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2 / 2)

仙途野路 敬恕和 6128 字 2019-04-24

这也是这个方案为何需要上百年才能出台的原因。太初山的门派必须搬迁出去。可是天下间稍微成气候的灵脉都是有主之地。

于是,谈判,妥协,然后便是战争。太初山诸派,在人数上只占修仙界百分之三十,但是实力上却占到了修仙界的百分之六十。

当年的修仙界,经过百年混乱后,无数门派消失,无数门派被强行合并,太初山终于被腾了出来。

数百位当时最顶尖的阵法师经过精心勘察后,将布阵之地选在了仙道第一大门派“承天门”的山门所在的“浮黎山”,那是一座高达三万丈,方圆千里的巨大山峰。

这些阵法师首先在浮黎山四周布置了一座史无前例的巨大护山大阵,接着又在护山大阵之下布置了一个巨大的时间大阵,最后他们以浮黎山为阵眼,根据太初山灵脉走向,选取了数十座山峰为阵基,布置了一座无比庞大的聚灵阵。

这座大阵可以将时间流逝加快十倍。本来百年成熟的灵药,现在只要十年即成。大阵中由于灵气充裕之极,产出的灵药药效极好。随着这这座大阵的建成,修仙界的药荒也得到了大大的缓解,修士们无不弹冠相庆。

在这座史无前例的大阵布置成功后,不过百年时间,拥有天下第一灵脉的太初山便成了一座绝灵之山,而修仙界中的灵气也只剩下百年前的三成,而且还在持续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修士们在各自门派山门内建立了大大小小聚灵阵,将各门派的灵气浓度维持在之前的五成左右,这样的灵气浓度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修士的需要。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聚灵阵的掠夺下,凡间灵气逐渐减少到之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加稀薄,对此修士们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地间灵气减少的恶果逐渐凸显出来。

首先,凡人中产生灵根者的几率降低了十倍。这让诸多修仙门派弟子的来源大大缩水。

更可怕的是,随着凡间灵气浓度的降低,三品以上灵根者的出现几率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一二品灵根者,几乎绝迹。这让一些本来被各个门派视作珍宝的顶级功法,由于对灵根品质要求过高而变成了废物。

但此时修仙界已经十分依赖浮黎山药园,对此也无可奈何。

如今各门各派用来炼制筑基丹的灵药大都是从浮黎山药园而来。外间虽然也偶尔也会发现一些百年以上的灵药,但对于数目庞大的练气修士来说,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第一百六十六章:血色荒原

浮黎山药园的产量十分巨大,但分到天下无数个修仙门派头上,其实便没有多少,特别是在中原地区的那些豪门大派占据了其中绝大部分之后,落到太初山以西这些边远地方的份额就更加可怜。

因而,怎么分配这些有限的灵药,便成了各个门派,关系门派根基和未来的的头等大事。

炼制筑基丹的灵药对高阶修士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修真门派来说,却是生死存亡的根基,因而在浮黎山药园中,种植量最大的便是炼制筑基丹的灵药。

血色荒原便是六大门派为了分配筑基丹,在西凉与大草原交界处,一座十分荒凉的戈壁中,以阵法笼罩的一块方圆数千里的荒原。

六大门派分配筑基丹,有两个途径,首先对那些资质极高,比如天灵根者,或者地灵根并拥有特殊体质者,门派会无偿发下一枚筑基丹,但只有一枚。

门派中那些占到绝大多数的资质普通者,想要争取那有限的筑基丹,只有一个方法。那便是去血色荒原。

大约在千年前,六大门派与草原上的修士们达成一个协议,在浮黎山药园,每隔十年一次开阵采药后,将门派中,有心筑基的练气期修士,送到血色荒原的大阵之中,让他们与草原上的练气期修士互相厮杀。

六大派,每个进入血色荒原的弟子,都会被发给一枚红色命牌。而相应的,草原修士身上,都有一枚黑色命牌。

换取筑基丹的方法简单而残酷。十枚黑色命牌换取一颗筑基丹,对于草原修士来说,则是十块红色命牌换取一枚筑基丹。

据说,每十年一次,进入血色荒原的六大派练气修士,多则上万,少则数千。能活着出来的往往只有数百人,而就是这数百人,也不是每人都能换到筑基丹。

其血腥与可怕,可见一斑。

因而,萧紫阳就对师父的犹豫十分理解,而且也十分感激。

萧紫阳装作毫无所觉,对张礼道:“师父,弟子交游不广,待弟子凑够材料后,还请师父为我找一个炼器师。”

张礼听了萧紫阳的请求,松了口气,说道:“你放心,到时候只管将你对法器的要求告诉我,请炼器师的事情,就包在师父身上了,若是材料不够,也尽管告诉为师。”

告辞了师父,又与慕容灵告别后,萧紫阳离开了大罗山,往归元山而去。

归元山位于青州府城,江安城东北方向三百里处。

此山高千余长。在西凉国来说,并不算十分高大,但由于其处于青州南部平原腹地,方圆数百里内,只此一山,因而显得格外巍峨。

归元观作为西凉武林第二大门派,无论是在武林中,还是朝廷中,地位都十分崇高。

归元观掌教真人道号元阳,被西凉朝廷奉为国师。归元山下,柏原湖畔,方圆数百里的平原,其上三成的良田,都是归元观的观产。

归元观弟子上千,占地十分广大。萧紫阳飞临归元山上空时,即使以他的见多识广,仍然为这座占地数百亩,几乎将归元山整个山头覆盖的道观,感到震撼。

青石铺就,阔达三丈的山道,如同玉龙般从山脚依山势盘旋而上。

萧紫阳匿形悬停在高空中,看着山道上十多辆缓缓上行的马车,不禁一阵赞叹。

在山顶,青石山道的尽头,雄踞着一座朱红色的门楼。若不是门楼上方,一块宽大的匾额上,“归元观”三个大字,单只看这座门楼,人们定会以为这是一座城镇的大门。

门楼两边,高约两丈有余的朱红色围墙,以及围墙上绿色的琉璃瓦,让面对它的人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雄华之气。

萧紫阳的目光越过门楼。那是一片由白色汉白玉铺成的广场。广场上十分工整的种植着数十颗苍松翠柏,这些树木都十分的高大粗壮,显然年头不短。

广场的尽头是一座雄伟的大殿。虽不知其中供奉的是哪路神仙,但从大殿四周袅袅升起的青烟可以看出,香火十分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