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5(2 / 2)

三国我当皇帝 幻星虎 10476 字 2019-03-21

赵风自然也不会让太多人知道。

沉吟了一会:“此事容后再议。”

郭嘉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时间缓缓流逝。

在中军撤出黑山军大营后一刻钟,高顺也带着陷阵营,撤出了黑山军大营。

这时,虽然赵风的所有大军,都撤出了黑山军大营。

但从黑山军大营里,传来的混乱厮杀之声,说明黑山军依然处于炸营状态。

片刻后。

高顺快步跑到赵风身前,对赵风一拱手:“末将幸不辱命”

赵风点了点头:“陷阵营伤亡情况如何”

高顺对赵风一拱手:“阵亡七十六名士兵。”

赵风心中颇为惊讶。

厮杀了这么久,居然才阵亡了七十几名陷阵营士兵。

这陷阵营的盔甲,果然有独到之处。

或者说,高顺有什么独到之处。

要知道,中军的厮杀时间,比陷阵营少了一半。

但阵亡人数,最少也已经上千了。

只是现在因为天色的原因,中军暂时也没办法统计具体人数。

另外,也是因为天色的原因,一些在战场上没有完全断气,但重伤不起的士兵,也不好搜救。

事后,中军的伤亡情况,绝对不会小。

时间缓缓流逝。

当时间过去了一个半时辰后。

黑山军内的嘈杂之声,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也就是说,黑山军将领,用了一个半时辰,才结束了炸营。

只不过,这时候,天色已经出现了蒙蒙亮光。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就要天亮了。

而天亮以后,等待黑山军的,便是赵云的铁骑

黑山军经过一晚的混乱,根本无法抵挡赵云的铁骑。

没过多久。

当天色微亮以后。

赵风看向熊大:“传令赵云,即刻率兵攻入军营”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掉转马头,迅速往赵云骑兵的方向,策马离去。

赵云的骑兵,在听到赵风这边开始厮杀以后,就已经率领骑兵,距离赵风的大军不过一里的距离。

这点距离,熊大自然能看到,赵云骑兵手持火把散发出来的亮光。

不到片刻功夫。

赵风便看到,赵云率领着骑兵,直接冲向黑山军大营。

在骑兵冲到黑山军军营口时。

赵云怒吼一声:“杀”

接着一万五千骑兵,一起响应道:“杀啊”

一万余人,共同喊出,瞬间杀声震天。

然后这一万五千骑兵,就如一股洪流一样,直接冲入了黑山军军营。

赵云率领骑兵冲入大营后,只是片刻功夫,黑山军营内又四处出现了喊杀声。

郭嘉沉吟了一下:“看来经过一夜的混乱。”

“黑山军现在还惊魂未定,赵将军刚杀入大营,黑山军又营啸了。”

这时候,天色虽然蒙蒙亮,但还没有全亮。

就连赵云的骑兵,都依然还需要一些火把还提高照明。

所以黑山军神经紧绷了一晚,在情况不明的状况下,又炸营了。

赵风点了点头:“早知道黑山军这么容易混乱,我们应该早点派士兵进攻一次的。”

“现在马上就要天亮了,等天亮以后,黑山军自然能分清敌我。”

“何况,这次进攻大营的,乃是骑兵,实在太好分辨了。”

郭嘉沉吟了一下:“事已至此,多想无用。”

接着换了个话题:“主公是准备剿灭这部分黑山军,还是准备俘虏这部分黑山军”

赵风略作思考:“南皮已经有了两万一千余黑山军俘虏。”

“这里如果再俘虏一批人的话,俘虏人数太多,只怕不好管理。”

对于其他诸侯,俘虏太多,要担心的是粮食供应问题。

而赵风基本属于不太缺粮的诸侯,所以担心的只是管理问题。

毕竟,如果再俘虏几万人,看押到南皮以后,哪怕这些俘虏,没有携带兵器,但在南皮内乱起来,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郭嘉沉吟了一下:“如果是担忧管理问题的话。”

“主公可以把于兴与鲍建调派过来,进行安抚工作。”

“这二位本就是黑山军将领,安抚黑山军俘虏,应该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赵风听后,沉吟了起啦。

于兴、鲍建、瞿泽、毛嘉、杨经五人,原本就是黑山军的将领。

当初黑山军士兵太多,赵风担心会出现造反作乱的情况,才对他们进行各种压制、削弱。

最后于兴和鲍建,已经退出了主力军团编制。

于兴早先带着大军裁撤的士兵,如今这些士兵,基本都打散编入到各地的县兵当中去了。

于兴只是挂个将军的名号,早已没有了兵权。

鲍建则直接转成了清河相,算是从武转文了。

毛嘉因为与张燕暗中勾结,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为了避免情况恶化,赵风用毛嘉与吕布交换了高顺。

至于瞿泽和杨经,一个在河东郡坐镇,一个在雁门郡坐镇,一南一北,早就打散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燕王身死

原黑山军将领的威胁,已经降低到了最低,加上这些年来,赵风也一直在缓慢扩军。

虽然相比其他诸侯来说,要慢了很多,但也是原黑山军的好几倍了。

所以重新启用于兴或者鲍建,也不是不行。

赵风沉吟了良久:“既然如此。”

然后看向熊大:“传令左翼大军与右翼大军,直接开赴进黑山军大营,收编降卒。”

“传令赵云,让骑兵高呼降者不杀的口号。”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直接掉转马头,策马离开了赵风。

片刻功夫,左翼与右翼大军,便开赴进了黑山军大营。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天色便已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