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听完,开口劝道:“殿下,咱们已经赢了。怕是整个长安已经知道了。”
“就是赢了,才要让人知道。要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唐子民不是他们谁能随便欺负的。别忘记了,在耀州还有几十万奴隶呢。去办”
“元春知罪,殿下吩咐完毕之后,就立即去办”
“第二件事情,你亲自去长安城最大的几家成衣坊,告诉他们本王要订货。每一家都连夜的赶制,明天早晨最好,最晚也要在明天傍晚时分,每家送十套样衣在天策上将府门口,用竹杆撑开,让百姓们看到衣服。”
元春不太理解,可却是认真的记录着李元兴的命令。
“衣服的样式,分为。粗麻男奴工服,细麻男奴工服,白麻男奴工服。细麻女工服、白麻女工服。以及,粗丝女奴ri常服,锦常服等。记住一点就是,必须要有ri常穿的丝绸衣服,而且也要有上等丝绸的。”
元春快速的记录着。
“明天,让他们在天策上将府门前排队,就要让长安城的人知道。马上入秋了,商人们打算作耀州那几十万奴隶的生意了。特别是高句丽奴隶。”
“殿下,最好的衣服,一定要让高句丽使节团的人都要眼红”
“果真是聪明”李元兴笑着在元春的脸上轻轻的爱抚了一下:“办好这件事情,既然报纸上都说了,我大唐富足,高句丽很穷,那就让高句丽人看一看,在我大唐作奴隶的,比你高句丽贵族还富有。”
“元春懂得,元春立即就去安排。”
元春头一次有自己单独的任务了,兴奋的向外跑去,跑到门口的时候又转回头来:“殿下,是否可以让耀州派些奴隶代表来”
“你写封信给卢承庆,正好金蔓青回耀州,让她带回去。”
“是殿下,那就安排在明天中午了。”
李元兴挥了挥手,元春开心的跑着出去了,可是吓了正准备进屋的郑和一跳,赶紧给让开道,然后才在门口施礼:“殿下,宫里派人过来,有圣上的手书”
“放这里吧”李元兴指了指自己的桌角。
信自然是李二写的,李二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金蔓青案件的结果。所以特意写了这封信来,信中在告诉李元兴:五郎,胜了就是胜了。这是我大唐的威严胜了,任何敢对大唐子民动手的人,都会受到严罚,这才是这件事情真正的意义。为兄知道你想借这个机会与高句丽人有一次交锋,可五郎你是否想过,原本东市之事,就是突然发生的。五郎已经是大胜了。
高句丽人,可以整军再战,为兄相信五郎自然是有手段的。
今年让为兄反感的不是高句丽,因为高句丽已经是大唐兵锋之下的败军。为兄反倒对高昌那里有所不安,高昌人是吐谷浑的狗,今年不一定打狗,但却要这只狗与狗的主人安份一些。
五郎,展示你秦王之威吧
李二这信是劝慰吗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李元兴更是感觉这是李二的鼓动,李二在鼓动自己闹事,辽东只是象大唐卧榻之侧,而高昌却是大唐西域的咽喉。
“皇兄怕是看到商的好处了,知道富了可以作许多的事情。”李元兴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靠在软椅之上发呆。
不说别的,仅说一件事情,李元兴怎么也想不通高句丽人为何会放弃盟友。
别说是李元兴不理解,天英阁的人大能们也没有想通,只是打了百济的使节让他们极是痛快,甚至有几位大员都表示要在家中摆酒,庆贺大唐之强盛。
崔君肃却暗自找到李靖。
“李尚书,秦王殿下在什么情况下,会出兵辽东”
“崔尚书,你忘记秦王殿下说过,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某实在不知道,眼下辽东还有什么好处可以拿,至少在今年内没有。”
第533节一篇文章求月票
李靖不想打仗,因为兵部还没有准备好。
崔君肃想打仗,因为他无论是作为户部尚书,还是作为七世家之首的崔家之主,辽东巨大的利益,让他不得不动一些心思。
崔君肃当天约了王及善、长孙无忌喝酒,不为别的,就为了辽东的利益。
又是一个清晨,李元兴坐在天策上将府的花园里,一边品尝着郑和在天不亮从派人从东市几家出名的店铺买来的点心,一边翻看着今天最新的报纸。
“殿下,四ri后朝会之时,各邦国献礼。”魏征来到李元兴身旁。
“魏长史,坐”李元兴指了指小圆桌旁的椅子:“尝尝长安的点心,果真是极好的”
魏征谢过,坐下,拿起一块点心放在自己面前的小盘之中。
“这是东市的张记,听闻是百年老店。”
李元兴将手中的报纸翻开一页放在魏征的面前:“魏长史,你说报纸上的信息量会不会过大了,让百姓们难以适应。”
“有人好吃甜,有人好吃酸,众者百味”
“这话不错,这上面有篇文章,长史看看”李元兴指了指翻开的那张报纸后,又去翻看其他的报纸了。
魏征放下点心,拿起报纸在读着。
字不多,只有四百字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前隋为何会败给高句丽。
“词句稚嫩、立意混乱、通篇无连贯感。”魏征一开口,就把这文章贬的一文不值了。可到最后,魏征话锋一转:“但,这篇废话当中,有一句却是金玉良言。前隋就是败在了高句丽三天两头的求和之上”
李元兴拿着报纸在笑着,指着手上的报纸:“这则故事也极是有趣,竟然有如此笨贼”
“殿下,下臣以为这本就是殿下连环计中的一计”
“老魏呀,你我都明白,高句丽是不要脸的小人,前隋三征高句丽,高句丽一共前前和和一共有三十多次求和,其中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候,还在前线请求和谈。带兵的将军们不敢自己作主,所以就需要回去请示”
李元兴说到这里,魏征也接口说道:“前锋与主营,在这样的大战之中,至要三五天时间。时间足够重整兵马了,这是诈降计,但却是用了许多次,依然还有用的计策。”
“本王不会与高句丽和谈,这一次最大的让步就是,暂时停战。”
“上国大邦,而且小邦求和,要是大国的气度,否则会被天下耻笑。”魏征又开口说道。
李元兴点了点头:“没有错,这一点我认可。但是”
“殿下不用说但是,下臣知道这是一个束缚,但正是这种束缚才会让周边小邦安心,不至于害怕。战国时代,齐为霸主,自然是有上邦的气度。可战国末期,秦却一统六国。”魏征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了。
李元兴心说,魏征你的心果真是黑的,本王太喜欢了。
报纸自从在长安出现之后,从最初的新鲜感到现在,已经成为了长安百姓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