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威夷作战到现在,日本接连获得大胜。这使它自己和别的国家一样感到意外。它最初对战事的担心于是很快便消失了。在继续挺进的时候,国内的人民和前方的士兵都欢喜若狂,没有多久,他们就不再把敌人的作战和抵抗能力放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产生了一种轻敌的傲慢态度。到龙三角海战时,这种心理上狂妄自大的程度已达到了浸透作战部队的官兵的思想和行动中。这种过分自负的毛病被很恰当地称为胜利狂,而它的流毒极广,在计划和执行龙三角作战的各级人员中都存在。”
“直到支那空袭东京前,战事对日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制订作战计划的那些人完全是根据想象敌人大概会怎样做。而不是敌人可能怎样做或者有能力怎样做来制订计划的。进行舰队决战是我方追求的目标,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办法是攻敌要害。可是,在这样的设想中,我们却没有看到敌人的行动可能和我们所预料的不一样。不光是联合舰队这样盲目;军令部发言人在一次陆海军联席会议上也宣称:在这次作战中。我们最担心的是敌人不愿和我们的舰队交锋,不肯从基地里出来作战。”
“这种狂妄自大、对敌人的过低估计是再错误也没有了。敌人不仅不是不愿出来迎战。而且是求之不得并做好了准备的。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们可以做到出敌不意。这是因为我们满以为我们的计划不会泄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方兵力分散是狂妄自大的又一表现。分散兵力是因为我们完全相信,如果敌人一旦被我诱出而情况又需要时,我方各部队能够轻而易举地集中起来。但战斗打响后很分散的兵力却不能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战斗,这就充分证明了这个计划的荒谬。”
“我方下级军官和士兵所感染的胜利狂也绝不亚于我们的司令官,只不过影响所及不那么厉害、后果不那么深远罢了,但症状是很明显的。归根到底,不仅是在龙三角海战中,而且在整个战争中,日本战败的根源是深深地蕴藏在日本的国民性中。我国国民有一种违背理性和容易冲动的性格,所以行动上漫无目标,往往自相矛盾。地方观念的传统使我们心胸狭窄,主观固执,因循守旧,对于即令是必要的改革也迟迟不愿采用。我们优柔寡断,因此易陷于夜郎自大,这又使我们瞧不起别人。我们投机取巧,缺乏大胆和精神,习惯于依赖别人和奉承上司。由于我们缺乏理性,往往把愿望和现实混为一谈,因而行事缺乏慎重计划。只有草率的行动失败后,我们才会理性地去考虑它,即使思考了,但又往往是为失败寻觅借口。总之,作为一个民族,我们的思想是不够成熟而又不善于调整适应,因此,我们便不知道为了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该在什么时候作出牺牲和作出什么样的牺牲。这些就是日本民族性的弱点。日本所遭到的不幸,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弱点。”
不多时,日本战列舰队和航空母舰战队会合了,在得知航空母舰战队击沉两艘中国大型航空母舰的战果之后,加藤严佑的心里感到略略平复了些。
台湾,基隆港。
当弹痕累累的“伏羲”号战列舰在拖船的拖带下,缓缓驶进港口时。岸上围观的人们爆发出阵阵的欢呼。
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海战的消息,此时已经传遍了世界。
“怎么伤得这么重”徐元锦元帅看着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的“伏羲”号舰面,吃惊地问道。
“日本人的超级战列舰,看样子比咱们知道的要厉害。”基隆港基地司令许世芳海军中将说道。“这一仗的残酷程度,难以想象啊”
杨朔铭紧盯着面前的中华超级战列舰,眼中的光芒又闪动起来。
“伏羲”号的三座主炮塔都已经遭到严重毁损,舰体也有多处破损,甲板上被掀开的巨洞还在冒着烟,扭曲的钢梁铁件随处可见。在这艘巨舰刚刚停稳的一刹那,大队的工人便登上了战舰,叮叮当当有条不紊的开始忙碌起来。
“损失统计上来了没有”杨朔铭问道。
“在这里。”许世芳将一份报告交给了杨朔铭。“战列舰受损都比较严重,但没有一艘沉没,航空母舰损失比较大,一共损失了7艘。其中包括蛟龙号、蟠龙号两艘大型航空母舰,其余的是轻型航空母舰和辅助航空母舰,飞机一共损失165架。另外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