子结构,这种保护性的孢囊可以使这种细菌具备在自然界长期生存的能力。炭疽原是食草动物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细菌就是炭疽芽孢杆菌,它就存在于土壤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进食时口鼻离地面很近,而且常常连根拔起来。这样很容易把土壤中细菌的芽孢吸入呼吸道,造成全身性的感染。对食草动物来说,这种疾病通常是致命的。不仅牛羊等家畜会感染这种疾病,它对许多野生动物也是可怕的灾难。炭疽对人类虽然不像对食草动物那样危险,但也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人不吃草,也很少把口鼻贴近地面,因而,人主要通过与动物接触或吃动物的肉感染炭疽。”

听到杨朔铭竟然对这种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怪病说得如此详细,傅卓瑶禁不住从心底佩服他的博学。

“炭疽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皮肤接触、吸入和食用。皮肤性炭疽热是这种细菌感染中的最常见形式,与吸入性炭疽热相比危险要小得多;经常与牲畜接触的人,如牧民、兽医和加工皮毛的工人,常患皮肤炭疽。那是一种不痛的溃疡,但非常难以治愈。如果吃了患了炭疽牲畜的肉炭疽芽孢杆菌无法用煮熟的方法杀死会患肠炭疽,就要严重得多。而且,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炭疽,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都会发展成败血症炭疽或肺炭疽,很容易引起死亡,而且还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这种病非常可怕,是吗”傅卓瑶想起自己那一次染病险些身亡的经历,不由得暗暗心惊。

“是的,感染炭疽热病毒后,潜伏阶段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十天,呼吸道炭疽热感染如不在潜伏期内治疗则非常危险,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感症状,如持续高烧、不断咳嗽、体虚无力、胸口疼痛等。随后,病毒很快就会发作,肺部功能受到破坏,严重缺氧,患者可能会突然休克,脑部也有可能感染病毒,最终不治身亡。炭疽的高发区主要在牧区,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杨朔铭说道,“这是一种传染非常迅速的可怕疾病,致死致残率也非常之高,可以说比枪炮还要厉害。”

听了杨朔铭的解说,傅卓瑶连连点头,只是此时的她并没有想到,这种可怕的病菌,已经被当成了秘密武器,用到了战场之上。

“怎么咱们这里,发现得这种病的人了”杨朔铭问道。

“没有没有,我只是听柳姑娘和林医官在谈这件事,就随口问了一句。”傅卓瑶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对了,那些金子的事情,我已经办完了。”傅卓瑶将一封信交给了杨朔铭,杨朔铭点了点头,接过信来放在了桌子上,但却并没有打开来看。

“昨天相关的报告才过来,我才知道,这帮人是从日本人手中截下的这些黄金。”杨朔铭感叹了一声,“想不到日本人的消息也很灵。”

“我觉得,日本人这一次吃了咱们这么多的亏,很可能会选择和苏俄勾结在一起来对付我们,我们应该小心,不让他们这么做。”傅卓瑶提醒他道,“要知道,在利益面前,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放弃的。”

听了她的话,杨朔铭不由得微微一笑,他看着她的眼睛,她象是意识到了自己是因为什么来到他身边的,脸上不由得又是一阵发烧。

“我明白,我不会给他们勾结的机会的。”杨朔铭用平淡但不失坚定的声音回答道。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傅卓瑶看到他桌子上还有厚厚的一叠文件,不想再打扰他,便起身离开了。

在送自己的“第二夫人”离开之后,杨朔铭打开了抽屉,取出了一份报告,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份报告是昨天送来的,里面记载着关于特种部队奇袭日军驻地夺下“黄金列车”的详情。

由于昨天事情太多,加上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果,所以就没有急着看。而刚才傅卓瑶的话给了他一定的启示,他便想起了这份报告,开始看了起来。

正在这时,曦雪走了进来,将另外一个厚厚的信封送了进来。

看到信封上面印着的飞龙盾牌标识,杨朔铭的眉毛扬了一扬,他从曦雪的手中接过了信封,曦雪注意到了他脸上表情的细微变化和有些发红的眼圈,不由得露出了诧异之色。

“将军不舒服吗要不要叫柳姑娘过来”曦雪关切的问道。

“不用,我没事。”杨朔铭笑了笑,打开了信封。

可能是不想知道信封里文件的内容,曦雪默默地替他倒了一杯热咖啡,放在了他的桌子上,然后转身出去了。

杨朔铭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的离去,他飞快地浏览了一下手中的绝密文件,又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挂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

“新菌种的效果,怕是还得等上几天才能够知道了。”

库伦,中国陆军西北方面军参谋部。

西北方面军参谋部设在原来俄国人盖的一座小楼里,而在参谋部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一位穿着中国陆军少将军服面容清瘦的美国军官,正在灯下奋笔疾书。

这位美国军官,便是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马歇尔随潘兴将军凯旋美国。尽管得胜回国的美军将士们受到了国内热烈的欢迎,但也仅限于“欢迎”而已。在欢迎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马歇尔的战时临时上校军衔被取消,仍然当他的上尉。虽然他仍然被留在了潘兴将军的手下任职,不久又晋升为正式的少校。但这次晋升并未使他感到高兴。

因为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当了整整18年的军官,但却还只是一个少校而已。

1921年中国和日本再次爆发战争。马歇尔对日本野蛮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极为愤怒,他决定到中国军队当中任职,以充实自己,结果如愿以偿,并且因为战功,获得了他根本想不到的中国政府给他的少将军衔。

此时的马歇尔,正用笔一丝不苟地记下在中国的传奇经历。

“跟随高尔察克上将的忠于俄国政府的军队还有50多万人,伴随着他们的,是75万反对布尔什维克、留恋沙皇政府的流亡者,其中主教、僧侣及修女等占了27万人;此外,贵族妇女和她们的孩子也有20余万人。而正是这些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艰苦悲壮的远征”

“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