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8(2 / 2)

大仙医 闷骚的蝎子 6199 字 2019-04-24

虽然那玉瓶是瓶口紧闭的,然而,依旧挡不住一丝丝柔白色氤氲之气的溢出。

此时此刻,反倒是闻不到一丁点的药香了,只感觉到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从那玉瓶内散出,仿佛萧逸托着的,根本不是一只玉瓶,而是一片混沌。

让人一望之下便不自觉地觉得心神安泰,一片虚无。

混沌,这种难得的状态,竟被萧逸以天地间的灵物,生生炼制了出来,让人一看之下,便领悟良多,更别说服下之后,会有什么效果了。

陈圆圆看得心惊不已,心里对于萧逸的才能更加赞叹欲绝,也更加庆幸自己当时把九儿托付给萧逸的决定。

“前辈,这玉瓶中所盛,便是一枚混沌丹了,前辈只要寻个合适的机会服下炼化,想来不难突破境界。”萧逸淡然说着,把手中玉瓶,交到了陈圆圆手上。

陈圆圆接过那混沌丹之际,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珍而重之地收下了。

萧逸却是手一翻,又拿出了一个玉瓶,递到了九儿手上。

“公子,这是什么”九儿柔声问道。

“这是我刚刚特意为九儿炼制的纯阳丹。”萧逸笑着说道,却是又转向了陈圆圆,解释道,“前辈,九儿突破到筑基期之后,身体承受阴气的能力,显然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晚辈特意炼制了一批纯阳丹,可以短期内缓解九儿体内阴气过盛引起的不适。除此之外,晚辈更是为九儿准备了一些筑基期能用到的丹药。”

“萧逸,你这是要闭长关,还是要出远门”陈圆圆闻听萧逸如此安排九儿,倒是出声问道。

“既不是闭长关,也不是出远门,只是,有一件棘手的事情,吉凶难定,晚辈需独自一人去解决。”萧逸如实说道。

“你指的是要上昆仑,借打神鞭一事”陈圆圆问道,显然,在萧逸炼药期间,陈圆圆和九儿之间,有所交流。

“没错”萧逸轻答,语气一片坚定,但是面上却是难免有难色。

陈圆圆看着萧逸面上那一抹难色,不由得说道:“此事的确棘手,昆仑这么多年,自大惯了,更何况打神鞭乃是其镇门至宝,定然不肯轻易示人。萧逸你若想顺利拿到打神鞭,恐怕也只有通过特勤组的关系了。”

萧逸闻言,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但是,却是本能地觉得,此事定然要大费周折。

又和陈圆圆说了九儿的一些情况,再度嘱咐九儿,好生守护魔神剑的消息,萧逸便唤出了玄天锦鸦,骑了上去,一边思忖着打神鞭之事,一边却是直奔海城而去。

第一时间,先是回到了家里。

此番在上古废墟意外见到了余子曼,萧逸心头对于晓月的牵挂更甚。

可是,一到家,家中却是依旧只有老秦。

萧逸心头那点希望,顷刻间如同被冷水浇过一般,全数熄灭了。

不过,老秦见到萧逸终于回家,倒是极为高兴,而且第一时间拿出了一封信,嘟囔着对萧逸抱怨道:“萧逸啊,幕姑娘那山里,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吗这么长时间了,晓月连个电话都不给我打,只寄来这么一封信,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寄信”

“晓月的信”萧逸一听老秦这话,心里狠狠一动。脸上却是不敢动声色,压抑着内心的狂颤,轻轻接过那封信来。搪塞了老秦几句,便迅速带着晓月的信,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砰”地一声锁上了房门,萧逸倚在房门上,浑身就开始发抖,缓缓展开了晓月的那封信。

清隽的笔迹,确是晓月亲笔无疑,然而,信的内容却是寥寥几句,只说自己一切安好,让家人放心勿念。

晓月终于有消息了这让萧逸惊喜若狂

只是却只有这么几句话,晓月会不会在这信中,给自己一点暗示,告知她到底在哪里

萧逸激动地用上了所有自己能用的手段,分析着这张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信纸,妄图找到晓月的一点蛛丝马迹。

然而,结果却是令萧逸失望至极。

信纸就是普通信纸,毫无玄机而言,晓月的话,更是不见有什么藏头诗之类的暗示,再问过老秦,信是在家中报箱中收到的,只有收信地址,没有寄信地址。

萧逸便知道,想要从这封信中得到更多的信息,那是痴心妄想了。

然而,失望之余,却也把连日来紧缩的一颗心,稍稍放开了点,从这封信来看,最起码,晓月是健在的,是安全的。

而且,从那神秘的化神期人物,竟然能让晓月给家里捎一封家书报平安,可以推断出,晓月的境遇,或许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糟。

萧逸的心情,也从无限担忧,变得渐渐地高兴起来,这一晚,破天荒地没有即刻出门去忙,而是在家里吃了晚饭,和老秦举杯对饮,喝了个畅快。

老秦眼见着萧逸高兴,自己也很开心,席间甚至向萧逸汇报了一下自己修习玄医真经的心得,很有自得之意。

只是,在萧逸看来,老秦年纪大了,才开始修炼,自然是进境很慢,但是,见他洋洋自得,萧逸却也并不多说什么,反而是给了老秦一些丹药,以供练体,还特意嘱咐老秦,不能贪功冒进,必须循序渐进。

老秦乐颠颠地收下了,却也酒兴更盛,直到喝得舌头都大了,攀着萧逸的肩膀,不停地叫“姑爷”

萧逸安顿了老秦,贴身收好了晓月的那封信,而后,却是连夜赶往附属医院,见了李青山老爷子。

多日不见,中医协会和济世基金会在李青山老爷子的打理之下,竟然给了萧逸很大的惊喜。

“济世”已然成了一个符号,全国各地的粉丝,已经突破了几千万,何文勇等一应中医,更是成了明星一般的人物,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无数场中医聚友会,场场中医聚友会,都独具特色,却都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华夏人重新认识中医。

把中医千百年来的传承、精华,毫不掩饰,毫无玄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大家认识中医的廉简便效。

济世基金会,更是花了无数人力物力,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拥有一技之长的那些始终默默无闻的民间中医。

这些民间中医,往往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便救人无数,但是,也正因为太过廉简便效,这些民间中医自身的生活状况,却是欠佳。

济世基金会,在短短的半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