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3(2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511 字 2019-04-24

来大唐有多久了李元兴心中默默的计算着日子,天气已经转冷了。放在现代,中秋节的时间已经快到了,大唐也有这个节日,但是不叫中秋而是叫仲秋。

仲秋在大唐,又叫八月节,秋节。也是秋月第二季的意思,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大唐其他的农作物都已经开始收获,因为李元兴的玉米种下的时间有些晚,真正收获还有十天左右。

“准备马车,请王尚书去地头找本王”

秦王府的马车分为出行马车,便行马车。李元兴平时在庄里来回跑,就是一个单马的小马车,没有车厢,只有一个棚子。

秦王庄已经初具规模,围墙还在建,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屋子真正建成的有三处,一处就是李元兴住的小院,很精致,工匠们下了大功夫。

另一处就有些简单了,只是为了住,能住就行。最简单的土屋草顶。

然后就是以巨木为柱,拼木为梁,用竹板作屋顶,还没有铺设瓦片的工匠房了。而占地最大的也就是这个工匠房。

李元兴的小院在秦王庄正中,活水全是从秦岭山中引的山泉水。

秦王庄是正方形,四角是亲军居住区,后院的规划是依山而建,此时只有规划,还没有完整的院落出现,这里是花园。也有七个独院分布其中,还有一个李元兴真正用来居住的院子,前面那个只当是秦王书房了。

后院的设计是由李淳风在李元兴原有的图纸上修改过的。

依李淳风的意思,李元兴是星君下凡,那么加上七个秦王妃,后院的布局就是七星伴月的布局,这样才合天道。

后院的两侧,都有护卫营房。

前院,依大唐皇帝李二的指示,袁天罡在李元兴的图纸上改动,以双星耀世而布局。

这个布局绝对是大禁忌,但李二却允许李元兴的庄子这样作。

一星为大唐皇帝李二,另一星则就是大唐秦王李元兴。

正是让秦王庄的大门,直对大唐长安正南明德门这是唐皇恩赐,可以说是极大的荣耀。而且是在李元兴出征在外的时候定下了方案。

正院两侧,又是两处军营,演武场。

秦王庄正门大道,正在修建的一条直道,笔直的通向大唐长安明德门。遇水建桥,遇山开山。而且不允许有任何的起伏,要是一条笔直的大道。

这条大道的两旁,正是在规划中,而且大兴土木的商业协会区。

李元兴坐在单马马车上出了秦王庄,向东边去了,那里是秦王庄最早的一批农户的庄子,这个庄子用的百分百是李元兴从后世带过来的布局图,从地上到地面,包括许多设施都严格按照李元兴的图纸规划的。

在李元兴出征前,下过命令,那怕秦王庄停工,也要先把农庄建好。

这里,是李元兴农业的第一个实验田。

第一百四十七节秦王小农第一庄月票加更

此时距离午时大约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李元兴站在一处高坡上,拿着望远镜看着那连绵数万亩的玉米田,李元兴的心中是甜美的。

李元兴也知道自己错了,是计算上的错误。

现代的亩产的标准,是不能拿来放在大唐的,先不说一亩地的大小。

光说化肥与植株密度就不能相同。

现代一亩地可以有五千株玉米,放在大唐一亩地仅仅二千七百株。李元兴不敢让种的太密集了,怕没有足够的肥料而地力不足。

这时,王及善到了,他并不是大队人马而来,只有护卫八人,家丁两人,老仆一名。

穿的也不是官服,只是一套并不算奢华的锦袍罢了。

秦王站立处,普通人是没有资格靠近的,只有王及善一人走到了李元兴身旁:“秦王好兴致”

李元兴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王及善:“今日不提秦王,也不提尚书。王老可称呼我为元兴,或者五郎都可”

“那老夫逾越了”王及善接过望远镜在李元兴的指点下向远处看去,满眼都是绿色,还有那脸上带着笑容的,在田间劳作的劳户们。年轻人正在除草,老人则在捡叶上的虫子,尽了欢笑之声。

“五郎这里,是乐土呀”王及善这是打心底深处称赞了一句。

“王老随我来,倒是有一个大错今天必须解决了,否则的话我怕这农户们会想不开。特别是那老里正,会干出以死谢罪的事情。”李元兴笑着说道。

王及善也笑了笑算是回应。

李元兴不需要在他面前作戏,在世家门阀眼中,李元兴就是一个从来不作戏,也没有必要在人前作戏的人。

已经接到了通知,早早在农庄前等候的里正等十名宿老迎了上来。

“里正,本王在计算上出现了失误。本王原本计算产量的时候,是按每亩五千计算的。可这里地力不足,实种约在二千七百株。所以如果收获的时候产量只有本王预算的一半,不是你的错,是本王的错”

里正弯下腰:“秦王大义”

“你与本王交谈数次了,本王不喜欢这些虚礼。本王今日在你这里宴客,带路,去长势最好的一片地,本王要看看”

里正小跑着在前边带路,心里却还在思考着秦王殿下说的话。

一亩有多少株他数过,这些天还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不知道这田里收成会有多少。

李元兴带过来的种子也就是不到二吨,四千斤的种子在这里,也就是虚算二千多亩地,一来是种的稀,二来是大唐的一亩小于现代的。

从农庄里经过,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令王及善停下了。这是三字经,这个经书对于王及善绝对不陌生,当初秦王传神印术之时,就用的是此书。虽然王家没有得到神印术,但书却留下了几本。

三字经

王及善是可以背诵的,对于他这样一位大儒来说,这种蒙童之书,看过两遍就背下了。

“五郎,老夫可入内一观”发出读书声的看着象一个祠堂,这里应该是村里祭祀祖先的地方,要入内必须要得到主人的允许。

李元兴冲着里正点了点头。里正一边轻轻的推开门一边说道:“村里的祠堂平日是空着的,娃娃们有个读书的地方就用在这里,想来先人们也愿意看到娃娃识字”

朴实的老农,很直接简单,实在的语言。

王及善没有其他人跟着进来,只有他一人走了进去。

一入内,王及善感觉心口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一些压抑,也有一些畅快,还有一些激动。更多的,是深深的震惊。

一个足有百步长宽的院子,上面搭有棚。最里面是祠堂,祠堂前却被分成四块。

这里有上千个孩子呀,上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