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提的意见好呀,李元兴真的是忘记了分田到户。
其实这也不怪李元兴,因为现代农业已经是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小门小户的工作效率太过低下,所以李元兴就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
“来,赏”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象一个王爷了。
老狼却愣住了:“殿下,赏多少。咱们这里没有半个铜钱铜钱都在王府的库房中,要不先记下,过几天再补上”
李元兴抬起头瞪着老狼,可似乎老狼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
“老狼你呀你真不给王爷我面子。”李元兴笑骂一句:“不过,我就喜欢你这性格。行了,丫头给我去箱子里拿一个蓝色小瓶来。”
年龄大一些侍女去取了,老狼又笑着说道:“是王爷仁厚,咱老狼才大胆了些。不过王爷,老狼也有话说,那两个丫头你应该赐个名字吧”
“成了,知道你想要东西,拿小瓶也给你一个小的叫春兰,大的叫秋”说到秋的时候,李元兴想到了叶秋霜,差一点秋霜的名字就脱口而出。停顿了一下之后,轻轻的摇了摇头:“大的叫秋香吧秋天本就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王爷大才”众人齐声献媚。
李元兴摆了摆手:“里正辛苦一下,你们这些老人家也一起辛苦一下。有件事情安排给你们,好好作,本王心中有数”
“为殿下效力是我等的荣幸”
“里正就作为总管,其余的十老分为管帐目的,管人头的,管库房的,管各家生计的,管田地的。具体的你们分一分,拿一个章程出来。然后我要说这生计的,家长里短的事情都要管,谁家生孩子要关照,谁家老人白喜要关注,谁家娶嫁要关照”
李元兴还没有说完,众人齐齐下拜:“殿下仁厚”
“起来吧再说这管田的,最好多两人,或者大伙都操点心。这田里是大伙的生计”
“殿下仁厚”又齐齐下拜了。
李元兴想劝,可自己劝也没有用,等众人拜完再次开口说道:“对了,再增加一个管工,那些工匠制作的东西总要有个操个心。先不要拜,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重点,就是各家的分配方案,田里的收入,一半分了,一半归公”
众人点了点头,在他们看来,这所有的自然是上过田租之后的部分。
“分的一半按劳力分,壮劳一份三分,普劳一份,次劳七分,半劳自然只有半分了。这个你们去订。然后里正等十老为庄管,一份五分。为我大唐而战,身有军功的,加三分到七分,残的重的,你可以加的更多”
李元兴一边说着,那边的文书就记录着。
“再说小孩子,六岁入学堂,公中出。六岁以下三分粮,公中出。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五分粮,公中出。十二岁以上,按劳力去分公中不再出。孕妇加三分,临产到产后四个月不下田,公中再加粮三分。老无力者,公中五分粮,无子无依者,所有公出。”
李元兴说完站了起来:“有什么异议提出来。”
“殿下仁厚”又是齐齐下拜。
李元兴却沉下脸了:“村老们再加一个管项,谁家壮劳敢出工不也力的,要罚。轻则罚粮,重则用鞭子。”
这一次李元兴是用后世的经验去看唐朝了。
唐朝虽然也有一些懒散的闲汉,但庄户们却绝对不会干这种事情。
话虽如此,里正这时站出来表达:“殿下仁厚,如果当真有这样的,不用殿下去罚,老头用棍子打断他的腿”
其余的老汉也纷纷表态:“谁敢出工不出力,打断腿”
“那犁,各位用心了。”李元兴说完,回身接过已经赐名为秋香的那个年龄十五岁的大侍女手中的蓝色小瓶。里装的是二两龙井茶,这是李元兴带过来给自己喝的,大唐的茶他喝不习惯,但也没有改变大唐人喝茶习惯的想法。
里正跪接,大声感恩着。
“一些茶,不要用刚烧开的水,烧开后放放置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再用水直接清泡,喝过之后自然就知道滋味了。”
里正再次大礼感谢李元兴。
老狼在旁边说道:“老头回去偷着乐吧,这是仙茶。喝一杯就能让你多活几年”
里正笑呵呵的将蓝色小瓷瓶抱着怀里,和其他的老头一起离开了。
农户的事情这才只是开始,玉米没有真正种到地里,没有真正长出绿色,李元兴是不会安心的。
回头看了捧着小瓶的老狼一眼,李元兴很严肃的说了一句:“安排一下,明天我想去拜访李靖大人。”李元兴知道,那沙盘已经搬去军部了,但是他这里的庄子没有建好之前,三千护卫军还不会撤离。
“殿下,后天你还要赴商人之约”老狼提醒了一句,因为他知道李元兴一但见了李靖,只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突厥,很可能又是几天几夜不吃不睡的。
李元兴点了点头:“明白了。”
“还有一事,秦王府那边要安排一个新的管事,宫里派出来的。你要不要亲自挑选一下,看那一个合你的眼”
太监头李元兴心中出现了这么一个念头,然后摇了摇头:“这事情你去办,一个要求,忠心就好。”
“敢不忠心,某砍了他”老狼用手作了一个虚劈的手势。
李元兴拍了拍老狼:“如果你想上战场,这一次我一定帮你弄一个可以立大功的机会”
“谢秦王”老狼非常正式的行了一个军礼。
李元兴点了点头,突厥这一战必须要胜。
下午的时候,李元兴去了木匠房,十多个木匠都在低着头开工。看那架势似乎要一次性作出十多个犁来。
“停下传铁匠”李元兴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打算各作各的。
还好叶秋霜提醒过自己,想要真正的流水线,首先要有标尺,刚才是李元兴忘记了。
一个两米长的钢尺摆在桌上,李元兴对铁匠说道:“以这个为标准,制作二十个,需要多久”
“回殿下,需要五天”
“五天”李元兴想骂人,早知道自己多买几把长钢尺过来了。
铁匠指着钢尺上那刻度:“这些太过细小,这么精细实在太难了,请殿下恕罪”
“那只有这些大刻度呢”李元兴以半厘米为准问道。
“只要一个时辰,五个工匠一起作,小的负责刻画。”
“去作”李元兴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