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集团军。其总兵力多达29个师,成为东线最大的集团军。如此庞大的兵力。是否会被调向东线其他战场,包括鏖战中的乌里扬诺夫斯克,也是俄国人极为关注的问题。
8集团军编成内最大的一个军。拥有7个师。
按照苏联方面的计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将从北面,沃尔霍夫方面军从西面,对该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
4集团军配合。红军参战兵力总计2533万人,坦克370辆。
对前线苏军而言,占领库里卡,歼灭中国第26军的前景无疑具有很大吸引力。但斯大林本人对此兴趣不大,强调战役的重点并非夺取地盘,而是尽量多消灭有生力量。鉴于库里卡的重要性,华军必定会派出大量增援。届时苏军应以密集炮火和空袭予以大量杀伤。
事实上。北线华军此前由于得到的补充兵员较少,攻击力不足,只能凭借充足的弹药,以火力杀伤当面的苏军士兵。为此,华军经常发动佯攻,引诱苏联士兵离开掩蔽部进入战壕。然后再用大炮把他们轰掉。这种战术被称为“磨面机”。但花招用多了,也产生了副作用:苏军将大量士兵撤出一线。只留下少数屏护队。同时修建了密集的交通网,保证部队可以及时进入战线。
943年,部署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苏军280毫米口径炮火和漫天盖地的机群打破了宁静。除了轰炸和炮击,华军实施了列车重炮轰击。
步兵师23团几乎被炮火歼灭
26步兵师,在战车配合下,及时加强了苏军防御。仅华军第67集团军当面,苏军就增加到7个师。中国方面也不断增兵,大量中国援军的抵达,使战斗变得空前激烈。
血腥的战斗无法深入纵深,陷入一米一米的缠斗。但华军也不急于阻断苏军的增援路线,而是把他们放入战线,置于凶猛的炮击之下。
2日。32步兵师的反击和重炮猛轰,险些功亏一篑。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一样的领袖,不一样的战斗
华军不肯放弃,作为预备队的第311步兵师和第503独立坦克营加入战斗。反复攻击之下,德第132步兵师也支撑不住了。
月14至15日夜,苏德联军实施了撤退。8月16日,第1步兵师和第254步兵师蘀换下了残破不堪的第132步兵师。经过这次激战,华军重创了12至14个俄国营,消灭了34辆坦克存的德国士兵虽然身心俱疲,却也感到中国人的攻势只能到此为止了。
事实上,华军在这一线的确已经元气大伤,炮弹也基本耗尽。8月17日,华军受命坚守占领地区。8月22日14时40分,傅孝安下令中止了战役。从7月22日至8月22日,华军纯减员20890人,伤59047人伤亡近8万。
苏军战时统计显示,从7月21日至8月20日,其第18集团军损失了26443人。但该数据的准确性值得怀疑:根据中国东线外军处的统计资料,从1943月2010月,苏军的野战师由43个增加为54个。兵力却从71万下降为50千。减少20万以上而北方集团军群上报的7月21日至8月30日损失,却只有48649人
以近20万人的损失。换取对方5万精兵的伤亡。对1944年的苏军来说,的确是上算的买卖。虽然舀人命来换算效率,显得很不道德,但斯大林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巨大的伤亡证明了苏联红军的英勇,当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茹科夫、兹多罗夫采夫、哈里东诺夫“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们在空中撞击中国轰炸机的英勇行为的命令在报上发表后,斯大林给中央委员会宣传鼓动部打电话说:“要更广泛地宣传苏联人民的英雄主义。应当记住列宁的呼吁书: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要使人民相信,中国恶棍是可以击败,也应当击败的”他不等回答就挂了电话。
是的。应当从精神上激励人们。报告和报刊每天都介绍千千万万的士兵、指挥员和政工人员不惜牺牲、为每一道防线而战斗的事迹
除了纯粹的军事工作之外,斯大林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来处理经济问题和组织问题近几天,他同马林科夫和朱可夫一起研究了列宁格勒党组织提出的关于建立民兵师的问题。斯大林当时还不曾料到,这项倡议会变成一股强有力的潮流。到年底时竟然能组成将近60个民兵师、200个独立团,它们在以后的战争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9月4日,沃兹涅先斯基和米高扬呈报了国防委员会“关于制定保证国防需要的军事经济计划”的决议草案。斯大林几乎看也不看就签了字,因为接待室里挤满了等候接见的军人。而他只能指望从各条战线传来越来越坏的消息。沃兹涅先斯基匆匆忙忙地报告说,8月30日苏联人民委员会批准了总动员国民经济计划,规定在最短期限内将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在沃兹涅先斯基之前,撤退委员会主席什维尔尼克晋见过斯大林,报告了联共中央和人民委员会“关于人员和贵重物资的撤运和安置顺序”决议的执行情况。按照计划,首先撤往西部的只是邻近国境线的企业。但是仅仅过了几天,军事上的失利就迫使他们彻底重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