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579 字 2019-04-24

高公公应了一声后退下了。

禁军换岗的时间到了,这些禁军虽然没有进行过象李元兴安排的那样正规的方阵训练。可他们都是百战老兵,一样走的整齐威武。

李二看着威武的军阵满意的点了点头。

酒楼之上,西突厥使节惊的站了起来,这样的威武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大唐的军势果真强大。

上茶的小二看到后,笑言:“客官一定是初来长安作生意,新年之时,秦王殿下演武,那才叫真正的威武,天策四卫怕是除了圣上的玄甲军之后,大唐最厉害的兵卫了,特别是皇家羽林军,有着一以敌百的威武”

天策四卫

这个军卫西突厥的使节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此时真正是头一次听说。

放在一吊钱:“赏你的,说说这天策四卫如何”

“谢您的赏,不过小的不敢收。长安百姓是不敢私下议论秦王府任何事情了,客官您见谅了,如果没有别的吩咐,小的就先下去了。”小二回了一句后,退着离开了这包厢。

是禁令,还是百姓自发的。看着桌上那串钱,西突厥的使节有些迷茫了。

“新罗使节团到了,听闻是大唐秦王亲自去迎接的。当着新罗使节的面,大唐秦王殿下下令,教训高句丽,要求一个月之内,送上高丽句有身份人物的人头。”副使接到了报告,小声的对西突厥正使说道。

“什么才算是有身份”西突厥的使节问了一句自己明知是废话的废话。

“很难说,但这种霸气十足的命令,放眼天下只有大唐秦王殿下了”西突厥副使小声的回答着。“只是,实在猜测不到唐军给高句丽的教训会是什么”

新罗使节团,人多,进城慢,他们才刚刚以迎宾苑。

朱雀门的禁军换岗金德曼听说了,可她已经来不及赶过去看一眼。

大唐军威,将强大的突厥大军完败,如果没有真正的看上一眼,她实在想像不出大唐的军力有多么强大。

“递文书,请求觐见”金德曼坐下之后,轻声说道。

一直在这里的新罗使节却说道:“西突厥使节递出三份觐见,唯独秦王府没有回应。今天西突厥人去了天策上将府,依然无果而归,公主如果得到秦王的邀请,除了必要的国书递交之外,其余的事情不如免了”

金德曼摇了摇头:“不能免,大唐秦王殿下深不可测,你敢说你了解这位秦王殿下吗”

新罗使节尴尬的摇了摇头:“下臣不能,正如公主殿下您所说,大唐秦王深不可测”

“既然如此,先去正式的请求我新罗贵族子弟入大唐皇家学院学习。然后以臣属国的身份递交国书,盟国之说只在国力相当之时才管用,去”金德曼很清楚新罗的身份地位,新罗不可能与大唐,平等相交

第357节斗第一更

下午的时候,李元兴坐在自己的小会客厅,元春在那边弹着琴,兰秋泡着茶,李元兴则靠着软椅上,听着荷暑给他念着近ri来秦王庄的各种报告。

很奢侈的贵族生活呀

李元兴只是伸手有一个示意,一杯茶就喂到了他的嘴边,不冷不热,刚刚好。

茶是茶商们送来,供李元兴点评的,今春新绿。

奢侈吗

高公公来到秦王庄,进入小会客之后第一句话却是:“殿下还是那么清俭”

清俭呀李元兴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了。只好笑了笑:“老高来了,坐。这里有茶商送来的今春新绿,还没有参赛比评。送给皇兄有些失礼,等大比结束,皇兄喝的自然是头三等好茶”

高公公拱手一礼坐在下首的位置上:“总是听说殿下府中人手不足,要不要老奴为殿下物色些得利的。浙杭那边丝绸商会调教了一队乐姬,江南小调却是别有风趣,殿下拒绝甚是可惜”

李元兴摆了摆手:“收下他们的,那其余几个商会当如何”

“殿下高义,秦王府公道之说,已深入民心”

“少拍本王马屁,你来一定有事,就从你这态度让看,不是让你为难,就是让本王为难。”

高公公尴尬的笑了笑,把李二的意思说了。

李元兴听后,愣了一下,却是笑了:“元春不要弹琴了,准备笔墨。”

这时,高公公才注意到元春头上还是有金钗的,但却领口多了一个小小的徽章。这是秦王府文吏的徽章,看这个样式似乎相当于正八品上的职司。

这是女官吗

秦王府的事情,高公公自然不会多嘴,只是好奇罢了。

“写,账单”李元兴开口,元春只管记录,不管内容。

“一等精钢每斤,七贯钱。二等精钢、每斤五贯钱。四千副铠甲,共用钢合计六万斤,合计材料费三十六万贯牛皮,使用一千二百张、猪皮用六千张。合计价位,一万贯”

李元兴说着,高公公只是安静的坐着,他不会插嘴,也不会提问。

元春更是只管记录,多余的半个字也不会问。

“一副铠甲设计费,八千贯,本王给打一个折扣,一共收下三万贯设计费。”

“一副铠甲需要一千二百个工时,每个工时本王收二十文钱,累计用工本王也打一个折扣,只收五万贯手工费。”

“内衣、外套、靴子等其余各件,每套铠甲本王收五贯钱。合计就是二万贯”

“配套的兵器,设计、打造,本王吃点亏每套兵器一共六件,本王连同材料费计算在其中,收十五贯钱。这就是六万贯,运输保养的成本,本王送了。计算一下,一共有多少银钱,打了合计出来。”

元春写记,从桌下拿出算盘,啪啪一打。

“殿下,一共合计:五十三万贯”

“好,写一份正式的表章给我皇兄,然后再抄送户部、工部、兵部、天英阁、谏院。”

李元兴完全就是信口胡说的价格。

高公公这时站了起来:“殿下,老奴认为这个价位过高了,不如由老奴来写”

“你说,元春写”

“殿下的一等精钢是千炼钢、二等精钢是百炼钢。如果一等一斤十二贯、二等一斤九贯如何这样合计就是六十万贯钱。再说那人工费,殿下用奴工多,降一降。一副铠甲按五百文的工钱,这就是两千贯钱。”

“继续”李元兴暗赞,这老太监不是一般的聪明呀。

高公公自然也是心里有数,圣上与秦王的关系非常紧密,秦王殿下没有必要去收这种钱。耀州至长安的那直道,只是让户部补了一个修桥的银钱,那路真正要算钱的话,等于是用铜钱铺设而成。

所以,此事必有深意。

至少深意是什么,高公公很聪明的回避了这个想法。

高公公按照当下的市价,重新给李元兴订了一个价,比如那靴子,仅仅订到了三百文。那细麻布的内衣,一套才合出五十文的价位。

五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