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 / 2)

重生之悠哉人生 秋味 5973 字 2019-04-24

于是,也因为方默南的一篇科技下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林老爷子和王书记一起让他下乡锻炼,驻扎乡下去了。老爸带着农场里的农大来的师傅,成天的泡在乡下,还别说,不光今年夏粮丰收,亩产比去年略高了些;饲料厂的技术员和老爸带去的专家,两边努力指导养殖户,防范瘟疫。

齐秋实的机械厂,吊扇灯也打开了欧洲市场,从颜色单一到五颜六色,风格有普通的cas型、维多利亚风情、独特的意大利风格、欧洲古典风格、以豪华、壮丽为特色的古罗马风格、神秘的古希腊风情、现代简约大方风格等等,方默南把吊扇中将各艺术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而风情万种、经典优雅、装饰家居、应用广泛、使用舒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健康、安全、风扇与照明一举两得、冬暖夏凉,深受顾客青睐,结果就是雪片似的订单飞来。

机械厂资金充裕,还开始生产小型的农机具,服务广大农村,、土壤耕整机械、排灌机械施肥机械,机动、灵巧,价格优势明显,适于使用。

小型玉米收割机,记得年小时,剥玉米小时候,家里大人拿着螺丝刀捅几下,玉米粒松动后,开始手剥,长时间劳作手剥的生疼。有了这些小型的农机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用于别的地方,增加收入。

小麦收割机,加快速度,不用大夏天的长时间的拿着镰刀弯腰在日头下面暴晒。那真是不死也褪层皮。

齐秋实还给姥姥琢磨了一套电动的和面机,像是搅拌机似的,这样人就不用费那么的劲儿和面了。夏天开始蒸馒头也开始用上电了,冬天还是在厨房蒸,这样冬天也好取暖。

日子不咸不淡的平静流过,圣诞节前夕,程世贵和韩志谦开着车子来了,这次带来了两个新面孔,一个是中法混血漂亮的不想话的美人,中文名字,刁绒,棕色的波浪长发,五官立体深邃,黑色的眼睛,高挑的身材,她被留在奥地利。

另一个是华人,杨帆,个子中等,细长眼,单眼皮,留守日本。他们两个年龄都不超过三十岁。

地点还是农场,雷纳德带着默北去山上说是逮野味了,其实也就是方默南放养鸡、鸭、只是享受这个过程。

程世贵递给方默南许多文件,让她签字,并汇报,“戴尔公司很小,我们注资了两百万美金,获得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假如公司上市,我们的股份也不能稀释。当然我们保证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微软花费了了两千万,也够得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还是前提是这些股份只能买卖不能参与公司经营,而且在五年内不能出售股份。”程世贵喝了口茶,继续道:“思科已经成立,教授夫妇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你让我找的ceo占百分之十的股份,我们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剩下的还有知名企业多少吸纳了一些股份,不多都在百分之零点几。”

方默南听完后,直呼捡便宜了,自己所握有的这些公司的股份,不干别的,就能当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米虫。想起未来的日子方默南就很兴奋,这还不算自己自己国内的经营了。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百余人组成的香港各界人士观礼团应邀出席。

程世贵拿出报表,“在经历几年的熊市,加上97回归,人心惶惶的,我们大肆圈地,收购了不少破产和频临破产的地产公司。”说起这个他笑了,“我去收购时,别人当我是傻瓜。有钱人都想着移民,只有我们往里跳。”

“你呢你怎么看。”方默南好奇道。

“别的不说,背靠着祖国,为了面子,也不能让它垮了。就不说它地理位置优越,各方面条件都上佳,未来没理由不好。”程是贵说道。

刁绒和杨帆看着方默南他们两个的谈话,现在才相信他们的老板是个小孩子。

韩志谦看着他们嘴巴像是吞了鸡蛋的样子,有一丝报复的快感。呵呵和他们当初一样,不可置信。

刁绒着重的说了奥地利股市,她很兴奋:“老板,当时我刚进入奥地利时,那里简直被形容没有股票市场,我和一个叫罗杰斯得都是单枪匹马的在四处打探,六月份入市,到今天为止,已经涨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第五十四章默北的路

更新时间201210168:43:28字数:6982

方默南知道,1984年,当时的奥地利只有不到30种股票上市,罗杰斯在奥地利的投资是一次惊人之举。当时,奥地利的股票市场非常不景气,几乎达不到23年前也就是1961年的一般水平。而事实上,奥地利的经济正在稳步发展。虽然全欧洲的金融家们正在试图发现周围新的投资机会,但是并没有人对奥地利表示过投资兴趣。罗杰斯确信,奥地利迟早会落入他们的视线,内中蕴藏着宝贵的机会。

“呵呵还多亏了罗杰斯不断地发表文章,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涌入奥地利。”刁绒笑道,她查过罗杰斯的背景,离开了索罗斯基金,带着公司20的资金利润1400万美元,有名的投资家。和他比起来,咱也不差,刁绒如是想。

刁绒又递给方默南几张照片,“这是法兰克福车展上的照片,熟悉吧听说出自您的设计。”

“呵呵”方默南笑笑。“比我的好,更加完美,漂亮。”

“是啊当时就引起轰动,由于限量,都抢着下订单。”刁绒笑道:“我这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的有钱人这么多。”

杨帆开始说起自己在日本的投资,“今年年初日经突破了一万点,我们的收益不菲。”

在日本股市在1984年初突破10000点之后,此后几年上涨的幅度都接近万点,走出了一波长达五年的大牛市行情。

方默南点点头,又说了一下明年的安排。

“对了,齐秋实来了没。”程世贵问道。“我有个事想问一下他有兴趣没。”

“这简单,打电话让他过来就行。”方默南又问道:“什么事”

“哦是这样,日本家电充斥着美国,这次在美国遇到一个做家用电器的,工人罢工要求提高待遇,他焦急的火烧眉毛。我提议他把工厂迁到内地,这里的人工非常的便宜,他计算了一下有这个兴趣。来料加工组装,对秋实非常合适。”程世贵说道。

“这样啊价格合适的话,他应该会接。”方默南摸摸下巴,“家用电器,国内好多核心零件需要进口,这样的话可以不用担心进口配额。”像是电冰箱压缩机、电视的显像管,这时好像全依赖进口,而进口是有配额的。

齐秋实接到电话,蹬着自行车飞跑过来,二十分钟就到了,气喘吁吁地,大冬天还有点儿冒汗。

齐秋实听了程世贵说的,各项条件都合适,当即表示有兴趣,然后回去和厂子里详细的计算一下,再拍板决定。当下又骑着车跑回厂子。

方默南他们谈完事情,吃过饭,韩志谦满足的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脸的惬意。

方默北拉拉韩志谦的袖口,小声说道:“韩大哥,跟我来。”

韩志谦看看默北,好奇的跟着她进来房间,农场里就不缺房子。大家都有房间,冬天农场里光秃秃的,但可以想象夏日这里可是避暑的好地方,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方默北的房间简单干净,不像是小孩子的房间充满童趣,却充满书香和音乐。

“这是什么”韩志谦坐在沙发上看着默北递给她的纸张。“乐谱歌词”他脑子里满是疑问的看着她,仔细看看乐曲他好像没听过,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