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为自己留在了山岗上找到解释了。凭他的经验,只要基比夫山方向或基比夫山以南的希连山地区有一发炮弹飞向华军炮阵地或342高地下3团二营展开的地区,就能根据它飞行和落地爆炸的声音,准确判断出它所属的火炮种类和口径,从而大致猜出苏军投入这场战争的规模
崔世安又从土岗下回到他身边。刘宗胜看了看表,现在五分钟过去了,苏军的炮兵要是反击,也该开始了
萧强也跑来了。他登上土岗,着急地催促道:“副团长,还是回掩蔽部躲一躲吧”
“不,你和训导官先回去”刘宗胜反感地回答一声又向土岗的最高处走了两步。
结果萧强和崔世安也没有离开。
30分钟过去了,苏军的炮兵仍旧沉默着
刘宗胜的内心再度紧张起来。苏军炮兵如果此刻大举反击,时机最佳,华军炮群的射击渐渐地已成了强弩之末
又过了十分钟,华军炮火急袭结束。接下来是一片寂静,他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它,“哒哒哒哒哒”342高地上就响起了枪声。“怎么回事”他紧张地朝南方望去,最初的念头是苏军或者眼下应该向高地展开攻击的3团二营有人走火了;但接下来,他又从高地方向听到了一串消脆的枪声。“不,是3团二营进攻342高地的战斗开始了,”他遽然一惊后想道。他以为自己能等到更激烈的枪声,可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山头上却重新沉寂下来
“怎么搞的出了什么事”他的心揪紧了,接过卫长贵递来的望远镜,朝342高地上望去,许多种不愉快的可能性也在他脑海里翻腾起来,“难道3团二营的进攻还没开始他们现在还没有靠近342高地不,应该进攻了趁苏军还没从炮击的恐怖中清醒过来,赶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上去,不要等苏军喘过气儿来”望远镜在被炮弹刚刚翻耕过的高地表面快速搜索着,镜面上出现了一堆堆焦土、一丛丛烟火。突然他看到一个持枪的士兵,钢盔下的脸很年轻,脸的一侧反射着黄亮的晨光,他似乎在笑;接着他的右侧又出现了一个士兵,将冲锋枪大背在肩后,手中拿着一杆细细的东西,在断壕和燃烧的灌木丛间蹒跚着,跳跃着,终于和前面那个士兵站到了一起,将手里那杆细细的东西插进峰顶的废墟,然后撒开手,让卷在杆梢的旗帜迎着东方的晨曦和清晨的风展开。系紧在刘宗胜心上的那根细线又被一只手很疼地拽了一下那是一面国旗,一面红蓝双色“人”字国旗
“副团长,3团二营上去了”萧强抢在他前面高声叫道,话语里充满的不仅是喜悦,还有惊讶和激动,“342高地的进攻战斗结束了”
他没有注意到,此刻站在他们身后的训导官崔世安也放下了望远镜,眼镜后面溢出了明亮的泪水
刘宗胜过了很久才把望远镜放下来。看到“人”字国旗插上342高地顶峰的一瞬间,他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内心马上被潮水般的欢欣充满了。但是理智还没有接受已经明白的事实,相反倒因惊诧对之怀疑起来。“怎么回事342高地上不是有一个排的苏军吗难道苏军全被炮火消灭了吗这不像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倒像是一场实兵演习”他到底还是接受了高地被3团二营兵不血刃地拿下的事实。“关键是苏军没有炮,”他想,认为自己抓到了事情的要害,“没有炮他们就无法对我炮群实施压制射击并打击我进攻部队,支援其步兵战斗”
没有炮还会使他们无法在高地失守后对一号岭实施反扑。这样整个一号岭地区的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后一种想法真正让他感动了。他知道这是为什么:如果现在差不多可以认定一号岭进攻战斗已经结束,他带的这支小部队也就真的像彭焘昨天夸口时讲过的那样不用去打仗了他也就不用再担心它会遭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厄运了
他不愿意让萧强和崔世安看到此时他的激动,拖延了一会儿,才将视线从342高地上收回来。另一个念头随即涌上心头:如果打不上仗,下一步彭焘会让他们干什么
昨晚在路上就思考过这个问题:5团三营是给3团当配角的,打不上仗有可能被派去担负运输队的任务给已经占领了一号岭的3团各营输送弹药、给养和转人防御后需要的工事物资,运送伤员和烈士。现在这种可能性变得很现实了
他缓慢地转过身来,表情平静和冷淡地看了看表,抬起头,对萧强说:“马上通知各连炊事班做饭现在是七点二十分。八点钟以前各连要开饭完毕八点钟以后准备出发执行任务”
一号岭上又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报捷的枪声,彭焘不会给他们留下很多时间了
清晨五时,商玉均就被一阵尖利急促的哨音惊醒了。他以为,自己睡过了头,一翻身从洞前的草地上跳起来
他意识到战争就要打响,一种从没体验过的沉重,就猛地朝他的心灵上压迫过来。他以为接下来会听到全线炮火的轰鸣,却只听到了连长在2排宿营的林子里的叫喊:“妈拉个巴子的,都给我起来挖洞炮弹炸不死你们吗”
林子里光线昏暗,冰冷的空气让商玉均打了个冷颤,头脑马上清醒了。战争还没有来,时间还没到他的心一下又轻松下来。然后从1排2排的林子里,传来了杂乱的声响:士兵们在骂人;十字镐、洋镐在“砰砰”地刨土一个熟悉的、略带有一些慌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