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希望可以去游山玩水一两年”李元兴满不在乎的说道。
李二笑骂道:“混帐五郎,这不会是你在背后使的招”
“不是,但却是预料之中。从臣弟让征集前隋败与高句丽原因的政论之时,就可能会出现这样惊世的文章,只是这一次萧瑀写的实在是太露骨了,有些事情可以作,却不能说。比如皇兄想灭高句丽,臣弟也想。但绝对不会说出来。”
李二一拍桌子:“谁说不能说。如果这文章再晚出一年,为兄就敢直接下令,兵发辽东”
“好吧,现在怎么办”李元兴问道。
“罢相,贬官”李二的语气极是坚定,在需要牺牲的时候,李二绝对不会心软。
李元兴很想告诉李二,这种牺牲其实是一种荣幸,至少聪明的臣子会明白这一点,可这种话当真没有必要明说,所以李元兴说道:“臣弟秦岭工坊里,需要一个九品的督察执事,萧公正好过去。”
“也好”李二心说既然李元兴要收留,却是一件好事。
次ri清晨,正好就是各邦献礼的ri子,在李元兴暗示之下,又将献礼的顺序进行了细微的调整。
百官上殿,百邦使节已经在殿外等候。
“圣旨下,门下省右仆射萧瑀,口出狂言,破坏邦交夺其右仆射之职,贬为秦岭工坊督察执事。”
众位大臣都在听着,这个结果丝毫也不意外。
这圣旨里面有四层意思,第一个没有提半个字萧瑀点评前朝皇帝。第二,没有提及高句丽半句。第三个,仅仅说狂言之过。第四个就有趣了,秦岭是秦王的地盘,去了那里只会有好事,不会有坏事。
可以殿外的使节们听来,却是不同的味道的。
高句丽的使节甚至心中狂喜,认为大唐皇帝与前隋一样,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第535节上邦大国的面子
萧瑀是谁
大唐的官员们谁人不知萧瑀的身家背景,更为荣耀的是,秦王钱二十四款不同的一钱银币当中,就是萧瑀的头像,这是何等的荣耀呀。
外邦的使节们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是知道,这是一位国相,大唐三省六部,六部官员在他们眼中就是极大的了,而三省才是大唐权力的核心。这样一位核心的人物,因为在报纸上写了一份不当的言论,以一个从二品下的高位,贬到了从九品下小官。
绝对是一贬到底。
站在朝堂之上的萧瑀紧紧的咬着嘴唇,大步走到大殿中,施礼,谢恩,然后高高的抬起头:“圣上,臣之言句句发自肺腑,臣之心苍天可鉴”
“萧瑀,限你三ri之是赴任,去吧”李二挥了挥手,有任何的话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萧瑀说了。
萧瑀气的直哆嗦,什么也没有再说,将自己的官印交出之后,大步出殿。
能看懂这一幕的,都没有去看萧瑀,不懂这其中关键的都注视着萧瑀离开了正殿。
“各邦使节献礼”礼部官员在正殿门前高喊一声,外面自然有礼部的官员负责引路,谁先进,谁后进也是有顺序的,不可能让这么多人一窝蜂的涌进来。
第一个进来的是契丹王,而不是契丹使节。
或者说,因为来使的人级别高,所以被排在了第一位。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契丹一族过去一年时间为大唐作的事情多,所以排在了第一位。
“祝贺大唐万年,大唐皇帝”契丹王足足念了上千字的废话,然后才到了正题,他没有让手下人去念,而是自己亲自念道:“我契丹献上良马一万匹、人参五百担、上等貂皮一千张、熊皮十张、纯白色虎皮一张。”
好贵重的礼物呀。契丹人会不会是把家底都翻空了吧。
可惜,这仅仅是李元兴一个人的想法,人参用担来计算,五百担人参,就是五万斤,放在后世的现代,这种纯野山参五万斤,绝对不比黄金便宜。
但是在大唐,世家们还不放在眼中,自从他们占据了辽东之后,随便一座山就有上万斤的野山参,而且在计算的时候,百年的人参十株就算一担,这是为了核价方便。所以五百担人参,如果全是顶级货,比如千年人参的话。
那么,也就是几筐。
李二开口道谢,然后对李元兴说道:“五郎以为如何回礼”
“二等精钢一万斤,赐马铁十万斤,白麻一万,锦一千。皇兄以为如何”李元兴与李二事先有过商量,也有过大概的数字。只是认为对方这五百担人参,实在是超出想像了,所以把马铁增加了一倍。
马铁,就是马蹄铁。
事实上这个已经不算是秘密了,战场之上大唐有马匹跑丢,后来与契丹人合作等,也已经传了出去。
可这一传,却是坏事变好事。
周围各邦对铁的需求量更大了。
特别是北方各民族,他们有多少匹马呀,需要多少斤铁呀。
李二在这个时候,为了显示大唐皇帝的威严,自然会有所增加:“朕以为,再加彩虹锦十匹,云锦一匹。大唐皇家学院,给予契丹一族,三百名学子入学资格,其中一成费用全免。”
“谢大唐皇帝陛下”契丹王满心欢喜的谢恩。
这个数据很快就传了出去。
先不按长安市价的银钱计算,只按物品的珍贵程度,换算到各邦国原产地去。大唐给契丹人的是,是契丹献礼的十倍,至少是十倍了。一匹马才值多少钱,放在契丹那里不过几贯钱,放在长安,十贯是普通市价,二十贯是好马,宝马自然是另算的。
那一万斤精钢,就远超这一万匹马的价值了。
因为秦王的二等精钢,一斤就是用铁钢混合铸法,少则两把钢刀,多则五把钢刀。而且这还是上等刀,放在长安也要二贯一把,放在契丹那里,何止十贯的好刀。
契丹王满情心喜的退了出去,他心里明白,这是半年来为大唐出战,打的好,这才有这些回礼。
接下来第二位是回纥的使节。
回纥使节选在第二位,一来是因为他们眼下是北方草原最大的势力,二来因为他们也是在北方草原与大唐关系最为亲密的一支。
“祝贺大唐万年、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回纥使节的赞词并不算长,礼单却是更为的普通,无非在就是多少只羊,多少匹马之类的。草原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珍贵的礼物,宝石之类,也多是从西域交易过来的。
李二又一次示意让李元兴来说礼物。
李元兴向前一步:“给你们的回纥的礼物,就一样吧。明年起你的羊奶、羊毛收购量加一倍,收购价加一成半”
“谢,谢秦王殿下。不,谢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
回纥使节兴奋的已经有些语无纶次了。
李二身为皇帝,自然还是要加礼的:“朕再赐你们回纥,马铁一万斤,雪盐千斤,并特许每年可交易雪盐万斤。大唐皇家学院入学三百人。免费一成”
“谢大唐皇帝陛下,谢大唐秦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