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 / 2)

杀日王牌 湿吻拜泪 5173 字 2019-04-24

苏军的信息传递是非常混乱的,其实德军在凌晨就已经进攻,有些部队已经和德军交上手了,但腹地更多的部队到现在还不知道战争已经来临,他们依旧无知的过着星期天,而德军的统一调配和紧密配合就是送给他们的灾难。一边倒的屠杀,德军的装甲和空军迅速的摧毁苏军的重要火力和指挥系统后,毫无防备的苏军更加混乱了,后面跟进的德军地面部队简直就是来打扫卫生的,他们可以说是轻松的将一个个苏军师给剿灭。已经开始着手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人不知道什么是怜悯,用机枪和火炮肆无忌惮的屠杀着几乎没组织什么有效反抗的苏军。

仅仅在天亮几个小时后,苏军靠近波兰的六七十个机场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糟糕的是星期天这些飞机也休假了,而且天气冷苏军也不想飞,所以,升天的飞机少得可怜。两千多架飞机就这样成为德军的靶子而玩完,这其中的近两千架就是在地面上被毁灭的。海军设施、通讯设施、东部各重要城市的防御系统等等,随即成为德军攻击的目标,苏联东部地区几乎陷入瘫痪的境地,而还搞不清楚状况的苏联国防委员会居然还下令边境部队组织反击,要把入侵敌人赶出去的荒唐命令,很多部队就是被这种狗血命令给葬送的,他们不应该立即反击,而是应该有组织的后撤到指定地区构建防御体系,有了系统的指挥才能够卓有成效的阻住德国人的脚步。不过,应对这种突然的情况,对于已经被清洗得软弱无力的苏军来说确实有点困难,就像苏军和日本人在边境的一战中那样,他们的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一旦摧毁,战斗力立即直线下降,连弱小的日本人都可以把混乱的苏军打得像狗一样,何况是极为强势的德国人。

在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的10月8日,德国人已经全面进入苏联的本土了,去年被他们所占的波兰缓冲地带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顶多只是浪费了一些德国人的脚力,反而白白的消耗了大量的兵力,纯粹是送给德国人口中的菜,被德国人照单全收,几十上百万的苏军不是战死便是投降,物资大量损毁或被德国人收缴。而德国人,知道天气的原因会让后方运输困难,所以较好的执行着以战养战的方针,大量的收缴苏军的物资,并屯积起来。

正因为有周密的安排,所以德国这个庞大的机器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够较好的转动着,但德国入侵苏联的行动和日本袭击珍珠港的事情不一样,日本人一天不到就完成了战略目标,而德军是个长期的工作。不过,在10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后,德国随即对美国宣战,而日本也随即对苏联、英国宣战,德意日同盟条约中没有做这方面的要求,条约中的规定是三国中的任意国家被他国进攻,其余两国才会向该国宣战,而现在的情况是德日两国主动去攻击别人的,所以他们宣不宣战由他们自己决定,这不算违反条约。但现在看来,德日很有默契的同时向对方的对手宣战了,因为,这是他们早就拟定好的,这两个最重要的轴心国经过几次有效的合作已经变得很有默契了,他们如此做,就是要制造紧张气氛,让苏联时时保持对东方防线的警惕,也给美国以压力,不让他们的舰队全面参与到太平洋上去,让他们乞求和谈最好。

不过,双方虽然都向美苏英宣战,但德国没准备和美国大打出手,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的计划,这两国也相信,美苏也不愿意同时和日德交手,苏联肯定主要应对德国,不会主动向日本动手,美国全面向德国开战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西欧大陆都快尽落德国人之手,他们根本就没有落脚点,匆匆然的跑来纯粹是找死。因为希特勒在入侵苏联后,又果决的下达了快速消灭英国人的命令,上百万登陆英国大陆的法西斯联军开始真正的发威了,德军懒得和英国人在伦敦打巷战,直接迂回到伦敦后方,把他们的补给一刀切断,伦敦就成了一座孤城,而德军庞大的集团军群则在装甲的掩护下向狭长的英伦三岛冲击而去。

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国撤离本土

丘吉尔首相算是清楚的认识到德国战争机器开动起来的可怕,简直就是横冲直撞,强大的英国陆军根本不能挡住其兵锋。起先,丘吉尔首相也相信了德国人的谎言,认为德国人在没有把英军赶出英国大陆和占领北非前是不会攻击苏联的,但现在看来,德国人这个回马枪杀得真犀利,把两个大国的元首都给耍了。

丘吉尔首相和皇室成员早已搬离了伦敦,现在首相官邸暂时被安排在了爱丁堡,面对着现在的局势,首相真感觉有心无力,不过在德国人向苏联进攻后,他稍稍松了一口气,极度仇恨工产主义的他早就想德国人把战火烧到苏联了。可是即使如此,英国依旧是岌岌可危,英国国土狭小,没有苏联那样的防御纵深,现在各方面损失都很严重,除了最强大的海军保存得比较完整之外,空军几乎被毁灭,短时间之内是起不到大作用,陆军经过动员虽然有两百多万的兵力,但很多都是新兵,武器装备也经过大量损耗,士气普遍不高,很难挡住势如破竹的德国人

虽然很不愿意接受,但“撤离英国本土”的议案已经递交上去了,丘吉尔首相默默无语,深知利害的他最后只有点头同意,正如他所说:“与其被德国人赶下海,还不如主动离开,这样还可以为大英帝国留下一些以后反击的力量。”

从10月10日开始,英国的海军就较少的参与战斗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把英国的一些物资和力量运离,经过几个殖民地中转,最后把大部分力量运往最终的目的地:澳大利亚。其实,一些高层有提过是不是要去美国组建流亡政府,但被高傲的丘吉尔首相给否决了,他不希望在人家的屋檐下低头,认为英国还没到向别人乞求的地步,所以经过最后决议,把位置定在了最大的岛国澳大利亚,虽然澳大利亚现在已经是英联邦一个独立国家,但英国人要来,谁也不敢说个不字其实不久之后,美国人麦克阿瑟也来了。英国人之所以选择澳大利亚,是因为他们相信那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该是安全的,即使以后有敌国部队在澳大利亚登陆,那庞大大陆的战略纵深也可以让英军守卫很久。不过,对于美国人的物资援助,丘吉尔首相是来者不拒的,现在这些东西送到英国本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干脆大笔一挥,都运到澳大利亚吧,省得浪费精力。

而在英国人忙碌着撤离本土时,另一件大事终于又发生了,日本人在经过个把多星期的准备后,把用来进攻夏威夷的一个精锐师团搬到了南鸟岛,物资也大量在这里屯积。因为日本人要攻打夏威夷,必须先把中途岛拿下,而这里离中途岛的距离更近。为了麻痹美国人,驻扎在东南亚的日军先一步向英国人动手,进攻缅甸、马来亚、沙捞越等地。英国人现在连本土都顾不上,那还能顾得上殖民地,殖民地的英军迅速的败退。美国人以为日本人会到东南亚迅速的占领那里的资源,直到一艘侦察机看到庞大的舰队向中途岛驶来之时,才知道日本人的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