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481 字 2019-04-24

“啊,啊”程魔头,怪叫着,一拳打在那钢铁碎石机上,痛的直咧嘴,然后猛的转过头来:“五郎,老程要弹劾你,要弹劾你。”

魏征也接口说道:“殿下,下臣也认为殿下作的不对”

“弹劾吧已经很久没有人弹劾本王了,近日当真是有些无聊了。没有和那些御史们吵吵架,对了,顺便去告诉谏院那些人,他们也太闲了,净吵些没用的事情。”李元兴很平淡的说着,然后又拿出了一根烟给自己点上。

李元兴越是这种平淡的神情,程魔头却是受不了。

看看那个巨兽,再看看李元兴,程魔头要发疯了,冲着李元兴面前:“五郎,殿下,秦王殿下呀,百万斤生铁,几万斤精钢呀。”

李元兴也知道这个数量有多么巨大。

根据历史记载,贞观元年,大唐全国的钢铁产量是五百吨左右,一直到开元三年,才达到了五千吨,而且这个数量就已经是大唐的极限了。

五千吨,就是一千万斤左右。

按贞观元年,李元兴光是这几个钢铁碎石机就消耗了大唐全年的钢铁产量。

如果不让程魔头发疯,不仅仅是程魔头,就是魏征都受不了呀

“老程,你立即去圣上那里哭诉吧。”李元兴笑着冲程魔头说着。

程魔头的眼神变了,要说大唐武将之中谁最聪明,程魔头论狡猾,绝对可以排前列,李元兴对程魔头的评价是,象猪八戒一样智慧的武将。

猪八戒是什么打架它躲在后面,有困难猴头上,有苦力沙僧上,有好吃的他先上。

老程反应过来了,脸上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笑容,这笑容瞬间即逝。立即又是一副可怜样,拉着魏征:“黑子,给老程写表章,老程要弹劾秦王”

魏征还反应过来就被程魔头拉走了。

闹,这里无论有什么闹剧,护卫们站的笔直,只当他们没有看到,百万斤钢铁代表着什么,他们不太懂,但似乎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听过就忘记才是一个合格的护卫。

工匠们根本就没有听,他们是按件计工钱的,干的越多,质量越高,月钱就越多。

没一会功夫,有亲卫过来报告:“殿下,程将军带着亲卫离开了。看那个方向,应该是往长安去了。”

“是吧他飞马狂奔,到长安也是已时了,估计刚好可以赶上看今日长球联赛的最后一场。说不定,还能在皇兄那里混个晚餐呢”李元兴笑了。

亲卫自然不敢接这话,报告完就退离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武曌这时开口了:“我累了,我回去休息了。”

“好”李元兴点了点头,武曌用披风把自己抱紧,拍了拍苏暗的脑袋:“回去”

武曌很意外,他没有想到大唐的工匠竟然能把这东西制作出来,就用最简单的,铸造、锻打、打磨,以及刚刚学会的铆接,却真正把这东西制作出来了。了不起,实在了不起。那怕这东西很粗糙,工艺相对后世现代根本不算是工艺也罢,二十多吨的钢铁巨兽,这绝对是大唐的传奇。

武曌不是累了,而是她要回去思考一下,这条路要怎么修。

“殿下,集大唐全境之钢铁,也不过百万斤”崔敦礼在旁边轻声说道。

李元兴没有回答,而是问道:“郑和在那里”

“回殿下的话,刚才就已经派人去找了,想必应该就到了。”有侍从在一旁回话。

李元兴点了点头,向马原招了招手:“马原,本王那个水力锻打机,你认为如何”

马原走上前来,不卑不亢的回答:“回秦王殿下的话,锻打一项上,任我等如何研究也无法让水力达到足够的力度,没有力度,没有速度,就不如人工。至于说,冲压方面,铁匠匠师正在研究模具所用的超硬钢,软铜油轴再有十天时间就能有成品。小匠认为,再有两个月时间就可尝试铠甲叶片的冲压。”

“很好,一副铠甲大小上千个叶片,要是让工匠一锤一锤打出来,太伤工”

“殿下仁厚”马原回了一句。

“好好干,谁说高等级匠师全是老头子了,本王看好你。”李元兴说完,马原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爷爷老马工头就过来行大礼了:“谢殿下”

李元兴伸手一扶:“老马,你要好好调养身体,这几日去老孙那里转转,让他给你把把脉”

“谢殿下,谢”已经快六十岁的二等匠师老马泣不成声。

郑和这时到了,李元兴没有理会他的礼节,而是问道:“贞观元年,一年你能出多少铁,多少钢,其中一等精钢有多少”

“殿下,生铁二百万斤。精钢三十万斤,其中一等精钢二万斤”

钢的杂质越少,强度越大,自然等级就越高。李元兴要求的一等精钢,也不就是勉强达到现代拖拉机大梁的标准,当然在大唐没有足够的检测能力之下,一等精钢被称为千炼精钢。

而二等钢被称为百炼钢。

三等钢就是粗钢了,打造几把菜刀还行,制作军用的刀具至少要二等钢。

生铁可铸不可锻,二百万斤生铁除了少许用铸造一些生铁件之外,就等于便于存放的钢材精原料。至少比起铁矿石实用多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唐的工艺根本不可能只炼一次,就将铁矿石变成钢材。

“水泥”李元兴又问道

郑和一脸为难的表情,咬了咬牙:“殿下,七,八十万斤吧”

李元兴回头看着郑和,可是把郑和吓坏了。因为李元兴的表情那是非常不满意呀。

怎么可能满意。

要知道后世现代随便一个小水泥厂就是一年三十万吨呀,这里才七八十万斤,能干什么

“崔长史,着令卢承庆。钢五十万斤,一等精钢四万斤,生铁四百万斤。水泥一千万斤,至少。而且不要影响耀州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报于本王”

第299节耀州纪

李元兴订下的这个数据,是经过武曌详细计算的最大产能的一半。要知道,整个耀州只有不到十万农户,而且种的只有三成是粮食,更大面积种的是药材,还有树。

耀州除去军队,至少有五十万人是干活的,仅仅只有两大两小四个产业。

其中大产业,钢铁、水泥。李元兴对生铁要求,仅仅就是一年才两千多吨,后世那些黑钢厂,雇佣的员工不到一百人,一年就有一千多吨的产量。放在大唐,就算是纯人力劳作,武曌给的计算方式是,每十万人,一年五千吨铁产量。

毕竟,管理的方式、许多器械、炼铁的理论都来自后世,区区二千吨,太少,太少

另外一个大产业就是水泥,武曌给的计算是八十万吨,也就是大唐的一千六百万斤,李元兴没敢提,生怕吓住了这些人。

小产量两个,一个是药材与中成药,另一个就是李元兴种的树。

树名杜仲,丝棉木的一种。落叶树种。

杜仲本就是中药材,但李元兴让种这个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中药,也不是为了那一点点木棉,真正要的是杜仲胶,比橡胶只好不差的,后世用于航空领域的特殊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