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4(2 / 2)

大唐第一庄 晨风天堂 6534 字 2019-04-24

四千料,可当真是吓人一跳呀。

“多少钱”有人就问了。

“四千六百贯,如需要加装其他的东西,另算钱。这四千六百贯就是个船。有人想改成拉人的,自己改也行,让耀州工坊改,会有人给你们算细价的。”那小吏说完,用力的敲敲了身旁的桌子:“安静,都安静。想买船的,去天策上将府左巷的耀州商馆那里问询”

四千六百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巨资了。一条普通的木船,大约就是二百石左右,差不多也是人工费用二百贯,木料几十贯,算下来也有三百贯了。而且速度慢,拉的货少,跑一次挣的也少。

四千六百贯,折现代的货币,就是上千万元了。

可在大唐之前,杨广下扬州的船远不如这一条巨大,更不要说高速了。当年的造价为三万八千贯,而且不算是内部的装修。

船大一倍,可不是增加一倍的木材,一倍的人工那么简单的算法。

四千六百贯,在商人们听来,这根本就是秦王府的赔钱买卖,这么大的船,放在扬州最好的船厂,光是人工就需要三千多个工。甚至更多,那蒸汽机你想买,也没有地方买去,那东西价值多少,在百姓心中是一个迷。

“我苏坑漕运会,订十条。再订四千料大船一条,别说是一年,就是三五年也等下了。”

四千料大船是神话,谁想过,谁听过。

“那漕运会,原本是苏杭的漕帮。倒是改了一个好听名字,如果一直规矩听话,朕就不计较他们之前的那些乱事。倒是五郎,你赔钱卖船,这河运发展起来之后,长安会更兴盛的。”李二不紧不慢的说着。

“你当臣弟傻,赔钱。臣弟愿赔钱,那丫头也不愿意,原本臣弟想卖个三千五百贯就足够了。可那丫头说四千六百贯都是便宜的,因为咱们那表叔的破船,造价就有三千七万贯,所以四千六百贯太便宜”

“造价到底有多少”

李二听到关键了,这船肯定不贵。

“这船有三大不足,一是蒸汽机体积太大,在船上自然是占了些空间的。两台蒸汽机,连同水箱,还有煤库,就占了二百多料的空间。就这样,从长安到杭州,要是保持速度慢慢走的话,煤够用,否则路上需要加一次煤。”

“五郎尽说些废话,这船造价是多少”

“不贵”李元兴脸上的笑容让李二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

第568节耀州的工匠

“多少钱”李二再一次追问着。

“船体只需要八百贯,长安的木头太贵了,特别是许多木头要从外面运过来。蒸汽机,哈哈哈”李元兴笑着,也只有李元兴敢在李二面前卖关子了。

李元兴笑,倒不是故意的。

而是蒸汽机完成的量产化,半年时间内,耀州拥有各种机床已经超过两千台了,其中五成已经完成了蒸汽动力改造,而不再用水力了。

更加上,新的高炉完工,更加让钢产量到了一个峰值。

眼下是铁矿与焦炭跟不上,而不是高炉的问题。

“蒸汽机,三百匹马力的,成本只需要。三百贯”

“三百贯”李元兴这个数字吓了李二一跳,李二不知道蒸汽要花多少钱,就是知道,那火车头上第一台蒸汽机,实际的花费是接近二万贯,那个是大了点,八百匹马力,可差距为何就这么大。

“皇兄,臣弟说过,量产”

李二懂了,记得最早在商会街的时候,那杂货店主说过,李元兴认为那轴头只需要一文钱,而不是十三文。

现在想来,李二明白量产的另一层意思了。

“如果把船厂放在苏杭,臣弟能将总成本降到一千贯以内,那边用木材比长安方便。许多木材可以通过海运,从琼州绕过泉州再到杭州。或者是辽东直接下海,运到杭州。长安这边,已经不适合再造大船了。”

李元兴这就是非常实用的建议了。

李二却摇了摇头:“暂时不行,杭州那里朝廷的管制还不够紧。要知道,萧冼平定才几年时间,贵重的东西不适合放在那里,除非五郎可以作到一ri杭州,否则不要想。”

皇权,控制力。

李二在乎的李元兴理解,所以没有再争论,只是说道:“莱州那边的船厂,成本也不算高,但却不能作为民用的,那是军港。臣弟也没有打算让百姓知道有那个船厂的存在,将来有大用。”

“苏杭的商会想买船,让他们自己运木材来。给他们几条大船,让他们拉着木排过来。”

李二认为自己这个建议非常好,秦岭山中有木材,但却不适合造船。

李元兴没有再说话,船只是一个小事,只要明年的时候,有足够的船只运粮,运兵就足够了。其余的问题不重要。

李二话锋一转:“听说五郎找了元昌,替你解决一些小麻烦”

“这个,他应该偷着乐才对。”

“倒是五郎你才真正的偷着乐呢,为兄听闻元昌最近没事就往新罗公主那里跑。如果他得手了,朕给他一个大奖励”

得手

这个词用的好诡异呀,李元兴打算不接话了。

崔敦礼这时从外面回来,施礼之后说道:“殿下,高句丽人动了。渊盖苏文命令他的手下去跟在耀州工匠的后面。看样子是动心了。还有一事,四千料大船当真卖给商人吗四千料大船在河上,可比得一个移动的战堡了。”

“四千粒,没有河船,只有海船。告诉他们,等,一年之后再说。四千料的木船,遇上一万料的纯钢战舰,不知道他还算算是移动的战堡”

李元兴的话,崔敦礼不信。

李二也不信。

“五郎,钢可以浮在水上吗”

“钢都可以飞上天,浮在水上臣弟不认为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二不说话了,李元兴的空中堡垒他是知道的。倒是崔敦礼说了一句:“钢船绝对不可再为民用了,殿下已经将许多东西放在民间,放在十年前,四百料快速大船,那绝对是水军之利器”

“眼光,眼光。真应该把你放在耀州,学习上半年。”

“五郎莫要这样说,崔长史也是一心为国。罢了,今天中午朕作东,望景楼”

望景楼会不会收李二的钱先放在一边,李二身上会不会带钱,这才是关键。当然,他可能会带,带上几个一两的金币用来打赏用,这东西给了望景楼也找不开零钱呀,一两金币少说也有一万个秦王钱了。

所以,李二请客,李元兴出钱。

众人来到望景楼后,李元兴特别选了一处向主街的窗户。

“五郎,有又什么可看的”

“耀州已经有许多批次的工人来到过东市了,东市的人也已经习惯了耀州那边过来。拿着耀州的身份牌,穿着高句丽服色衣服的人。可这一次不